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重回高增,历史再次重演

广发证券刘郁、肖金川
今年1-3月社融数据与同为宽信用政策发力的2016年和2019年一季度社融表现颇为相似,广发证券预计,今年二季度重演宽信用回撤的可能性较低。

摘要

3月社融同比高增,总量和结构上与1月社融数据较为相似。3月新增社融4.65万亿元,同比多增1.27万亿元,同比拉动项主要是贷款、政府债、未贴现票据和信托贷款。

3月末票据利率对社融的指向性再次得到印证。月末票据利率变动与社融是否超预期有较强的相关性,3月社融超出市场预期,与3月最后一周票据利率上行所给出的指向一致,票据利率上行反映票据市场未出现类似2月末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社融总量+结构偏短期的组合,给出的增量信息较少,对长端利率短时影响有限。3月社融发布当天长端利率出现1个bp左右的短暂上行,与1月社融发布当日长端利率上行5-6bp、2月社融发布当日长端利率下行6-7bp相对比,3月社融对长端利率的影响较为温和。

社融总量走向是宽信用政策意愿的关键线索,融资结构改善是经济改善的结果。对3月社融的关注点可能重回总量和结构孰轻孰重的争论。历史上的宽信用过程,第一阶段社融和信贷总量改善,第二阶段经济企稳、总量型政策短暂回撤,第三阶段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改善,信贷结构的改善往往在经济企稳反弹之后,大多滞后社融总量扩张2-3个季度。

今年1-3月社融数据同比增减节奏,与同为宽信用政策发力的2016年和2019年一季度社融表现颇为相似。问题在于,2016和2019年二季度均出现了宽信用回落,今年二季度是否再现?预计今年二季度重演宽信用回撤的可能性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局部疫情拖累3-4月经济表现,使得全年完成5.5%增长目标的紧迫性上升,这可能使得二季度宽信用继续加码,出现类似2020年二季度社融同比多增的情况。

面临局部疫情对经济的拖累,以及一度倒挂的中美利差,货币政策发力,需要兼顾内外平衡,宽货币色彩或下降,更加突出宽信用。近期放松地产政策的城市数目仍在增加,后续地产或成为增量宽信用的一个渠道。回顾历史数据,宽信用政策力度较强的阶段,长端利率都难以出现持续的下行行情,整体或延续震荡。

正文

2022年4月11日,央行发布3月金融数据。新增社融4.65万亿元,预期3.63万亿元,前值1.19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6%,前值10.2%。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预期2.64万亿元,前值1.23万亿元。M1同比增长4.7%,前值4.7%。M2同比增长9.7%,预期9.1%,前值9.2%(预期值来源于Wind)。

1、社融明显反弹,总量和结构与1月相似

3月社融同比增速10.6%,较2月反弹0.4个百分点。3月新增社融4.65万亿元,同比+1.27万亿元,同比拉动项主要是贷款(社融口径)+4817亿元、政府债+3921亿元、未贴现票据+2582亿元,信托贷款+1532亿元。总量和结构上与1月社融数据较为相似。合并一季度来看,新增社融12.1万亿元,同比+1.7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同比+9215亿元,贷款同比+4294亿元,企业债同比+4020亿元。

3月末票据利率对社融的指向性再次得到印证。我们在《疫情脉冲,10Y国债或继续下行》中,发现月末票据利率变动与社融是否超预期有较强的相关性,3月社融超出市场预期,与3月最后一周票据利率上行所给出的指向一致。2月最后一周1M票据利率接近为0,对应了2月社融口径未贴现票据融资减少4228亿元。而3月最后一周票据利率有所上行,对应3月新增社融口径未贴现票据286亿元,新增表内票据融资3187亿元,两者均为增加。

3月金融数据的特点是总量和结构均与1月较为相似:第一,居民部门贷款延续弱势。3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2504亿元,较2月同比-4572亿元的跌幅有所收窄,与1月同比-2024亿元较为接近,指向3月地产销售仍然较差。3月居民短期贷款也连续第五个月不及去年同期,同比-1394亿元。合并一季度数据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9100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同比-3886亿元。 

第二,企业融资结构方面,贷款结构仍偏短期。3月企业部门融资合计同比+16672亿元,高于1月同比+12901亿元,而2月为同比-776亿元。3月新增企业融资同比拉动项主要是票据+7659亿元,短期贷款+4341亿元,表外未贴现票据+2582亿元,信托贷款+1532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148亿元,1月为同比+600亿元。企业融资增量以短贷和票据为主,反映出银行信贷供给意愿较为充足,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较弱,或者企业资质较弱,银行只愿意提供短期限的资金。

