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科技、周期,历史上的火爆赛道是如何结束的

赛道机会的结束大概率伴随着盈利的恶化,具体表现为毛利率的下滑和 ROE 的下降,另外也可能与前期上涨过快导致估值过高有关。

市场中重点赛道在超额收益抬升 2 年后一般都会出现阶段性回撤。

消费类赛道超额收益持续抬升的时间能够达到 3-6 年,但中间也会出现持续1年-1年半的超额收益回撤。周期成长类赛道在超额收益抬升2年后,一般都会出现2-3年左右的阶段性回撤。传统周期&TMT赛道超额收益某个阶段出现持续2年的大幅抬升,然后开始长期趋势性的下行。

信达证券认为,赛道机会的结束大概率伴随着盈利的恶化,具体表现为毛利率的下滑和 ROE 的下降。而利润的下滑会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需求端的下降,二是供给端的扩张。

因此,赛道机会结束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消费赛道:供需同时恶化

消费类赛道长期受益于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口老龄化加深带来的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需求总体较为稳定。以轻资产为主的运营模式,使得供给端可以较为灵活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因此消费类赛道较少出现长时间的超额收益回撤。

回顾历史上消费类赛道较长时间的调整,比较典型的是白酒行业在2012-2014年的调整,其背景是需求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同时供给又处于高位,供需两端共同作用导致赛道出现阶段性休整。

2012年出现了“塑化剂”食品质量安全危机等事件冲击,导致白酒消费需求断档下滑。

2012年白酒销量增速从2010年的 39%下滑到 10%,2013年又进一步下滑到 3%,茅五一批价也比2011年底下滑38%和50%。从财务指标来看,由于销量下滑叠加价格下行,白酒行业的营收增速从2011年开始从高点回落,到2012年 Q3 已经回落到负增长。

同一时期,白酒的供给端也存在产能过剩、库存累积的问题。

白酒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10-2011年提升幅度较大,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产能扩张意愿强烈。资本开支从2011年重新开始扩张,带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触底反弹,并在2012年底超过了营收增速。

前期白酒行业高景气阶段形成了粗放压货的渠道销售模式。由于前期行业持续繁荣,经销商形成涨价的一致性预期致使惜售囤货现象出现。而一旦需求发生下滑,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高库存。2010-2011年虽然销量增速较高,但白酒库存增速仍然从2009 年的 2%上升到 12.6%和 16.6%。2012 年库存增速进一步上升到 20%。

从盈利质量来看,2013-2014年白酒行业 ROE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由于白酒行业的成本并不高,价格下跌对毛利率的影响不大。但 ROE从2013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说明需求大幅下滑、渠道库存上升、茅五批价快速下跌对利润的侵蚀较为明显,对业绩的悲观预期是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一个直接原因。

2018年白酒行业也出现了需求下滑的现象,但超额收益下滑时间较短,与2012年的主要区别在于供给端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但本轮白酒行业调整的背景与 2012-2014年有两点主要区别,第一,个人消费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长期受益于居民收入提升带来的个人消费能力提升。白酒在2018年营收下滑的幅度不大。第二,酒企的渠道质量亦在不断提升。考虑到行业景气可能下滑,同时2018年上半年批价并没有如期大幅上行。大部分酒企、渠道均持谨慎展望态度。2018 年白酒库存反而下降了 3.6%,资本开支增速以及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都在下降,供给格局相对健康。

科技类赛道:需求未明显恶化,供给端产能投放导致机会结束

以电子、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赛道需求端虽然也会有周期性波动,但长期来看仍有较高的成长性。一种新的需求形成后在技术迭代之前一般都处于持续扩张的趋势。在渗透率刚开始加速的阶段,产能储备不足,营收增速要远大于产能增速。而在随后的 2 年,大部分企业会针对未来的渗透率,快速调整产能建设。虽然营收增速仍然较快,但是随着产能阶段性投放,导致毛利率出现下滑,ROE走平甚至下滑。

电子行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2010年底,电子行业需求并未出现显著恶化,但供给端已经累积了较多的产能。电子行业在2010年智能手机周期带来的结构性牛市之后,于2010年12月开始进入了长达 2 年的调整期。从供需基本面来看,这一阶段需求端并没有大幅恶化的迹象。费城半导体指数在2010年 Q4 仍在加速上升,直到2011年 2 月开始进入震荡。支撑2010年科技股牛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而2011-2012 年智能手机渗透率并没有下降,反而从2010年的 15%大幅上升到2012年底的55%。

