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To B进入行业战场:钉钉推出首个制造业专属底座

除了“码上制造”核心底座,还配备了一套可适配、易拓展的数字生产力工具。

中国经济的基石——制造业——正在发生缓慢、深刻而坚定的变化。这种剧变的源动力是数字技术,其正由内而外成体系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变好、变优和变强。

在参与这场大规模以数字技术手段改造产业肌理的征程中,脱胎于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钉钉,日益理解“To B”,并越发深植产业。

相比其他产业,制造业更追求实用性,数字化建设需要兼顾普惠、个性、低成本。因此,钉钉致力于提供业务数字化的基础能力,并将能力全面开放给钉钉生态,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创灵活、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最终为产业服务。

1月5日,钉钉在2022年钉峰会上发布制造行业年度关键词“数据同频”,升级制造业解决方案到2.0。

这套方案以“码上制造”产品为制造行业专属底座,同时提供“设备上钉”和“计件日结”等基础产品,结合阿里云平台能力推出“采销钉”和“能耗钉”产品,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套可适配、易拓展的数字生产力工具。

钉钉的To B解法

数字技术,已成为当前包括中国制造业在内的传统实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和重要技术引擎。

约在2014年甚至更早,数量庞大的国内传统企业,开始推动业务数据化并先后陆续完成信息化基建工作。华尔街见闻注意到,带有To B基因的阿里集团,在差不多同期推出钉钉。

自2014年起至2021年8月31日的约七年内,钉钉伴随着市场需求爆发而快速增长,与实体经济链接愈发紧密,用户数突破5亿,包括企业和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目前,有超过50%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制造业“小巨人”使用钉钉。

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从战略重视程度来看,继在推动教育行业和政务“上钉”之后,制造业成为钉钉深耕的第三大战略级行业赛道。钉钉扎根制造业的杀手锏,即其成立以来广受推崇的“共创”文化。

不同规模、不同生产流程的企业,在做应用反馈时的声音也各有不同:中小制造业需要的是开箱即用、性价比高的工具,而大型企业需要可连通和可定制的统一平台。

当钉钉获知这种需求差异,即得出结论:To C“一招鲜”模式在B端无效,像制造业这类复杂、多层次、长链条的行业,具有高度弹性、可扩展、易用和低成本的数字平台更具有刚需价值。

“钉钉肯定有边界,不可能什么都做。”钉钉总裁叶军在1月5日表示,“钉钉携手生态伙伴,将数字技术落地于制造业,解决制造业的人、设备和经营管理的‘数据同频’问题,助力制造业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从而构筑核心竞争力。”

钉钉和制造业的关系,用叶军的话说,“并不是钉钉发展了制造业,而是制造业发展了钉钉”。

这次发布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即以“码上制造”产品为制造行业专属底座,提供“设备上钉”和“计件日结”等基础产品,同时结合阿里云平台能力,推出“采销钉”和“能耗钉”等产品,为制造业提供一整套可适配、易拓展的数字生产力工具。

由此看来,钉钉要做的是技术能力提供者和生态链接者角色,尤为注重给制造业企业提供业务数字化的基础能力。

实际上,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创,也是行业和钉钉相互“聆听需求”,寻求B端业务场景、人和组织与钉钉技术能力的匹配度,形成能落地、可复制、易扩展和简单易用、低成本的行业解决方案或数字应用工具的过程。

这也决定了钉钉的技术能力,能实现持续升级,同时还具备开放型特征。

许多行业龙头的实业公司,在应用钉钉数字能力的同时,也成为应用开发者,并向行业外溢数字化能力。与企业和生态共创的方式,反过来也在大规模推动钉钉平台数字技术能力体系的构建,形成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共生关系。

基于钉钉促成数据同频

正因为对制造业足够“know how”,钉钉从制造业最强、最普遍的痛点——数据烟囱——入手,联合生态伙伴合力推出解决方案,并提出2022年制造业年度趋势关键词“数据同频”。

通过与大型制造业集团公司的交流,华尔街见闻了解到,集团型制造业组织内部业务场景繁多,而各类业务信息化速度不一,采用的数字工具也不尽相同,故内部应用系统林立,由此造成“信息烟囱”(俗称信息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在流动中产生价值。

钉钉总裁叶军:让数字技术服务实体经济

“所谓数据同频,一方面是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的数据同频,即制造业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同频;同时也包括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连通,这是行业一直以来的痛点所在。”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说。

