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22年实施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

2021年“开源节流”,2022年“精准&可持续”。

近期减税降费是备受市场关注的话题,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高效能,并且2022年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

对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1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介绍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同时,对2022年的政策方向予以了解答。

2021年“开源节流”:财政收入完成预算 减税降费得到有效落实

许宏才在发言中首先强调,2021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目标。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与2012年的11.73万亿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具体看,2021年收入比上年增长10.7%,与2019年相比增长6.4%,完成收入预算。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中央和地方均有一定超收,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再加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等因素拉动。

从财政支出看,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同时他表示,在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财政部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精准实施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基础上,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允许企业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解困难、更好发展,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许宏才表示,财政超收是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是受经济稳定恢复,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拉动,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企业利润增长是相适应的,也是符合预期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有效落实,没有增加市场主体的负担。我通报几个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来分析:

去年的超收,我们按照预算法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没有安排去年的支出。这会给今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也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2022年“精准&可持续”:大力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

许宏才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1亿多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2022年将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主要从四方面发力。

一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创造。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增加活力。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

三是聚焦增强地方财力,为减税降费提供保障。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向市县基层下沉,避免地方因财力不足而在减税降费上打折扣。

四是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总的看,2022年减税降费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终端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违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处理处罚机制,强化对违规行为的硬性约束

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常态化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开展专项债券使用管理情况核查,覆盖全部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建立违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处理处罚机制,强化对违规行为的硬性约束。日常监管,也一直持续不断在做。

2021年第四季度专项债支出占全年的一半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跨周期调节,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债券发行力度和节奏,(2021年)总体上前慢后快。一季度经济恢复态势较好,适当放缓总体发行节奏,下半年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地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全年发行额的七成,第四季度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五成,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1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是3.5万亿

2021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是3.65万亿元,其中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是3.5万亿元。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的管理。

以下为发布会全文: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荣幸邀请到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先生,向大家介绍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请许宏才副部长介绍情况。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是财政收入完成预算。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与2012年的11.73万亿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具体看,2021年收入比上年增长10.7%,与2019年相比增长6.4%,完成收入预算。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中央和地方均有一定超收,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再加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等因素拉动。

二是财政支出控制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以内。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3%。

三是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财政部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精准实施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基础上,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允许企业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解困难、更好发展,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四是强化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跨周期调节,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债券发行力度和节奏,总体上前慢后快。一季度经济恢复态势较好,适当放缓总体发行节奏,下半年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地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全年发行额的七成,第四季度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五成,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五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教育支出3.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卫生健康支出1.92万亿元,在2020年疫情防控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上年是增长了15.3%),2021年继续保持较高强度,支出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是直达资金效能继续提升,惠企利民精准有效。财政部门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全年中央财政共下达直达资金预算指标2.8万亿元,各地累计实现实际支出2.67万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5%,为地方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更好财力保障。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些情况。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陈文俊:

谢谢许宏才副部长。下面请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

封面新闻记者: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并且2022年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请问财政部在这方面有何考虑?谢谢。

许宏才:

谢谢。你问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你问了一个市场主体非常关心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1亿多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2022年将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主要从四方面发力。

一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创造。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增加活力。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

三是聚焦增强地方财力,为减税降费提供保障。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向市县基层下沉,避免地方因财力不足而在减税降费上打折扣。

四是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总的看,2022年减税降费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终端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有关具体政策国务院将会作出部署出台。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减税降费的。刚刚您也介绍到了,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另外,主要是哪些市场主体受益?谢谢。

许宏才:

谢谢,你这个问题是在问怎么实实在在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减半征收的基础上,再减半征收。

二是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延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就是制造业企业发生研发费用1块钱,我们给他算企业所得税时,成本费用可多计算1块钱,并允许企业可以按照半年或者提前享受2021年前三季度的优惠。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由原来的年终汇算清缴享受改为执行中享受。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实行按月全额退还新增的未抵进项增值税税额。先进制造业是按月全额退还,也就是说把新增的未抵进项增值税税额按月全额给退回去。这是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

三是分类调整疫情期间出台的阶段性政策。延长疫情期间出台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等政策执行期限,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的征收标准,继续免征相关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费,取消普通护照加注收费,并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的整治力度。

四是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优惠等制度性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继续实施,政策叠加效应继续显现。

