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消息,1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第五部航天白皮书,同时国家航天局还提出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等太空经济新业态。
根据此前航天经济报告数据,包括政府航天投资和商业航天收入在内,2020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再创新高,达到385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为3150亿元,占比达81.2%。
华泰证券认为,目前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各行业广泛融合创新应用,体系化、系统化的商业航天服务能力已经形成,未来将促进全球航天产业腾飞。
太空旅游方兴未艾
太空游项目始于2001年4月30日,且非民间机构的首创,2001年,世界上唯一一个提供太空轨道观光飞行的政府机构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将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送上太空,让后者成为人类首位太空游客,且单人花费了2000万美元。
2021年,太空旅游迎来高潮。维珍银河、蓝色起源、SpaceX先后完成各自首次载人太空商飞,其中维珍银河“团结”号、蓝色起源“新牧羊人”号分别提供高度80公里、100公里的亚轨道观光服务,SpaceX则提供高度575公里的绕地飞行服务。而维珍银河太空船试飞也被视作太空旅行商业化的开端。
华泰证券认为,太空旅游是继通信、导航、遥感等传统卫星应用领域之外,商业航天打开的新的应用领域,未来10年随着航天技术的传输和商业化的落地,洲际飞船和太空旅行将重塑航空和旅游业,也将极大增强行业商业化运营信心。全球商业航天市场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快速发展。
艾瑞咨询预计,太空旅游有望在2027年达到17亿美元规模。从更长远来看,华泰预计,到2030年,包括亚轨道和轨道在内的太空旅游市场价值将达到30亿美元。
太空经济核心仍聚焦在卫星互联网
除了太空旅游外,从目前已落地的行业来看,卫星互联网仍是太空经济主要的聚焦点,自2019年起,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就陆续向天空发布卫星,并预计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
据SpaceX最新数据显示,仅2021年SpaceX就发射卫星31次,发射星链卫星数量超900颗。
截至2022年1月18日,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已经共计发射2042颗卫星,正在运行的已经有1700颗,远超过任何其他机构和主体和远期规划发射4.2万颗。
国内方面,中国也发布了“G60星链”计划,意在参与卫星互联网组建。2021年7月19日,天启星座15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启星座的在轨业务卫星达到14颗,标志天启低轨物联网星座第一阶段正式组网完成,在国内率先组网提供数据运营。
华泰证券指出,从技术方面来看,随着国内外对于组建星链的持续投入,市场化竞争与协作将加速卫星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得益于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中国将迎来围绕卫星互联网领域的投资与建设热潮。
抢滩低轨通信、航天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中信证券认为,低轨道卫星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带宽高、低成本等优势,是卫星互联网组网最佳选择。但同时,低轨道和频谱资源稀缺,各国竞争激烈。
其分析指出,低轨道卫星为“先占先得”的稀缺资源,从经济和国家战略角度考量,我国都将迎头赶上。工信部出台“十四五”规划强调推进卫星通信建设,且近期低轨道宽带试验卫星出厂,卫星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此外,我国自2015年开始推出低轨道星座计划,包括鸿雁、虹云、银河在内的星座计划规划发射超3000+颗近地轨道卫星,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安信证券认为,2021 年中国航天发射达到55次创新高,位居世界第一,2021 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创新高。航天重大任务的成功实施和规划的顺利进行,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航天领域任务日益饱满,预计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