电子行业在2010年底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供给端产能的快速扩张。

  1. 2010年由于新需求的出现带来行业景气度提升,电子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开始回升,企业的投资决策变为扩张产能。
  2. 电子行业的资本开支增速在2010年快速提升,到2010年 Q3 达到高点。电子行业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也在2010年 Q3 超过了营收增速。随着投产产能的陆续释放,行业供需缺口在逐步缩小。
  3. 2010年电子行业的股权融资规模(IPO+增发+配股)合计超过 600 亿元,是 2009年的 3.5 倍。从资金募集投向上来看,除 2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80%用于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佐证供给端在快速扩张。

2010年底电子行业毛利率已经有受损的迹象,ROE开始走平。

虽然2011年电子行业的营收增速仍有 20%以上,但随着产能的投放,毛利率在2010年 Q3 达到 21.6%的高点,从2010 年 Q4 开始回落。

一方面,毛利率下滑的确与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有关。从 2007 年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单位数开始快速增长,到2010年超过了14000 家。由于我国电子行业起步较晚,行业集中度较低,2010 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CR4 的集中度只有 4.5%。当行业竞争者增加,必然加剧竞争激烈程度,造成价格战和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

另一方面,2011-2012 年经济进入下行期,虽然电子行业有自身的产业周期支撑,但其上游原材料有周期属性,中游电子元器件有制造业属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表现在营收也出现了小幅下滑。

毛利率下降伴随着 ROE优势缩小。电子行业的 ROE从 2009 年 Q2-2010 年 Q4 大幅提升后,从2011年开始走平。赛道业绩相对优势的逻辑被打破,而较高的业绩改善弹性是前期支撑电子行业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新能源企业为主要成份的电力设备行业在2016年中-2018 年的调整期,需求端也没有出现恶化,反而在不断扩张。

2016-2017年中国经济复苏,全社会用电量稳步上升,增速中枢保持在 5%-6%左右。光伏在2016-2017年的装机量还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 34.54GW,同比增长 128%,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2017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继续上升到52.78GW,增速 52%。直到2018年国家发布“531”新政,对于光伏补贴开始退坡,当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才开始下滑。

而从供给端来看,电力设备在2016年中-2017年同样面临着产能大量投放的问题。

  1. 电力设备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从 2013-2015 年比较稳定的维持在高位,企业投产动力比较强。
  2. 从2015年开始,电力设备行业的资本开支快速上升,带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也随之提升。在这一时期产能增速超过了营收增速。不过在 2015 年营收增速和产能增速同时上升,供需格局还不至于变差。到2016年营收增速开始下滑,而产能增速还在上升。供需格局真正开始变差,导致行业的超额收益开始下滑。
  3. 从2016年 Q4 开始可以看到行业产能的大量释放。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速在2016年 Q3 下滑见底后,于2016年 Q4 重新开始上升。2017年当月同比增速最高上升到 55.7%。
  4. 2016年电力设备行业的股权融资规模(IPO+增发+配股)合计超过 994 亿元,是2015 年的 2 倍,且2017年股权融资规模也有 900 亿的规模。从募资金投向上来看,3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70%用于投资项目建设,可以佐证供给端在快速扩张。

在盈利质量方面,电力设备行业的毛利率和 ROE从2017年开始下滑。

在2017年之前,电力设备行业的毛利率是持续提升的。但是从2017年开始,虽然需求端仍然旺盛,但随着产能的投放,毛利率开始出现下滑。毛利率的下降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方面是由于下游组件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硅等原材料价格受供给短缺影响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电力设备行业的 ROE也在2017年 Q4-2018 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TMT 赛道:供需格局没有明显变差,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传媒行业的超额收益从2015年底进入长期回撤。和科技成长类赛道比较类似的是,从需求端来看,移动互联网下游应用端的爆发始于2013年,到2016年时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整体仍然保持增长。2016年网络视频用户付费市场规模增速仍然有 127%,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速不降反升。

传媒行业在 2015-2016年存在供给扩张的情况。

  1. 2015-2016年传媒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回升,企业的投资方向是扩张产能。
  2. 传媒行业的资本开支增速从2015年开始回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随之回升。
  3. 2015-2016年传媒行业的股权融资规模(IPO+增发+配股)合计达到 2839 亿元,是过去 5 年股权融资规模合计的 2 倍。2015-2016年股权融资规模的大幅提升,可以佐证供给端的扩张。

但是,虽然 2015-2016年传媒行业存在产能扩张的情况,但2016年行业的营收增速是高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的,直到2017年产能增速才超过营收增速。同时,毛利率虽然从2015年开始下滑,但2015年底传媒行业的业绩兑现也并未出现大幅下滑,归母净利润增速仍在 28%的高位。ROE在2016-2017年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直到2018年才因大额商誉减值迅速跌落。

在供需格局没有明显变差导致利润下滑的背景下,传媒行业仍在2015年底开始了长时间的调整。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经过 2013-2015 年上半年的上涨,传媒行业的估值已经达到2010年以来 90%以上的高位,同时与市场的估值差位置在2014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估值太贵导致性价比下滑可能导致赛道机会提前于盈利下降而结束。