五是执行当中加大力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允许企业提前享受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刚才我也介绍了,由年终汇算清缴享受转为执行中享受。新增了对于煤电和供热企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等政策支持。

实施上述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困难,促进了企业研发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刚才讲的制度性减税政策,还有一些阶段性的政策在继续实施,所以对整个市场主体都应当说是有好处的,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都知道2021年我国实施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且覆盖了多项民生补助。所以请您介绍一下,去年咱们资金的分配情况如何?使用情况如何?成效怎么样?谢谢。

许宏才:

好的,谢谢。2021年,中央要求我们要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重新选定了范围。2021年我们在一些主要的民生领域实施,资金规模达到2.8万亿,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总的来看,直达机制运行顺畅,持续保持了快、准、严特点,即快速、精准、严格,为落实惠企利民的政策提供了更好的制度支撑。

到年底,我们统计,直达资金2.8万亿元分配给省级1万亿元,分配市县1.8万亿元,体现了增量资金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因为当时我们这一块主要是存量资金,也有一部分是增量,我们说存量资金不一定做大的调整,但是增量资金要向基层倾斜,最终分配的结果体现了这样一个政策的要求。通过直达监控系统来看,所有资金全部分配到了资金使用单位,没有滞留,共安排项目43万多个,截至12月31日,实际形成支出2.67万亿元,还有少量的,有些没有完全清算完,有些可能会有少量的结转,但是数额很小。全年从把直达资金和非直达资金作比较,应当说直达资金支出的进度明显高于一般预算资金。从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落实审计的结果来看,审计署是有个跟踪审计,从审计署的跟踪审计结果来看,直达资金的违规问题相对较少,违规金额比例较低,资金使用较为规范。

在资金的使用方向上,直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这些方面:一是支持保居民就业,直接用于就业方面的资金支出超过510亿元,促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二是支持保基本民生,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资金超过1.92万亿元,约占总支出的72%,积极发挥民生兜底作用。

三是支持保市场主体,相关直接惠企支出累计超过60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66万余家,合计超过200万家次。

四是支持保基层运转,在直达资金当中有个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这块支出超过3300亿元,保障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重点支出。

五是支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安排了1亿元以上项目接近3000个,我们把这些项目如果统统捋一捋,规模超过1.3万亿,保障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有序开展,有效促投资、补短板。

当然,上面五个方面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统计,项目之间会有一些交叉和重复。

从两年实践来看,对转移支付资金采用直达机制,丰富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实现了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的“双提升”。下一步,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完善并用好直达资金的机制,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刚才您通报了2021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总的看,202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如何?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和惠企利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许宏才:

刚才我汇报了一下总的情况,具体的还要再说一说。

总的来看,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符合预期。从财政收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预算并有一定超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突破20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27万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2.98万亿元,增长4.2%,税收收入的增长是主体。财政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价格上涨带动,2021年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没有通过增加市场主体税费负担的方式增加收入。刚才我在前面也讲到,在执行当中还通过一些让企业提前享受或者对有些特定的行业采取一些缓税的方式,所以是在这样一种减税降费都能够得到切实落实的情况下来完成的,反映了我们经济的恢复确实是达到了新的水平。

从财政支出看,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下降0.1%,地方支出增长0.3%。中央本级支出3.5万亿元,剔除国防武警、国债发行付息、储备等支出后,中央部门支出下降8.2%,这是在前几年连续压减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现了中央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这也是按照中央的要求,中央部门压减支出,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支持地方、支持基层。

从支出结构看,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3.5%、7.2%、3.4%,均高于总体支出增幅。

刚才你讲到“三保”的问题,基层“三保”始终是预算安排和保障的重中之重。2021年,财政部继续实施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对“三保”工作早谋划、早布置、早预警监测。各级财政部门共同努力,县级“三保”总体情况较好。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压减本级支出,集中财力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并积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2021年,用于增加地方财力的均衡性转移支付1.89万亿元、增长10.1%,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是3373亿元、增长13.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3027亿元、增长8.5%,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882亿元、增长11%,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范畴,不指定用途,地方可以用来充实困难地区的财力。这些措施为地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是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转移支付,将推动省以下财力均衡分布、促进财力下沉等作为政策目标之一,对省级加强困难县财力保障、提高县级财力水平和均衡度成效明显,对财力向基层倾斜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在资金分配时予以奖励,体现了正向激励。我们分析了一下,这几年县级财力占地方财力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三是持续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地方加强预算管理,要求地方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采取措施确保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坚决杜绝拖欠等问题。要求地方按照“县级为主、省级兜底”的原则,县级财政要确保“三保”预算逐项足额编列,省级财政要抓好县级“三保”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同时通过资金直达,加强国库库款管理,保障县级“三保”有充足的资金。

