东芝何以不得不拆分,除了时代背景外,又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去关注、梳理呢?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最为推崇的企业,该企业的领导是商界的领袖,也对政治、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一个时代过去后,新时代的到来,便是有百年的经营历史,有数万、数十万的员工,企业重组、拆分的命运也不可阻挡。想扭转乾坤,东山再起,对一个过时的企业来说,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以前,若是很长时间不去日本,到了日本后便会想“大荣”超市。30年前大荣超市商品一应俱全,价格低廉。但是,大荣那样的综合超市现在已经在日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遍地开花的便利店。
日本的便利店在销售商品的总量上,估计要比中国多出数倍,而店铺面积不一定比我们大,但人家就是能够这样经营。商品种类多、数量少,一旦售出,马上能通过流通渠道补货。相比之下,大荣的商品多样化、综合性其实只是规模和数量的巨大,和消费者的需求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最终那种商业模式走到了终点。
如果2022年新冠病毒正常消失,我们能够去日本采访,会有哪些变化让我们觉得意外?也许综合电机厂家在日本的消失,最让人唏嘘不已。
日本共有8家综合电机厂家:松下电器、NEC、日立、富士通、三菱电机、索尼、东芝及夏普。
如今夏普已经归入中国台湾鸿海公司麾下,第一个从八大金刚中脱落了下来;NEC的电脑卖给了联想;东芝的白色家电很早就被美的集团并购;松下电器想将业务集中在车载电池及住宅上,但是否对车载电池进行大规模投资,一直举棋不定;三菱电机基本走机电产品专业道路,为韩国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维持了生计;富士通差不多完全失去了电脑业务,到底该如何走向何方,至今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索尼做游戏机、日立走基础社会设施供应商的路子,让两家企业在强劲的逆风中顽强地站立着,但也早就放弃了曾经的“综合电机”企业的招牌。
在“综合超市”时代终结后,“综合电机”也已经走到了尽头。2021年11月,东芝决定一分为三,希望化整为零重新开始自己的业务,获取新的生存之路。日本媒体将东芝的分解称之为“解体”。说是东芝解体,不如说综合电机时代的终结。
东芝何以不得不拆分,除了时代背景外,又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去关注、梳理呢?
东芝三分割:核电、半导体及资产管理三家企业
2021年11月12日,东芝召开线上记者见面会,宣布将公司一分为三。一家已经有140年历史的企业,从这个时候散了伙。
“不是东芝解体,我们认为是东芝在进化。”总裁纲川智在线上会见记者的时候强调说。但在线的记者虽记录下了这句话,却几乎没有人真的相信。
东芝2021年的销售额预计为3.5万亿日元(约2000亿人民币),有员工11.73万人。今后将分割成三块:
第一块为社会基础设施服务公司。主要从事核电方面的业务,一年的销售额大致为2万亿日元;
第二块为硬盘等半导体零部件部门,全年的销售额大致为9000亿日元;
第三块便是剩下的东芝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大致为6000亿日元。
11万多的员工工作问题到底如何解决,在12日的会见中,并没有详细谈及。
笔者作为二十年来几乎每年必定采访东芝高层的记者,虽未参加12日的线上记者会,但从读到的报告及相关报道中,感觉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东芝因为大而全,换句话说因为是“综合电机”企业,在日本维持着较大的研发能力,能满足日本经济在各个阶段的需求,在日本经济发展壮大中,东芝本身也获得了发展。
这些年日本经济发展迟缓,产业需求长期收缩,新技术革新的后劲不足,在需要东芝这样的企业为日本经济从式微向正常发展转变的时候,东芝本身被切割成三个部分,这样的东芝不仅不再能满足日本经济发展的需求,公司本身也许将愈发衰微。
第二,东芝所有业务中,比较有竞争能力,能够获得较高效益的是半导体零部件,这包括硬盘、闪存等。这部分业务也是美国等企业垂涎已久的内容,相关基金反复压东芝将最有赚头的半导体业务从总公司中剥离出去,让半导体变成基金完全控制的企业。
这里不详细分析基金企业的意图,仅对东芝半导体做简要的分析。分割出去的东芝半导体销售额大致为9000到1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500亿到560亿人民币,这个规模的销售额,能追加的设备投资、研发投资十分有限。估计用不了太多的时间,东芝半导体便会再度成为其他基金餐盘中的一道小菜。东芝半导体是否具有生存下去的能力,从分割设想看,实在说不准。
第三,东芝的经营体制将进一步弱化。
2006年,东芝从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BNFL)获得了美国西屋电气公司77%的股权,2017年年底,东芝的并购给公司带来了巨额损失一事被曝光,东芝股票有可能退市。
紧急关头,日本之外的60家基金公司筹集6000亿日元,填补了亏损漏洞,让东芝维持了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市,但大股东已经变成了国外基金公司。东芝从纯日本企业变成了外国股东控制的日本企业。
此次东芝分割也是外国股东极力主张的结果。弱小的东芝分拆的这三家企业,能赚钱的实际上只有半导体一家,外国基金只要掌控了半导体企业,将短期时间内不可能盈利的核电推出去,就能保证自己获得高额利益。至于核电,日本国家的核技术,不关外国基金的事。
东芝在日本国内的地位、重要性开始弱化,但这些不是外国基金关心的事。
并购美国核电公司是东芝衰败的最大原因
“东芝这么干,要么会获得巨大成功,要么会一蹶不振,风险太大了。”
2006年1月,笔者陪同日本一家大企业的高管在外地访问时,忽然一个来自东京的电话,让高管从会议室走了出去。几分钟后,看着这位高管铁青着脸走了回来。之后一言不发地参加完会议。
吃晚饭的时候,他向笔者说了上面那句话。
后来才知道,是东芝用54亿美元(当时折合6370亿日元),从英国核燃料公司拿下了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股权,东芝开始有了两种核电技术,一个是先前就有的沸水反应堆技术,另一个就是西屋掌握的压水反应堆技术。