计算机行业同样在2015年底出现了超额收益的回撤。

计算机行业的资本开支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从2015年开始回升,而2015年营收增速上升幅度比较小,在2015年 Q4短暂的出现产能增速超过了营收增速的情况。不过2016年-2017年供需格局整体上还是比较好的,营收增速在2016年快速回升并保持在高位。供给端虽然出现扩张,比如计算机行业的股权融资规模在2016年超过了 1000 亿元,但是营收增速始终高于产能增速。

计算机行业在2016-2017年 ROE出现下降,毛利率小幅波动。2016-2017年计算机行业的 ROE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毛利率小幅波动。本轮计算机行业的调整同样受到估值的影响,2015 年底,计算机行业的估值与市场的估值差已经超过 2014年的高点,处于2010 年以来 95%左右的分位。估值过高加上基本面确实有走弱的迹象,导致了赛道机会的结束。

周期类赛道:需求出现下降,赛道可能提前于产能投放结束

以有色金属、化工为代表的周期赛道,一方面存在较强的周期波动性,另一方面需求与新兴产业有一定关联,也有成长性。与科技类赛道不同的是,周期类赛道机会的结束往往伴随着需求的大幅下滑,此时产能可能有小幅释放,但大量产能投放尚未开始。

有色金属行业在2010年底-2014年 4 月进入调整期。从需求端来看,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从2010年 Q2 开始见顶回落。宏观背景方面,2010 年央行共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 3 次。10 月经济数据显示 CPI 同比上涨 4.4%,创 25 个月新高。PPI 同比上涨 5%,涨幅比上个月扩大 0.7 个百分点。通胀数据的高涨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于政策紧缩的预期,引发经济下行的担忧,有色金属行业的下游需求也开始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于2010年 6 月开始小幅下行,基建投资增速从 2009 年 6 月 50%的高点回落到20%以下。有色金属行业的营收增速从2010年 Q2 开始见顶回落,到2010年 Q4 从年初的高点 81%下滑到 44%。营收增速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差距不断缩小。

从供给端来看,产能增速从2010年底-2011年才开始上升。

  1. 有色金属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7-2009年持续下滑,表明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供给端存在过剩产能,企业还在收缩产能,2010年才开始有产能扩张的意愿。
  2. 有色金属行业的资本开支以及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就开始持续回落。资本开支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直到2011年才开始持续小幅回升。营收增速虽然回落,也远高于产能增速。
  3. 从2010年5月开始有色金属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处于持续下行趋势中,直到2011年6月才开始触底回升。

有色金属行业的营收增速到 2012 年才降至产能增速以下,但股价的超额收益在2010年底即开始调整。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周期性行业价格波动往往很大,会有一定的投机性库存。当市场看到资本开支增速在上升,预期到后续产能会有投放,那么就会提前抛售投机性库存,此时供给会有小幅释放。同时需求增速又在下降,供需格局在大量产能投放之前就已经在变差,导致赛道机会结束。

从盈利质量来看,有色金属行业机会的结束提前于毛利率和ROE的下滑。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的毛利率和ROE仍在上升,到2011年 Q4才开始下降,并在2012-2013年持续下行。但行业的超额收益从2010年底就开始下降。说明即使需求下行还没有侵蚀到利润,但只要供需格局在变差,那么赛道机会也会提前结束。

化工行业在2017年超额收益结束时的情况,供需格局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从需求端来看,化工行业的需求从2017年 Q2 开始回落。下游需求子行业来看,汽车和主要家电的销量增速均结束2016年的上升趋势,从2017年开始有所下行。房地产方面,房屋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速从2016年开始就进入下行趋势,2018 年下行速度进一步加快。

从供给端来看,2017年化工行业产能增速并不高。

  1. 化工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16年之前持续下滑,表明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供给端存在过剩产能,企业还在收缩产能。直到201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开始回升才有扩张产能的意愿。
  2. 化工行业的资本开支在2016-2017年初仍为负增长,2017年 Q2开始资本开支回升,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仍在低位。而行业在2017年超额收益即开始回落,也可能是由于市场看到了需求下降,以及未来有产能投放的可能,导致提前释放投机性库存,行业供需格局变差的结果。

从盈利质量来看,化工行业机会的结束也提前于 ROE的下滑。化工行业的毛利率从2016年开始下行,但在2017年下半年有所反弹,2018 年又开始下降。ROE则是从2018年Q4 开始下降。整体来看,化工行业超额收益的下滑也提前于利润的下降,供需格局变差会导致赛道机会结束。

本文内容节选自信达证券策略研究报告《不同类型的赛道机会是怎么结束的?》,作者樊继拓、李畅,华尔街见闻对原文有删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