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说要用10年时间让AR设备替代iPhone,真的靠谱吗?

品玩
前景看似美好,但苹果依旧要面临AR软件同质化、缺乏实际场景应用以及售价等实际问题。 至少在现在看来,我是不看好苹果的AR设备的。

苹果将于明年发布首款AR设备

最近都快得“元宇宙”PTSD了,只要看到带“元”的词,就会立马联想到“镜像、VR/AR、沉浸”等词语。

前一阵看到有关于苹果的新闻中 突然蹦出来了“AR”这个词时,先是一惊,确认和“元宇宙”没关系后,才长叹一口气,只不过人家要用10年让AR设备替代iPhone而已嘛。

图片来自:ryuichi0801

根据一份发送给投资者的研究报告中显示,长期关注苹果公司动态的知名分析师,天风证券郭明錤表示,苹果将会在明年年底发布首款智能AR头戴显示器,同时这款设备的性能将会达到Mac同等级别。 “强大的处理性能将会让苹果产品在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性能也可以让苹果眼镜在没有连接智能眼镜或者电脑时,处理负荷要求极高的计算任务。”郭明錤说。

而在市场方面,这款AR设备将会被定位于苹果配件,不需要连接iPhone就能独立运行。 如果比喻形象一些,这种搭配方式,很像开通eSIM卡的Apple Watch。不难看出,这符合苹果一直以来的硬件战略布局。

另外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表示,苹果很有可能采用“先发再上”方式,这意思就是说苹果会留出必要的宣发时间,以便给开发者留出适配时间,之后大约过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发售。目前来看,苹果要出AR设备是板上钉钉事情。 作为“科技风向标”的苹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段,被曝出会出AR头显设备?难道是看了之前扎克伯格关于元宇宙概念“突发奇想”?

甚至会放出“ 要用10年时间替代iPhone”这样的豪言。

在我看来,这句话其实并不严谨,用10年时间,用一款AR设备替代手机,未免太过绝对, 但就某一些功能来讲,可能会替代。

苹果这样做的底气何在?

不妨先来看看网上曝光的硬件配置表。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设备将会内置两个处理器,其中一款处理器运算能力和Mac M1相似,而另外一款处理器类似MCU,主要负责传感器类运算,功耗比较低;另外还会搭载6-8个可用时运行的光学模组,利用影像系穿透服务提升使用体验,在显示方面,则采用2个索尼提供的4K Micro OLED显示器。

图片来自gigazine

不难看出,苹果这款AR设备是“有备而来”的, 如果说苹果发布Apple Watch那会儿性能是从1级台阶开始,到现在提升到7级,那苹果AR头显性能,上来就是7级,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和处理器性能,M1这颗芯片用在AR设备上,除了可以为复杂繁琐运算保证充足算力外,还能带得动4k高分辨率画面,当然在AR设备上加入高刷,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市面上的AR头显内部的处理器芯片,都是基于手机处理器设计,最高端的高通XR2性能也仅在865-888之间, 若苹果采用类似M1性能处理器,也绝对可以与现在AR产品性能拉开差距,为更为复杂图形显示、高分辨率高帧率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处理器部分是AR极为重要“核心”组成部分外,一系列传感器、算法、技术也至关重要,苹果从2013年起,就陆续收购了十多家和AR相关领域的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到AR方方面面,甚至还提交了一份新视力矫正光学系统的新专利,就是为了解决散光、近/远视等问题。

图片来自智东西

足以看出,苹果在AR硬件上的储备, 可以说的是“万事俱备”的,这是苹果底气,凭借超一流的硬件,傲视群雄。

但我依旧不看好

硬件上是“万事俱备”,但软件上却是“只欠东风”的。

这个“东风”是什么?就是苹果赖以生存的“生态内容”。

换句话来讲,其实就是应用生态。自从2017年苹果推出AR开发平台后ARKit后,截止到18年底就有超过6亿台设备兼容AR,应用数量也将近3000个,这其实相比于其他平台,起码从应用数量就有先天优势。