制造企业中常见的设备维修、生产决策、产线优化、货物流转等场景的优化、提速,都需要生产、经营数据的同频。

叶军表示,“数据同频可让员工和管理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依据实时数据不断调优。”

实际上,做到这一点,也是制造企业推动数字化的重要目的。

此次钉钉推出的制造行业专属底座,内置的标准化工具“码上制造”,能支持制造企业生产、库存、销售和财务等经营数据实时呈现。之后,根据权责不同,数据经分权即能分发至不同管理层或执行层。

东方希望集团于2015年开始使用钉钉,也是专属钉钉首个共创伙伴(客户)。

为打通原本各自割裂的信息孤岛,获取能共通共享的业务数据,东方希望通过阿里云组建“数据中台”,钉钉则作为呈现这些数据的终端平台,以信息(数据)分权方式,实时反馈给不同管理或业务层级的组织成员手中,此即“云钉一体”。

东方希望CIO王东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相比业务中台),我们认为数据中台对集团的价值更大。”

东方希望的具体做法是将其场景种类繁多的业务,逐渐解耦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各自独立的业务场景并配备衔接数据中台的接口,目的是通过接口将业务、人和组织数据统一接入数据中台,促成数据同频。

目前,基于钉钉,东方希望开发了67个针对不同场景的数字应用。通过能衔接进数据中台的接口,这批业务模块能产生互联、互通和互控的业务或组织数据。

无锡普天铁心(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副总经理吴娓娓告诉华尔街见闻,“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后,我们的订单交付周期由8天缩短至4天。通过生产数据的在线检测,降低了操作损耗报废率25%。”

向生态开放核心底座能力

出于对技术能力提供者和行业生态链接者角色的坚持,钉钉将核心技术底座能力,全面开放给生态,并与之一起,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即插即用、丰富灵活的技术服务,以解决企业共性和个性化双重需求的问题。

其中,“码上制造”是此次制造业行业解决方案2.0的专属行业底座,其能通过生产码、库位码、报工码、物料码等四个生产环节的二维码,解决制造企业最核心的进(采购)、销(销售)、存(仓储)、生产环节数据同频的难题。

钉钉发布制造业解决方案2.0

钉钉解决方案总经理邱达表示,码上制造将逐步构起行业的主数据平台,能为生态伙伴和客户提供效率更优的底座能力,连接深入行业的伙伴,让更多类似码上制造、计件日结的数字化创新,在钉钉的行业的主数据平台上长出来。

“码上制造”另外有个主要功能,即能使制造企业通过钉钉扫码,就完成生产流程协同。

“以前,客户在每月底给我们下个月的采购订单,现在,通过我们和客户同时使用钉钉的‘码上制造’,我们的生产流程透明可视,客户在我们这里的产品库存量和产量,甚至产品目前正处于哪道制造工序,客户都能知道。”杭州鸿图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张潮对华尔街见闻说,“这样的协同效率,把我们的交货周期从原来的35天提高到了7天。”

钉钉发布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从对生产状况影响最大的人和设备着手,让设备数据、成本数据实时呈现。

当前,设备作为制造企业极为核心的生产资料,需要全面融入制造过程。钉钉在连接人与人之外,也在推动“设备上钉”,实现人与设备的连接,让设备数据为人的决策和创新实时提供依据;任何设备发生故障,也可通过钉钉自动通知到人,让系统替人跑腿。

以厂区安防为例,安防摄像头通过算法识别厂区安全,在钉钉上自动触发安全警告,并创建警告群,协同相关责任人进行研判,让风险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被处理。

普天铁心也基于“设备上钉”,开发了一套设备管理体系EIoT(泛在电力物联网),所有设备维修、保养和更换零配件,都能通过钉钉实现。比如,设备故障会通过钉钉机器人通知到相关责任人,以保证故障机器得到及时维修。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维修、更换备品备件,都会汇成设备数据,自动计算出每台机器的故障成本,这能成为其未来采购的依据。这些数据,能通过钉钉这个超级入口中实时掌握。吴娓娓说,“基于钉钉实现的设备监测预警和一键抢修,设备维护成本降低了80%。”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2022年制造业钉峰会上,钉钉联合超过30家生态伙伴,共同发布专精特新SaaS联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普惠和多样化的数字化方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