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压力山大 微软Office包月可能要涨20%!

微软Office将在2022年6月之后对按成员数量定价的企业包月服务进行20%的提价,具体价格变化未公布,年度订阅用户将在明年3月前获得5%的优惠折扣;月度订阅用户将在明年6月前获得5%的优惠。

使用Office套件的一些企业客户最近不得不面临一个重大决定:支付更多费用或承诺延长订阅期,因为办公软件市场主导者微软Office要涨价了。

2022年,微软将推出其所谓的Office新商务体验(基于云解决方案提供商CSP的商务新体验)。虽然该公司还没有公开宣布具体的价格变化,但它已经通知分销合作伙伴,按月支付的企业将面临20%的涨价,除非他们转为年度订阅。同时,为了基于客户更多的过渡时间和可用性,微软也推出促销计划:

为了加速新商务体验的采用,微软将从2022年1月开始提供两个有时间限制的促销活动:

年度条款优惠5%的折扣(在2022年3月之前有效),月度条款优惠的价格与年度条款相同(在2022年6月之前有效)。

微软曾计划在今年10月实施新的商务体验,但将其推迟到2022年1月。微软在声明中说,新的订单将从3月开始通过新商务体验,续订的订单必须从7月开始。微软表示,在明年1月至6月期间,微软将对月度和年度优惠收取相同的价格。在此之后,每月的涨价就开始了。

微软的大部分收入来自B端企业客户,而非C端消费者,其95%的商业收入是通过分销合作伙伴获得的。专门通过微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计划购买的客户是受订阅计划变化影响的客户,但微软没有透露其客户中通过这种方式购买产品的比例是多少。

微软表示新计划提供了灵活的购买选择,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客户可以按月使用,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用户数量。

对微软来说,将客户锁定在较长的订阅期限上意味着可能对收入有更好的可见性,并减少对客户流失的担忧,这是订阅业务的一个关键因素。

与按月订购相比,软件供应商通常为年度订购提供折扣,许多大型企业喜欢这种选择。然而,一些在疫情期间试图保留现金的小公司对这种变化的模式感到压力倍增,这是在8月份宣布提高Microsoft 365(一种以前称为Office 365的捆绑产品)的价格之后发生的。

8月20日,微软宣布提高 Microsoft 365和Office 365 商业版定价,这是微软自十年前推出这两个企业方案以来的首次实质涨价。Office 365在推出10年以来,已有超过3亿个Office 365的商业付费用户,Microsoft 365则拥有5,000万订阅用户,但由于微软与企业签订了长期合同,所以其涨价的全面影响可能要在公司2023财年才会显现出来。

此前,多位分析师十分看好微软此次提价之举,其中瑞银分析师Karl Keirstead认为此次提价让该分析师对微软FY23/24财年增长前景更有信心,此外,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则认为,提价可能为微软在2022年增加5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

对于分销伙伴来说,涨价也有不小影响。在湾区设有办事处的微软合作伙伴Intivix的联合创始人Rob Schenk表示,他已经开始告诉客户按月订阅将会产生20%的增长。客户的反应不一,一些客户告诉他他们 "根本不喜欢"。对于像Intivix这样的分销合作伙伴来说,推广工作可能特别困难,因为他们不得不扮演向客户传递信息的角色。

Schenk说,微软缺乏关于每月价格上涨的明确信息,使得分销商与客户的对话变得复杂。根据CNBC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即使客户在中途决定不再需要Office服务,微软也会要求客户支付订阅费。

分销合作伙伴在一些论坛上反对微软的涨价,超过1400人在Change.org请愿书上签名,要求微软取消其涨价计划。一位熟悉发布会的人士说,这种反弹导致了微软与其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

当然,也有分销商表示按月订阅的新计划更为灵活,例如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合作伙伴Nortec Communications的执行副总裁George Hammerschmidt表示,对客户来说,无法缩减订阅量可能是一个比价格更高的问题。

微软笃定用户会继续使用其Office软件,因为办公软件套件本身有一条护城河,使用微软的Office套件是各行各业的标准,而且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花费数小时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所以用户流失导致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很小。

年初至今,微软股价累计上涨50%,使其市值超过2.45亿,也一举超过了苹果,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华尔街见闻稍早前文章介绍过,微软10月底报告的其2022 财年第一季度的收益,凭借强劲的云业务打破盈利预期,连续四个季度营收超400亿美元,过去两个季度的收入增长都超过了20%的亮眼表现或许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回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