四是建立了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对收支压力大、债务风险高、暂付款规模大、库款保障水平偏低的县区实行监控。财政部对重点县直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对审计监督和日常监测中发现的个别县区未及时足额保障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从执行的情况看,地方财政部门主动作为,压实责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的地方全面审核县区的预算,对“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存在问题的县退回去要求重新调整;有的地方设立基层“三保”应急资金,对县区“三保”临时性支付风险提供应急资金支持;有的地方建立县级支出监测台账,实行“周调度、日督促”,重点跟踪基层支出执行情况,开展义务教育教师等重点人群工资发放摸底排查等。

总体看,过去一年在各级财政部门共同努力下,基层财力持续提高,县级“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没有发生大的风险事件,惠企利民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刚才您提到,2021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都有一定程度超收,2022年的宏观政策要求加大力度。请问一下,这部分超收收入会怎样应用?另外,您对2022年的财政收入形势怎么看?谢谢。

许宏才:

刚才讲到,2021年财政收入完成得还是比较好的,达到了20.2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7%,中央和地方都实现了超收。记者朋友可能会担心财政收入超收会不会增加市场主体的负担?我想是这样的,刚才其实前面也讲到,财政超收是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是受经济稳定恢复,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拉动,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企业利润增长是相适应的,也是符合预期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有效落实,没有增加市场主体的负担。我通报几个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来分析。

一是财政超收建立在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上。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计算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领先地位,较好地完成了6%以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刚才说的8.1%是按照不变价计算的,如果按照现价计算的话,GDP增幅更高。财政收入是按照现价计算的,GDP的稳定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应当说是建立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上的。

二是财政超收是建立在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的基础上。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高,带动财政收入增长。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其中采矿业,石油、煤炭以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利润增长都在1倍以上。所以,财政的超收是建立在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基础之上。

三是理性客观看待财政收入的超收。虽然2021年财政收入实现超收,但是与2019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1%,增幅低于GDP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这也是一个客观实际。

去年的超收,我们按照预算法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没有安排去年的支出。这会给今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也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刚才你讲到了怎么看2022年财政收入形势,刚才我介绍了下一步2022年还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2022年财政收入的预算安排,我们正在认真分析形势,进行研究和测算。总的来说,要结合经济的增长,当然还要考虑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要把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在预算收入中也要作出安排。我们在综合这几个因素考虑的基础上,合理安排2022年的预算收入。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21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一年,请问财政部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过渡期第一年的进展如何?谢谢。

许宏才:


谢谢你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设立5年过渡期”的决策部署,将巩固衔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投入保障,完善扶持政策,抓好督促落实,推动坚决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并向全面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中央财政积极加大投入。过渡期内,中央财政支持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相关转移支付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督促并指导地方各级财政落实投入责任。2021年,中央有关补助资金在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每年增加2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亿元,达到1561亿元。资金分配时,重点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地区倾斜。同时,积极做好行业帮扶资金保障工作,脱贫攻坚期倾斜支持832个脱贫县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相关转移支付,过渡期继续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倾斜。

二是及时调整优化支持政策。优化调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政策,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内容和负面清单,并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继续下放到县。延续实施脱贫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政策,继续为一线干部整合资源支持巩固脱贫成果赋权。此外,优化和延续实施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完善一系列行业帮扶政策,为做好巩固衔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抓好支持政策落实落地。组织开展政策培训,跟踪调度政策落实情况,加大督导调研,推动各地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出台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考核办法,组织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继续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激励各地、各相关部门管好用好衔接资金。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供给,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推动脱贫地区持续发展,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请问,财政部在加强专项债的发行、使用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谢谢。

许宏才:

2021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是3.65万亿元,其中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是3.5万亿元。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的管理。

