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永兴材料公布了2022年1至2月的主要经营数据,永兴材料的两个月实现营业收入约15.8亿元,同比增长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亿元,同步增长650%;其中锂电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6.2亿元,同比增长约6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2亿元,同比增长约3700%。
根据此前永兴材料的2021年的业绩预告来看,2021年全年永兴材料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在8.7亿元,同比增超220%,创下了历史记录。换而言之,永兴材料在2022年仅仅两个月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56%,更是超过永兴材料过去除2021年以外历年的全年净利润情况。
同时,从业务细分来看,1至2月永兴材料的业绩大增基本上来源于旗下锂电新能源业务,而作为传统业务的特钢业务则是稳定增长,其中锂电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达到40%左右,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占比更是达到85.7%。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作为云母提锂的龙头公司永兴材料这波业绩大增,大方向上来看主要是受益于下游新能源领域高景气度成功从2021年延续至今,还有望继续保持下去;而具体分析,永兴材料则是因为自身云母提锂成本较低,并且其锂矿自给率高导致公司整体的成本较低。
而作为终端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目前供需十分紧张,价格已经涨到50万元/吨左右,氢氧化锂价格也达到了48万元/吨左右,迅速拉近和碳酸锂的价差距离,两种锂盐都可谓是供不应求,而作为锂盐的原材料如锂精矿虽然从全球来看锂资源的总量并不算少,但是锂资源总量丰富不等于即期产能充裕。
目前作为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主要原材料中,上游锂精矿资源依旧处于紧张状态(2022年海外锂矿增量在8万吨左右),产量难以迅速提升且大部分都处于长协和包销状态,散单很少(目前澳大利亚锂辉石6%到岸价已上升至2700美元/吨),以及盐湖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且在刚刚过去的三个月中由于温度较低导致盐湖产能进一步降低,使得较难满足下游的全部需求的时刻,可见锂精矿等原材料价格或还将继续维持高位。
而永兴材料由于具有山瓷石矿和白水洞高岭土矿,使得其锂矿自给率达到80%左右,外购占比尚不到20%,这较高的自给率也让永兴材料不用受到上游锂矿价格大幅上升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这也是永兴材料的锂电新能源业务的利润率高达67.7%左右分原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永兴材料在2022年的新产能有望在二季度或三季度投产,若投产进度顺利,永兴材料的碳酸锂产能将从目前的1万吨/年扩充到3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