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头部基金公司会陆续召开年度论坛,其中的看法和观点历来备受市场关注。
2022年首个交易日,登台亮相的是富国基金。
截至2021年3季度末,富国的非货公募基金规模排名行业前五,掌管公募资金近6000亿。
此次,富国派出了多位骨干投研人员。包括富国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林庆和方纬,均衡风格代表于洋和曹文俊,以及专注大消费的王园园,和专注科技的许炎。
一年肇始,基金经理们显然愿意畅所欲言。他们对2022年的整体判断,对时下最受关注的新能源、房地产、消费、医药、科技等板块的观点,都格外坦诚、实在。
伟大的时代要敢于“躺赢”
新近回归富国的明星基金经理于洋,观点颇为引人关注。
于洋表示,2022年很多成长板块,估值已经完整消化了一年,如果今年再消化两到三个季度,到2022年下半年应该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所以对于整个2022年的全年预期回报,他是比较乐观的。
2021年,公募基金的中位数业绩回报是6~8个百分点左右,他预计在2022年会在这个基础上加强5~10个点左右。
但他也表示,实现的过程可能会比较艰辛,要更耐心去挖掘机会。
曹文俊也认为,2022年整体收益率会比2021年要好一些。
因为2021年沪深300成分股没有明显涨幅,但上市公司业绩保持了相对快的增速,从估值角度来看,经过了一年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更低了。
从政策氛围,他判断至少未来半年或者说更长一点时间,氛围是非常友善、非常良好的。估值又低、氛围又好,投资收益率比2021年更高一些,不是一个苛求。
另外,在大小盘的风格分化上,他认为,2021年内A股市场大盘股和小盘股的表现朝着快速收敛来演化。2022年初,单纯从估值静态看,还是中小盘更占优。
许炎表示,水大鱼大,在整个的居民资产配置向股票投资转移的的大趋势里,咋如此高的股市交易量,一定有大量的机会。
他总结,2021年是A股大盘过去10年波动率最小的一年,但赚钱机会不少。如果未来出现大跌,一定会有资金“抄底”,所以投资专心找机会就好了。
他还对基金持有人表示,希望大家可以做长期的乐观主义者,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选择躺赢就可以了。
消费品逐步走近“甜蜜点”
对于具体的行业,各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判断。
王园园表示,回顾2021年,消费的行情是相对比较惨淡的,但在去年三季度末、以来,她的观点已经变得积极,因为(消费股的)底部比较夯实。
她还一直有个观念,做消费股投资,尤其在中国做消费股投资,是可以长期乐观的。这是一个牛股辈出的沃土。中长期一定不要悲观。
如果看2021年底到2022年一整年,她认为,有两个维度大家可以去关注:
一方面是PPI向CPI的传导的趋势。她认为,去年四季度,消费板块已经开始吸引了一些关注度,随着成本上行部分消费品开始有一些提价,未来可能会接近消费品的“甜蜜点”时刻。
另一方面是,疫情对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应该是边际减弱的,可能一些服务业的改善,弹性会比较大。
拉到长期来看,她认为,消费升级的主升浪刚刚打开序幕,会有很多很多方向或细分产业值得去挖掘。
王园园亦分享了对白酒的观点。虽然2021年白酒的表现也相对比较一般,但是从年初到年终到年底,整个基本面是比较稳健的,三季度因为一些扰动,估值稍微承压。
她强调,白酒是消费升级的比较典型的优质赛道,她会持续的关注和看好。
而在消费创新方面,她表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都值得关注。
经历了三季度以来茅指数或者偏消费服务业的调整以后,到了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初的时候,她觉得整个消费或服务业的整个性价比已经凸显出来了。
如果看一段时间或看2022年的维度,她认为,消费应该是可以相对跑赢新能源板块的。
新能源:说没有机会为时尚早
对于大家高度关注的新能车板块,许炎表示相对乐观,他认为,今年来看全球的整个电动化率也就是10%附近,这个时候说这个产业机会已经结束,肯定为时尚早。
他认为,从整个行业的阶段来看,这个行业的阶段相当于可能2010、2011年的智能手机的位置。
(后续)可能会出现非常多年的机会,当然,同时也不妨碍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集中调整。特别是现在市场共识的达成度非常高,涨得特别快的阶段,调整也会特别快。
陈杰表示,新能源领域要分清楚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
结构性方面,这个行业一定还有非常巨大的成长空间,但空间的实现也许需要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对新能源这种行业来说,可能也存在周期性的问题,就是长期的结构性的广阔的发展空间里边,可能会存在阶段性的也许3~4年的供需错配的这样带来的周期性的扰动。
