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让欧洲乃至世界重新正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场地缘政治冲突,深刻揭示出能源转型“希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欧洲国家零排放的承诺和对化石燃料依赖之间的矛盾使得其新能源全面登场的时间表无限暂停。
外媒报道称,近期许多国家更加倚重化石燃料,他们正竞相从非俄罗斯来源锁定足够的供应,包括天然气、煤炭,以确保其在未来几年能够为家庭供暖、为工厂供电和运输货物。此外,欧盟制定的能源独立计划也迫使各国可能将不得不延长使用燃煤的时间。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正在加快计划,转向绿色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气候目标,并永久减少对地缘政治不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影响。另外一些人正在重新审视核电。
按照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英国业务主管Louise Kingham所说:
(能源)这必须是一个双轨制。
虽然全球都在努力推动能源转型,但俄乌局势带来的能源冲击正在考验各国迅速减少碳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在全球通胀高企、供应链受阻以及死灰复燃的疫情之下,石油、天然气和其他重要商品的价格已经飙升至高位。不仅如此,俄乌冲突导致铝和钢铁等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同时油价上涨使得运输成本上升,可再生能源的项目也受到打击。
由于俄罗斯的天然气是德国、意大利和一些东欧国家的重要燃料来源,因此本周欧美领导人计划对俄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没有公开呼吁禁止进口俄国天然气,但是他仍然表示“在石油和煤炭方面,我们当然应该推进制裁。”
或许从长远看冲突将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步伐,然而眼下,欧洲国家无法“立刻切断”现有能源体系。随着燃煤发电厂的重新启动,标志着能源安全被置于气候变化优先事项之上。
30多年前,欧盟能源行业处于垄断状态。从1996年起至今,欧盟先后出台了三轮政策来推进能源市场自由化。希望通过自由化,在欧洲建立统一的市场,在能源市场引入竞争,给消费者带来好处。这种好处不仅是价格下降,还包括服务质量提升。
不过,在如今看来,显然能源自由化有得必有失,特别是整个天然气产业处于转型阶段,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无法完全保障供应安全。
正如华尔街见闻稍早前文章提及高盛的观点,欧洲可能的新政策包括解除数十年来的能源自由化、能源再监管以及增加绿色和国防资本支出等。
毕竟能源转型并非朝夕之功。在此前举行的“2022年中东和北非气候周”上,阿联酋气候变化特使苏尔坦·贾比尔反复强调,能源转型需要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世界将需要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建立新的能源系统之前,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拔掉现有能源系统的插头。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也坚持认为化石燃料是“能源转型的一部分”,仍然需要对石油和天然气投资数千亿美元。
对于欧洲来说,这场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近59%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2021年这一比例基本持平在55%,2022年一季度的比例调整为40%。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曾称,该国2024年中旬前不能摆脱俄罗斯供气。
即使能最大限度地从西北欧输送液化天然气LNG并增加来自替代供应商的管道进口,美国150亿立方米LNG大单对于欧洲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因为一旦断气,缺的可是1500亿立方米。
德国保险公司Allianz SE的研究人员估计,要使欧盟摆脱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需要在六年内每年至少增加1700亿欧元(约187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支出,或占该集团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即使是这个价格,其也将可再生能源评为实现欧洲能源自给自足的最便宜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