世界核电技术中最为主流的两种技术,东芝一家公司保有后,开始能够全面应对世界市场。
“我认为最多出30亿美元就足够买下英国核燃料公司的股权了,东芝这么做,我个人觉得是西田总裁疯了。”上述高管隔了几天后,在我们从外地回到北京后,不经意间对笔者说。
后来有很多次机会采访西田厚聪总裁(1943-2017年)。每次采访时,那位高管说过的话总在耳边回绕。西田是2005年当上东芝全球总裁的。我只知道是他开拓了东芝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让东芝在众多电子产品中有了一个特别独特的新产品,以后很多年都是东芝占据着世界笔记本电脑的垄断地位。
西田总裁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笔者算是报道日本企业比较多的记者,加上在日本学习、工作了十余年,一直从事企业经营及企业研发方面的研究,和日本企业家能说到一起。
每次西田总裁来北京,也总能采访一、两个小时。我私下里问过花那么多的钱拿下西屋的核电技术,到底能不能收回投资,能不能小有赚头。
2006年时,西田说需要用十几年时间回收投资,但2007年以后,随着美国等国家开始重新评价核电站的作用,地球温室化问题愈发引人注目,日本国家也开始要提升核电在发电总量中占有的比率,日本更加需要通过核电站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中国似乎也有了提升核电在电力中比率的动向。不论使用压水技术还是沸水技术,加强与东芝的合作该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知道西田喜欢抽烟,便和一起来的摄影师说好,开头的5分钟,他可以拍照,过了5分钟以后就悄悄离开。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摄影记者一离开,屋里只剩下我和西田,最多有位公关的员工在场,西田很放松,提什么问题都很愿意回答。
他说过,在世界各地推广核电站超乎寻常的顺利,说到自己“选择与集中”的企业战略,让人觉得东芝因为核电,今后日子会非常顺利,世界主要国家均需要东芝的核电技术,通过建设核电站来获得经济的稳定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发生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电事故后,笔者没有再去采访西田,每次去东京,虽然也能见到东芝的高层,但感觉得出来,核电在世界的建设速度完全处于停滞状态,日本自己的核电该如何维持也成了问题,通过核电来赚取效益,已经非常困难。
再以后便是上面说过的2017年发现东芝并购西屋发生的巨额亏损,似乎日本核电同行担心的风险、企业家疯了等等,这个时候都应验了。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遭受了美国原子弹的袭击;2006年东芝对美国西屋公司的并购,2011年核电事故的爆发,这些该是东芝最终被分割的底线。日本似乎走不出“核”困扰。
如果称二战时是日本国家战败,那么现在则是东芝因核电而衰微。日本国家后来再度振兴,但日本媒体大都认为东芝从此难以抬起头来,日本综合电机企业这种经营模式也基本走到了终点。
过时的“综合电机”模式
比较一下日本机电厂家与世界各国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日本有“综合”概念。
比如本文主要谈及的东芝,在西田厚聪任总裁的2005年以后,业务范围包括了电视冰箱等家电、LED等照明器材、电子管及半导体、打字机及手提电脑、手机、广播电视器材、各种杀人武器、铁路车辆、核电站等等,基本上和电机沾边的业务,不论强电还是弱电,东芝基本都有所触及,业务包罗万象。
日本经济界的代表人物,由东芝总裁出任的现象非常多。1949-1957年任总裁的石坂泰三,1956-1968年任经团联会长;1965-1972年任总裁的土光敏夫,1974-1980年任经团联会长。
其他做过总裁的人,大体在卸任后能去日本最为重要的经济团体任会长或者副会长,从未见过东芝总裁退休后真的能解甲归田的情况。
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东芝总裁已经没有人当选为经团联的会长了。
西田该是离会长人选最近的一人,但西田出任不负责具体业务的东芝董事长时,其前任总裁冈村正,正好在日本三大经济团体之一的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的位置上(2007-2013年),期间不可能让西田再出任经团联会长。
等冈村让出商工会议所的职务时,已经是东日本大地震之后了,核电事故让东芝的人与经团联会长无缘。
其实,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2000年以后综合电机模式已经开始在日本过时。2010年5月14日,《朝日新闻》列出了日本八大综合电机企业2009年4月1日到2010年3月31日财年的收支情况。
账面上唯一一家能够看得过去的只有三菱电机,其他7家不是上个财年情况很糟,就是本财年账面很难看。不等2011年大地震到来,综合电机模式早已经漏洞百出、弱不禁风。
《朝日新闻》2010年5月14日
8家企业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东芝的问题主要出在了核电战略上。西田厚聪决意并购西屋电气公司让东芝背上了极为沉重的负担,东芝高层开始想用账务造假的方式逃过一劫,但实际上纸里包不住火,造假的东芝让国外基金乘虚而入,现在开始主张让东芝一分为三。
曾经的巨人在被拆分后,想再度弥合恐怕非常不易。三家企业在各自的专业方面继续发展也只是个希望。日本综合电机模式随着东芝被拆分,算是走到了终点。
不仅日本如此,多少有些日本综合电机企业样子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在2021年11月宣布一分为三,重组为三个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航空、医疗健康和能源。
整个世界经济中,“综合”的作用在锐减,专注于某个领域的业务,将这个业务做强做大,应该是个新潮流。
本文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作者chenyan5931,原标题《东芝的败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