一是合理确定新增限额。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充分考虑各地区财力和债务风险水平等因素,科学分配分地区的专项债券额度。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规模,避免高风险地区风险持续累积。我们确定分地区限额的时候,是根据项目准备情况、有关风险指标情况合理测算,以及债务偿还能力,把限额分配到应该分的地方去。

二是严把资金支持方向。会同发展改革委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严禁将专项债券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以及各类非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指导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大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坚决不“撒胡椒面”。这个事情,我们跟发展改革委两家还专门开会布置,两个部门工作层面也一直在对接,确保把资金支持方向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常态化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开展专项债券使用管理情况核查,覆盖全部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建立违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处理处罚机制,强化对违规行为的硬性约束。日常监管,也一直持续不断在做。

财政部将继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地方做好债券发行使用工作,继续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

2021年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方面有哪些进展?尤其是在绩效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今年又有哪些打算?谢谢。

许宏才:

你的问题很好,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在提升效能的阶段,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特别是2021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改革方向和重点措施,推动科学合理安排收支预算,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预算公开,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指导意见内容较多,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正在扎实有效地推进当中。刚才我提到的这几个方面,是指导意见要推进改革的重点。

按照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要求,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决策部署,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大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全过程管理链条。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严格绩效目标审核。组织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加强监控结果应用。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强化自评结果抽查机制,推动提升自评质量。实际上绩效不是某个孤立或独立的环节,它是一个全过程的事项,要全过程去做。

二是加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力度。组织开展对40多个民生政策和重大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金额约9000亿元,并形成绩效评价报告。选择部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中央决算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绩效评价报告在每年全国人大审查决算时,随同决算提交的项目数量年年增加,质量也在年年提高。

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建立考核排名通报机制,压实中央部门和地方主体责任,推动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各项改革要求。研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更加侧重财政预算管理实绩和资金使用总体效果。我们采取通报还是有效的,对于做得好的地方和部门,把它选出来,大家也可以去学习比照,对他们也是一个肯定。

四是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安排预算、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对绩效不高的项目,减少乃至取消预算安排,加强绩效管理激励约束,首次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机制。

五是做好转移支付和重大支出政策后评价。聚焦政策合理性、有效性,对水污染防治资金、就业补助资金等重点项目开展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研究完善有关政策,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后评价,我们是选择部分项目在做,后面逐步拓展,争取今后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都要开展。

六是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印发《财政部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等制度办法,明确细化管理要求。绩效管理还是比较复杂,有一系列的制度,但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完善、发布。我们出台关于第三方机构的指导意见,就是明确规范第三方机构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另外出台关于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的指引,也是针对绩效目标设计不科学等情况,在这一方面作出指引,促进绩效指标的制定能够更科学、更合理。

下一步,财政部将根据《意见》明确的改革思路,特别是按照积极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的要求,抓紧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成效。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提问(刘健 摄)

澳门月刊记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请问,财政部对此采取了哪些支持举措?谢谢。

许宏才:

你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加强政策供给,保障重点支出,深化管理改革,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就是你讲到了的科技方面要自立自强。归纳起来说,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注重“强基础”。持续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二是注重“攻关键”。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三是注重“抓重点”。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四是注重“推改革”。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大幅精简预算科目,提高间接费用比例,为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营造良好环境。五是注重“引导”。注重发挥税收政策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除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外,2021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并且允许企业按半年或者前三季度提前享受优惠。据税务部门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的减免税额约3300亿元,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谢谢。

陈文俊: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请问2022年的预算安排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谢谢。

许宏才:

谢谢,你问了一个各方面都关心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就财政部来说,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是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总量和结构并重,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保持财政支出在较高水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用好存量和增量资金,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二是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落实落细已经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及缓税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研究出台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精准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三是用好地方政府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合理确定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优化专项债券使用方向,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保障重点领域项目建设需要。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合理加快使用进度,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

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保障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能力。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着力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通过资金直达和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等方式,推动财力下沉,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五是严控政府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强化各类预算支出编制、审核和管理,全过程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推进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衔接。

六是合理把握政策力度,增强可持续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评估和把握财政收支政策,决不吊高胃口。合理安排赤字和债务规模,有效防范风险。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的紧密配合。谢谢。

陈文俊: 谢谢许宏才副部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