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悄然六连板,背后或是个10年7万亿空间的市场

1月6日,顾地科技继续涨停,至今已经完成7连板强势表现。

资料显示,顾地科技为塑料管道龙头企业,主要生产PVC、PE、PP系列管道。

从催化上,据人民网此前报道,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此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写入此次会议文件。

什么是地下管廊

地下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意义在于,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极大方便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较地下直埋方式具备长期经济效益。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外发达国家,共同沟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信达证券认为,地下管廊是十三五的政策重点方向,尽管在十四五规划中没有提及,但结合地下管廊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进度,地下管廊建设在十四五期间仍将持续向前推进,尤其在稳增长背景下,地下管廊初始投资较大,将带来较有力的经济拉动作用。

地下管廊背后是海绵城市

在十三五规划中,“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重点推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者之间相互关联。

国泰君安认为,市场“认可基建稳增长的总量逻辑,但对投资发力的方向认知模糊”“稳增长、兴基建”系列挖掘基建落地方向,海绵城市进入系统化全域推进阶段,节奏有望超预期。其中主要由地下管廊、排水、园林绿化等三大细分。

国泰君安认为,进入2022年,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理由如下:

1、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2022年财政托底意愿更强。目当前城市内涝频发,全球变暖使得未来极端强降水频次增多、强度增大,城市防洪排涝工程面临更大考验,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2、2020年国内城镇化率达64%,但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仍欠账较多。住建部强调城镇化中后期要扭转“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观念,注重地下空间建设、城市内涝等“里子工程”。此外,未来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建设,海绵城市是都市圈绿色发展必由之路。

3、2016-2017年的海绵城市项目高峰期后,新增投资项目较少,主要是由于海绵城市项目

偿还资金能力弱、地方财政紧张、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下降。现如今,财政部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展示范城市选拔,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债叠加财政补贴助力,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拓宽。建设模式上,联合体模式成为主流趋势,也有助于降低单一建设主体资金压力,发挥协同效应。

未来7万亿空间

国泰君安指出,政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2013年习总书记首提海绵城市理念,2015-2016年成为海绵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密集出台期,试点城市刺激海绵城市PPP项目快速增长。

2018-2020年试点探索逐步收官,新增PPP项目大幅回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普及推广期,2021年新一轮建设示范城市甄选或将再度催化海绵城市投资。十三五时期海绵城市投资额预计为1.9万亿,2020-2030年累计投资规模预计增长到7万亿,对应10年CAGR为16.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