他看到大量的企业在非常乐观的长期预期下进行了非常极致的产能扩张,后续可能会有一些周期性的扰动,有一定的程度的短期压力。
他总结,长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短期周期错配的风险,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大能源和电力化值得关注
林庆表示,从能源改革上考虑,新能源正从一个禀赋型资源型的行业,进入一个制造型的行业。
这是系统性的能源变革的大主题,最突出的是新能源车,包括光伏,未来的能源走向可能是一切电力化。
所以他认为,(大的方向)一个是大能源主题,第二是电力化,其他的都是一些很细分的方向。
曹文俊认为,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是为数不多全球政策共振、需求共振领域。往未来展望3~5年,这两个领域行业的复合增速依然是非常快的。
从细分的环节来看,他相对比较看好电动车里面的电池环节,高压继电器、薄膜电容,以及智能汽车里面的车载摄像头、车载PCB、激光雷达等领域。
于洋则认为,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只是其中的细分领域,按照这个主题已经演绎了很多,他相信2022年应该也还会有一些新的机会。
比如很多的企业也考虑ESG的考核指标,不光是能源的方面,包括材料方面。比如一些知名的手机品牌产业链里面,ESG的考核占比分数高,会对整个供应链格局产生微妙影响。
他关注比如合成生物学新的一些方向,能够在未来的材料生产领域中,通过一些偏生物的方法,能够降低传统的化工生产技术路径的碳排放,这也是很好的方向。
他不太愿意去买一些可能已经演绎得比较充分的东西,会关注一些虽然是在大的方向上,但是关注度没有那么高的一些(细分)方向。
元宇宙不是概念
林庆表示,2022年全面看好整个科技行业的,是他主要的三个方向之一。
除了看好智能化和物联网,他还重点谈到了元宇宙。目前对元宇宙分歧比较大,有些人觉得停留在概念阶段。
但是他认为,元宇宙不是一个概念。
他认为,元宇宙有4方面切实需求:一是便捷的需求,二是工具化的需求,三是泛娱乐的精神需求,最很重要的一点是,更多的是一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只是用元宇宙来形容。
许炎也表示,元宇宙不是一个主题投资。整体硬件已经出来,大的公司已经在布局,大的产业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作为互联网的新的延伸。
热门行业长期收益率未必高
于洋定义自己是偏成长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但在2022年他可能更注重均衡性。
他从医药去入手去解释了他对A股的很多成长股的看法,(是有保留的)。
虽然很多人说医药是很黄金的行业,每年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业增速都相当于大概两倍GDP的增长,几乎是永续增长的行业。
但是从投资的结果上来看,大多数的医药公司有非常明显的天花板或者是投资的周期性。
比如产品型的公司,所谓创新药公司,有创新周期的问题,产品周期接力的问题,政策周期的问题。
美股的医药行业,特别是大市值的医药行业,过去10年是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 这给于洋的启发是,他看成长股,比较注重市值天花板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表现比较好的行业,比如医药、白酒、新能源等,他都大概按照自己的框架算过,持有到2025年,潜在回报率是不高的,甚至不如分红型的稳定的行业的带来的回报。
所以在2022年,他会非常注重风险收益比、均衡性的配置的问题,对成长配置比例不会那么高,会比较注重行业均衡性的问题,同时更注重自下而上的去选股,同时可能非常注重估值的保护。
中药需要重点关注
医药方面,于洋表示,医药是一个每年都有增长的行业,永远都值得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跟踪。但是每一个阶段可能突出重点都不一样,近10年,大概每隔3~4年,优质板块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产业的特殊背景。
整体来看,一是产业周期的问题,二是政策周期的问题。
目前时点上来看,要关注中药板块的产业周期的问题。
中药是东亚国家非常特殊的存在。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去看,中药的疗效是经验主义,没有很明确的科学临床数据的支撑。但在很多领域,比如心脑血管领域,清热解毒领域,中药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他表示,医药板块是对政策极其敏感的行业,只要有政策,基本面一定会陆续兑现。2021年末,关于中药政策,是他看到的医药行业政策里最为支持的政策之一了,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