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下的利益博弈

债权人为何不再向阳光城追债?

从过去多年的“蜜里调油”到现在的利益博弈甚至对簿公堂,中国房地产商和债券持有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矛盾的调和,需要新的智慧。

浮在水面的,是不时出现的房企违约;水面下的,是相关利益方的激烈博弈。在与房企交锋的前线,机构、投资者和房企管理层就债务展期的谈判,往往也是异常精彩。

而现在,有一家房企在解决债权人信任危机上,给出了一个参考样本。

3月2日,阳光城公告,公司有两笔票据的利息未能支付。

这两笔利息原本应在1月15日偿付,如今30天的宽限期也过去了,已经属于违约。但神奇的是,阳光城没有触发债务交叉违约。甚至,这两笔债券的持有人也没有催阳光城还款。

阳光城表示,截至公告日,并未相关持有人的通知,要求加速偿付或其他强制措施。因此不会触发票据项下的交叉违约。

并且在下周,阳光城还会和相关债券人就违约豁免进一步沟通,如若成功,这两笔债务也就不算违约了。

由于美元债几乎就是信用债,没有抵押物,在发债合同里一般都会有“交叉违约”的设计。只要发行人主体在一只债券上违约,其他债券的发行人可以提出诉讼或者采取一些强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本轮房企债务风险发酵至今,为了保全自身利益,或是“火中取栗”,在债务谈判中谋求更多,债权人抢先行动的案例也不少。

以至于最近房企不得不向外喊话,呼吁债权人不要采取过激行动。前几天,禹洲集团表示要进行债务管理后,甚至公告喊话投资人,请不要冲动行事,一切好好谈。

从阳光城最近的几份公告也可以看到,在自身流动性几乎枯竭的情况下,阳光城积极与债券持有人沟通,寻求违约豁免;并且在进行展期谈判时,也对其中“交叉违约”的条款进行过沟通。

债权人选择给阳光城多一些时间。部分债权人告诉华尔街见闻,阳光城和其实控人林腾蛟,给人感觉很实在、确实是在解决问题,他们愿意给予信任。

当然,要得到债权人的谅解,阳光城方面也要相应地给出一些利益的许诺。比如进一步增加抵押物。

在此前的债务展期中,林腾蛟也承诺会对相关债务进行全额担保,同时也有阳光城集团提供担保。

沟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给阳光城争取了至少半年的时间。今年前两个月,阳光城就有两笔境内债获展期,如一笔将于2022年2月10日付息的债务,展期至2022年7月29日。

阳光城表示,正在对涉及触发条款的存续公开债务逐笔安排召开持有人会议,竭尽全力与持有人沟通豁免提前到期条款,亦不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资金以偿还欠款。

自去年10月以来,阳光城也通过处置兴业银行股份,转让酒店资产等动作,累计偿还了超450亿元的债务。

从去年9月到现在,身陷债务困局的房企已有数十家之多,其中真正肯拿出真金白银、抵上自身和家族股权的创始人并不多,而这样的诚意,恰恰本是获得债权人、投资人和供应商、购房者信任的基础。

阳光城和林腾蛟的态度,以及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是阳光城坚持到如今,投资人还愿意给予信任的原因。这也是当下这个行业最为珍贵的东西了。

正如近期相关部门人士所言,中国房地产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即使从去年18万亿的高位回落,也仍然会有10万亿左右的市场,终究要有人、企业去做。

谁能穿越当前的行业低迷期,在黑铁时代活下去、活得好,取决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还有企业家精神,以及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担当。

对于债权人和投资者而言,过去十多年中国房地产商也曾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在这样的困难时刻,也应该不断重温万科总裁祝九胜的那句话:是想一起沉船,还是一起上岸?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