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量化基金能否赚到较高收益?
对部分私募产品的持有人来说,这曾经是一个“美好梦想”,但最近一年可能成空。
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过去一年,有部分爆款量化基金接连遭遇策略失灵,不仅大幅回撤,更有收益率收窄。
而由于复杂的收费模式,部分量化私募产品的最新年收益率已跌到了个位数,甚至和理财产品或公募不相上下。
原本想着买了爆款,结果是拿了理财产品收益。这让不少量化私募产品的投资者,有点 “想不到”。
年内回撤巨大
从第三方的私募净值数据看,相当部分量化产品的收益率不高已是事实,而主要原因是2021年下半年的回撤太大。
以下图刊载的某家百亿量化巨头旗下指数增强产品为例,
这家产品的收益率在2021年中曾经一跃超过了30%,但在去年下半年不断大幅回撤,最终收益率只有15.6%左右。
年内收益率回撤过半!
后者不仅表明,此轮行情表现对于量化私募机构而言相对“凶险”。同时亦表明,部分量化产品的风控安排可能也有瑕疵。
业内绝非“孤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案例在业内绝非孤例。
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业内量化产品收益率在过去半年内普遍回撤。规模靠前的几家量化私募“大厂”,去年末收益比年中都有回落,甚至有个别产品逐步接近“平淡”甚至“平庸”。
量化私募产品的“重灾区”是前期规模扩展迅速的指数增强产品上。
虽然私募基金历史上有大量实例证明,部分量化私募产品一旦发出爆款,或是出现规模的大幅扩张,则此后几年的收益率通常是有压力的。
但前期渠道的销售和募集上,都出现了扎堆营销头部私募机构产品的情况。
最终的情况果然如预计一样,出现了“收益率短期大幅回撤”的境地。
隐藏的投资成本
而且,绝大多数私募网站公布的收益率是费前收益率。
这意味着,相当比例的产品持有人拿到的业绩还要低。
那么购买一个量化产品要缴纳多少费用?
说出来可能会“吓人一跳”。
根据业界提供的产品合同范本(某超大型量化私募机构),一家大型私募机构的收费除了购买时已经缴纳的申购费用外,通常还有:
管理费率:2%/年
托管费率:0.025%/年
运营服务费:0.025%/年
业绩报酬:超额收益的20%
假设一位投资者在2020年12月31日买入量化私募A产品,2021年12月31日赎回。
如果这个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为15%的话,
这位投资者大概要付出1%~3%的申购费,2%的管理费,0.05%的托管和运营费,以及费前超额收益20%的即约3%的业绩报酬。
这么一算,实际投资人的收益肯定低于10%,甚至在某些费率设置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有近半收益“充缴”费率的情况。
而如果对比一个中证500指数公募基金,该基金费率结构更加简单:管理费率0.5%/年+托管费率0.1%/年,直接能复制指数表现。
业绩报酬“花样更多”
这还不是,所有费率的全部“花样”。
上文提及的量化私募产品,在基金合同对业绩报酬的提取模式,对私募管理人做了“贴心”的安排。
合同注明:业绩报酬的计提基准日为投资者赎回日、每年6月25日和12月25日,本基金连续两次成功计提业绩报酬基准日的间隔不应短于3个月。
这意味着,即便持有人持有该产品,该量化私募产品也会一年定期提取两次业绩报酬。
以前述的案例计算,客户如果年末赎回,则会遇到两次业绩报酬的计提,即6月25日和年末赎回日。
业绩报酬的计算采用单个投资者单笔高水位净值法,比例设定在20%。
换言之,管理人并不是完全根据超过中证500的超额部分计提,那么净值走高后,即便未能战胜市场,管理人依然能够拿到收入。
这还不算复杂。
另有一家百亿量化私募产品,设置了更“复杂”的计提方法。
这家机构的中证500增强基金合同注明:业绩报酬提取时点分为固定时点提取、分红时提取、赎回时提取和合同终止时提取。
其中,固定时点计提是在每自然年4月和12月15号。相比私募A,私募B多出一个分红时提取。据私募排排网,量化私募B在今年6月和12月进行了两次分红,意味着投资者要掏出更多收益的部分给管理人。
这衍生一个问题:如果超额收益十分显著,计提业绩报酬后,并不明显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但如果业绩并不高,多次计提业绩报酬,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可能就很接近一只公募基金。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内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