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也缺工人?

各国重心转向重振经济,相继放宽移民工人工作许可。

去年东南亚的疫情对汽车、芯片、纺织服装产业链,棕榈油、咖啡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相关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疫情封锁措施,包括关闭港口、过境点、加强边境管理,关闭工厂、暂停签证并采取了广泛的社交隔离措施。

上述措施不仅导致交通运输和工厂生产受限,也扰乱了整个东盟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庞大的外籍劳工。

随着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东南亚区域内部的跨境人口流动频繁,东南亚2360万移民中有接近1500万在东南亚各国之间流动。其中新加坡、文莱是主要的移民劳工输入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则是输出国,马来西亚、泰国既是输出国也是输入国。

据联合国2020年统计数据,绝对规模看,泰国移民人数最多,达363.2万,马来西亚(347.7万)、新加坡(252.4万)紧随其后;从占比看,新加坡移民占该国总人口达43.1%,其次是马来西亚(10.7%)和泰国(5.2%)。

图:东南亚地区移民人数

数据来源:联合国

从经济结构看,东南亚国家以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移民工人在受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中所占比例又高,因此移民工人是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大批丢掉了工作的移民工人不得不选择返回原籍国。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这些工人的流失,导致复苏阶段东南亚国家不少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