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管了这一只基金,昨天(3月15日)才开始管。
这只基金规模不大,A类、C类份额加在一起也就2.08亿元,约等于张雪离任前管理规模的1%。
这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2021年底基金的股票仓位是20.08%,前十大重仓股长这样: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时,她管的4只基金,要么不买股票和可转债,即使买,仓位也不高。
业绩比较基准也是:沪深 300 指数 × 20% + 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 × 70% +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 × 10%。
01
比金牛奖含金量更高的“晨星基金奖”,她卸任前半年也拿到了。
当时管理了2只基金:大摩双利增强、大摩强收益债券。
大摩双利增强,是一只纯债基金,只能买债券,但张雪也会配一些可转债增强收益。
大摩强收益债券,是一只一级债基金,允许持有部分股票仓位,再加上张雪也会配一些可转债,收益更高一些,
.在张雪管的6年多时间里,这只基金涨了55.03%,年化6.65%。
债券方面,她的投资逻辑是“自上而下”,从宏观入手,决定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这个很好理解,除了暴雷等恶性事件,债券价格涨跌主要受利率影响。
而决定利率涨跌的主要是央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数据等,这要求债券基金经理必须有“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
债券持仓上,张雪拿的主要是企业债,可转债也会买一些,但仓位不高,占比最高时,也没超过15%。
大摩强收益债券可以买股票,但张雪直到2019年上半年才开始买股票,距离她管理这只基金已经过了4年。
而且股仓位不高,最高时才8.59%,那是在2020年3季度。
到了2020年4季度,她又把股票仓位一下子降到了2.54%,之后越降越低。
可以发现,张雪降低股票和可转债仓位的时间点是一致的,都是2020年底。
张雪做股票和可转债的视角也是“自上而下”,她会从宏观的角度评估,股票、可转债、纯债,谁的性价比更高。
“我宁愿在一个相对保守的区间做进攻性的策略,或者在风险相对大时采用防御性策略,这对我来说可能比较有意义,这一策略也给我的组合带来了比较大的贡献。”
2016年下半年,2020年4季度,张雪也降低的债券的仓位。
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债券仓位从92.8%降到了62.21%,同时可转债仓位从0增加到了14.05%。
当时市场信用风险比较大,减少了城投债的配置,整体仓位处于防御状态。
同时,她也比较看好2017年权益市场的表现,增加了可转债仓位。
或许正是这份谨慎,张雪管理大摩强收益债6年多,才只在2个季度中出现过亏损,
2018年以来,更是创造了连续15个季度正收益的神话。
回撤上,蓝线是大摩强收益债券的回撤,橙线是纯债基金指数的回撤。
2015年6月牛市顶点后,大摩强收益债券出现了一波大回撤,最大回撤了5.15%。
之后,表现比较稳,回撤基本都能控制在1%以内。2016年4季度,因为张雪及时降仓位,甚至还大幅跑赢了纯债基金指数。
02
通俗点说,“固收+”基金 = 80%的债券仓位 + 20%的股票/可转债仓位。
债券仓位用来打底,赚取稳定收益,股票/可转债仓位用来进攻,赚取超额收益。
配置很完美,但不成想会在2022年初会碰到股债双杀,“固收+”基金今年也跌得一塌糊涂。
懒猫筛选了2022年之前成立,股票 + 可转债仓位介于5% ~ 50%的“固收+”基金,
其中,今年以来只有30只实现了正收益,占比2.89%,不到3%。
规模超过10亿元、2017年之前开始任职、年年正收益的基金,只有1只。
周鸣管的兴业定期开放,今年以来涨了0.09%,勉强正收益。
也出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黄纪亮、胡剑、王晓晨、孔令超、谭昌杰、何秀红、张清华、姜晓丽、石雨欣...
业绩最好的是黄纪亮管的富国天利增长债券,今年以来跌了0.23%。
所幸今天大反弹,不少“固收+”基金也能跟着回口血,跌幅小的甚至可能翻红。
话说回来,年初以来“固收+”基金的这个跌幅在历史上能排到哪?
懒猫用二级债基金指数代替“固收+”基金的平均表现,
2005年以来,回撤超过7.5%的情况就出现过2次。
比较惨的一次是2015年牛市顶点前后,也是股债双杀,二级债基金指数一个月回撤了12.02%。
2011年,回撤也曾一度超过7.5%,但很快就收回来了。
这一波,二级债基金指数跌了4.1%,也算跌的比较多的了。
好,“固收+”基金就介绍这么多,本来还想写几句鸡汤,但今天大涨,估计不需要了,等下次,哈哈!!!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消失”5个月后,她回来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