第三,政府债融资延续改善。受地方债提前下达影响,3月社融口径新增政府债融资7052亿元,同比+3921亿元,两者均为一季度最高。

3月货币供应量和存款方面:一是M1同比持平。3月M1同比增速4.7%,与2月持平。3月M1环比增加2.35万亿元,而M0环比减少2128亿元,指向M1的增量主要由企业活期存款所贡献。结合3月新增企业存款2.7万亿元,同比多增9221亿元,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资金有所增长。

二是M2同比明显反弹,居民和企业存款均有所增长。3月M2同比增速9.7%,较2月反弹0.5个百分点。M2环比增加5.6万亿元,增幅大于1月的4.8万亿元。拆分存款来看,3月居民存款增加2.7万亿元,企业存款增加2.7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6320亿元。

观察财政存款变动,3月新增财政存款-8425亿元,去年同期为-4854亿元,同比-3571亿元。考虑到3月政府债净发行规模较大,而财政存款大幅减少,反映出3月财政支出力度较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4月上旬流动性转向宽松。

2、Q1宽信用进程相似,Q2或“翻到新的一页”

社融总量+结构偏短期的组合,与1月社融数据相似,对长端利率短时影响有限。从社融发布当天的长端利率走向来看,社融发布后,长端利率出现1个bp左右的短暂上行,很快又回落。与1月社融发布当日长端利率上行5-6bp、2月社融发布当日长端利率下行6-7bp相对比,3月社融对长端利率的影响较为温和。这反映出与1月总量+结构均相似的社融数据,给出的增量信息较少,因而对债券市场情绪的影响较为有限。

社融总量走向是宽信用政策意愿的关键线索,融资结构改善是经济改善的结果。市场对3月社融的关注点,可能重回总量和结构孰轻孰重的争论。我们在《宽信用,从总量到结构的三阶段》曾分析,宽信用过程中,第一阶段社融和信贷总量改善;第二阶段经济企稳、总量型政策短暂回撤;第三阶段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改善,信贷结构的改善往往在经济企稳反弹之后,大多滞后社融总量扩张2-3个季度。

回顾今年1-3月社融数据,分别为同比多增9842亿元、同比少增5315亿元、同比多增1.27万亿元,与同为宽信用政策发力的2016年和2019年一季度社融表现,颇为相似。接下来的问题在于,2016和2019年二季度出现的宽信用回落,今年二季度是否再现?

我们预计,今年二季度重演2016和2019二季度宽信用回撤的可能性较低,在宽信用政策意愿仍然较强的背景下,社融总量可能仍会持续扩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海和吉林局部疫情,拖累3-4月经济数据表现,使得全年完成5.5%增长目标的紧迫性上升。这可能使得二季度宽信用政策继续加码,从而出现类似2020年二季度社融同比多增的情况。就增长幅度而言,今年二季度社融同比增幅或不及2020年同期。

面临局部疫情对经济的拖累,以及一度倒挂的中美利差,货币政策发力预计要兼顾内外平衡,宽货币色彩下降,更加突出宽信用。我们在《2018年中美利差倒挂启示录》、《中美2Y利差倒挂16bp,流动性或受约束》曾分析,中美利差缩窄乃至短端利率倒挂,不改变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但可能影响货币宽松的形式。当前货币政策宽松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企稳反弹,宽货币降成本和宽信用提供增量融资,都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宽货币带来的利率下行,可能导致外资流出加剧,不利于外部平衡;而宽信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内外均衡。因而我们预计二季度货币政策的发力方向可能是宽信用。接下来,债市的主线逻辑可能是宽货币预期向宽信用落地的过渡。

近期放松地产政策的城市数目仍在增加(详见《62地已放松地产政策,何时由量变到质变》),后续地产或成为增量宽信用的一个渠道。回顾历史数据,宽信用政策力度较强的阶段,长端利率都难以出现持续的下行行情,整体或延续震荡。在这种背景下,博弈长端利率交易机会的难度较大、收益较低,票息策略或相对占优。

本文作者:刘郁、肖金川,来源:广发证券,原文标题:《社融重回高增,历史再次重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