但,只是数字优势。

AR设备目前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缺少真正“爆款级”应用,似乎只有之前火爆全球的Pokémon Go能算得上“现象级”,就是一款利用“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游戏,就是实际地图,手机镜头、语音、屏幕来共同操作。 这款游戏不仅吸引了数以千万的玩家,更是让开发商赚得盆满。让无数开发者看到发财梦能实现,因此大量开发者涌入进AR赛道,所以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相似玩法的游戏,但“爆火”只是一时。

图片来自techcrunch 现在拿手机玩这款游戏的“扫描大军”,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结合苹果申请的专利以及目前实现效果来看, 要做的不止是把手机界面显示的内容“镜像化”到眼镜前方这个小屏幕上这么简单,利用扫描物体测距、模拟家具放入居家环境、通过虹膜识别实现解锁汽车、支付以及更为直观的扫描物体后,具体信息显示, 看似能为用户带来极大方便,但这些在手机上也都能实现,甚至还更灵活。

此外AR设备虽然可以带来更为“沉浸”式体验,但不要忽略一个问题, 基本操作可能反而会增加“学习成本”比如最基本的“确认、返回”,这类操作都可以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完成,但AR设备要想完成特定点选操作,这就困难了,估计只能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完成。

试想下,在AR界面会有一个类似“鼠标”的图像,移动它需要移动眼球,之后想要确定某个选项,或许会需要盯住看一段时间,或者眨眼完成,在手机平板上用手指操作不快吗?

手机无法监测身体健康,这是消费者痛点,所以有了AppleWatch,手表的监测功能也日益增强,它可以很好地与手机形成功能互补。手机替代不了手表, 但手机是可以替代AR眼镜的。

目前的AR设备不仅没有解决痛点,甚至还在增加新的难题。比如运动时候不带手机是为了避免磕碰,但佩戴AR眼镜,不仅要避免设备磕碰,还要担心是否会波及到自身安全。

此外AR穿戴类设备与手机、手表相比,并没有形成绝对“短板”,而事实也证明,面向消费类的AR设备,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 拿AR的“开山鼻祖”Google glass来讲,刚发布的时候“惊为天人”,恨不得集中了半个科技圈的注意力,之后各种博主上手的视频也似乎我们看到了这款产品“改变生活”的一面,包括眨眼拍照,实时导航等功能,不过接踵而来的就是在使用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耗电量和发热、佩戴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屏幕成像不理想等,当然最关键一点还是功能少、使用场景不明晰,加之高达1500美金的定价,让这款产品很快寿终就寝。

图片来自:globis 

而像Magic Leap则因太像Microsoft HoloLens在发布时就饱受诟病,2295美金的高售价先不提,在产品设计、显示体验、处理器性能上,并不能达到之前在产品宣传片中提到的概念,真真正正的“割”了一波科技圈的韭菜。

Magic Leap 1

而真正具有“生产力”的Microsoft HoloLens2,应该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AR设备,但即使更新到第二代,也并没有面向消费市场。当然这款产品定位就如微软宣传的那样,“对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工业 4.0 的快速变化。”“通过为医学生和护理专业人员构建沉浸式学习工具,改革医学教育”。 3500美金的定价也决定了它只能服务于细分领域的一小部分人群。

Microsoft HoloLens2 一看就不是消费级

说回到苹果将要面世的这款AR设备,如果被官方划分为“配件 ”,那么它的作用只能更依赖于苹果生态,换句话来讲,只能更加依赖于“手机”,虽然可以独立使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机。 AR更像是手机显示屏幕的“立体加强版”,会加强与真实世界的连通,会让真实世界“镜像”到屏幕上,并和信息进行融合。

苹果通过Apple+视频内容订阅、新闻电子杂志订阅、Arcade 游戏订阅服务其实加强了iPhone硬件生态,如果脱离了iPhone ,像Apple Watch、以及Apple AR存在意义就不大,而后者真正意义也就凸显出来:辐射iPhone以外的苹果硬件生态,丰富软件生态传播品类,同时让应用开发者实现新创收。

前景看似美好,但苹果依旧要面临AR软件同质化、缺乏实际场景应用以及售价等实际问题。 至少在现在看来,我是不看好苹果的AR设备的。

本文来源:品玩 (ID:pinwancool),作者:品玩,原标题为《苹果说要用10年时间让AR设备替代iPhone,真的靠谱吗?》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