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vivo X80系列折射“高端市场正在起变化”

高端市场,持续脆响。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全面进入存量阶段,高端市场被认为是“存量中的增量”。 

但过去一年,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留下的安卓市场高端机份额,大部分被苹果承接,这对集体迈向高端市场的国内一众OEM手机商形成重压。 

唐人杜甫诗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vivo走向高端市场的风格写照。 

vivo推出的5000元以上智能手机,无论在创新、技术、性能、体验和用户洞察等方面,不经意间,悄然成为令业界无法忽视的一抹闪耀。 

尽管不显山露水,但自2020年12月29日发布vivo X60,到4月25日vivo推出X80系列,观察vivo在技术创新方向、对性能体验的认知和高端市场的消费者洞察等方面,国内OEM商冲击高端市场,可以说,“事情正在起变化”。 

高端用户究竟需要什么? 

2022年,vivo拓展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动作明显加快。 

继4月11日推出当前阶段“最能打”的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之后,4月25日,vivo再次发力,推出X数字系列最新高端旗舰机X80系列。 

这是震动业界的系列新品。即使是标准版vivo X80系列,也直接配置整体性能不逊色、甚至或许还超过高通骁龙8的联发科天玑9000 5G芯片。 

由于高通公司目前最强5G芯片骁龙8系列采用三星4nm工艺,能耗比台积电同规格工艺更高。联发科公司最新5G SoC芯片天玑9000,采用的是台积电4nm制程工艺,整体性能超越骁龙8。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公司骁龙8系列最新芯片骁龙8 Plus,也采用台积电工艺。有必要做出说明,骁龙8整体性能因三星高阶制程工艺不如台积电,显得相对较弱,但并不代表骁龙8本身性能拉胯。实际上,骁龙8确实称得上当前最强芯片之一。 

与竞对将标准版整体配置相对Pro版削减过多的做法不同,vivo X80标准版硬件配置几乎等同Pro版,比如除了也搭载Pro版天玑9000芯片,还配备了和Pro版一样的6.78英寸三星AMOLED E5屏幕、全球首发索尼IMX866 RGBW大底主摄、蔡司T*光学镜头;当然,vivo自研的第二代影像芯片V1+也没有缺席。 

其中,E5是目前安卓阵营最顶尖材质,不仅亮度更高,还更省电;而X80标准版主摄首发索尼IMX866传感器,相较于上代IMX766,传感器面积提升到了1/1.49英寸。 

索尼这款传感器在拍照时使用4:3比例,应用传感器尺寸约能到1/1.56英寸,拍摄视频时,则可应用完整传感器面积。 

国产安卓OEM手机商冲击高端市场的实践证明,硬件堆叠并不等同于高端旗舰。vivo已经认识到,缺乏科技创新,正是安卓市场高端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 

如何破局? 

“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产品的科技创新,以真正吸引高端用户。若产品没有突破点,让高端用户尝试挺难。”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说,“首先得让他们想去尝试;其次,体验要跟上,如此就能形成正向推介。” 

就如同荣耀认为优异的使用体验,必须从底层技术入手,vivo认为,若想要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口在于建立一套产品创新机制。 

高端市场用户到底要什么?胡柏山认为,“要挖掘用户真正感兴趣的点,再做持续技术突破以吸引这批用户,并保持体验的连续性。这是vivo做高端市场的核心逻辑。” 

很明显,vivo认为创新机制不仅仅是个空泛的口号,因此为之做了制度和架构匹配。通过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比如设立中央研究院,目的是成为持续推动并实现vivo产品机制创新的引擎。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在高端产品不同的阶段,vivo产品创新机制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以求挖掘需求更精准、提升体验更贴合。 

胡柏山说,“在产品不同的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组织力量分配。比如投入10%+的科研技术人员去攻关3年以上的产品创新,50%-60%的技术力量攻关当期产品,80%的技术资源投入1-3年内。这样就从组织上保证了每个阶段都有资源配置。” 

策略:技术创新和需求洞察 

从性能看,vivo X数字系列与华为P系列有点类似,目标都瞄准极致影像赛道;在产品定位方面,与vivo X Fold及X Note系列极为显著的商务定位不同,X数字系列更强调高端旗舰的“潮”属性,故除了影像特性,也强调了游戏性能体验。 

由此可以观察到,vivo高端路线的策略立足于影像和性能,这两部分被纳入了vivo内部所称的“长赛道”范围。 

所谓“长赛道”,指的是高端用户需求和vivo产品匹配度的解决方案能力。 

高端用户端要什么?vivo认为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影像效果越来越好”。胡柏山说,“所以,我们不断寻找这两个赛道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匹配到产品上。这在我们内部叫长赛道。” 

通过5-10年持续不断地提升长赛道能力,vivo希望以此解决高端用户的需求问题。 

不难看出,vivo对于高端市场的思考方向是“挖掘高端用户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长赛道解决方案能力”两端,立足点是为目标消费者服务:其内在逻辑基于4个长赛道——设计(包括外观、交互等)、影像(拍摄、视频等)、系统(包含底层系统和AI技术使用等)和性能(游戏、商务等场景)。 

实际上,vivo推出自研影像芯片V系列,目标也是为贴合高端用户需求服务。 

从行业宏观环境看,人民币5000元+到6000元+价位段,苹果取得了大部分市场。 

“如果vivo走与苹果类似的产品道路,没有做到足够差异化,就无法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胡柏山说,“在高端市场,用户需求特别细化。我们相信消费者对某些细分方向有极致追求,比如说影像,比如说商务。为什么手机不能取代单反相机?” 

因此,X数字系列追求极致影像性能,而X Fold与X Note甚至vivo平板,追求极致商务性能。 

从技术角度来说,和底层芯片能力捆绑较紧的长赛道是影像和性能,原因是极致的影像效果与极致的性能相互矛盾。 

在搞清vivo怎样解决这对矛盾前,首先要清楚,为何vivo追求影像效果?这与vivo的高端逻辑有何联系? 

要保证强悍的影像效果,若没有能耗制约因素,可通过堆叠GPU资源以强化算法能力的方式。但是,算法越强,能耗越高,最终导致智能终端性能拉胯。因此,这就需要从底层芯片IP的角度解决。这是vivo推出自研影像芯片的核心逻辑。 

这里的IP,一般也称为IP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是指芯片中具有独立功能的电路模块的成熟设计。 

胡柏山说,“将算法通过IP转化,固化到处理器上,就能既达成优秀的影像效果,又不产生较大功耗。” 

华尔街见闻发现,vivo追求极致的影像效果,除了通过自研影像芯片手段,也特别重视与SoC芯片设计方深度合作,目的是充分释放SoC芯片的NPU影像性能。也就是说,vivo自研影像芯片,并不是单打独斗,实际采用了“自研+联调”的双芯协同模式。 

所谓联调,即与芯片设计方做联合调校。vivo X80系列,联合调校方是联发科,目的是达成影像芯片V1的升级版V1+与天玑9000的NPU性能“握手”(实现技术高度协同和达成性能稳定性)。2021年,V1与高通已实现联合调校的性能握手。 

以方法论冲击苹果主导地位 

拓展智能手机安卓高端市场,vivo制定了“铁三角”创新方法论:产品规划(用户洞察)、技术规划和技术预研。 

在发现目标用户需求和相应的匹配场景前或即时阶段,“铁三角”会相应地调整权重,如此可避免抛开用户需求和缺乏用户视角去思考创新的误区。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这套创新方法论在此次发布的vivo X80系列中,贯彻表现为“该有的都有,该强的更强”:通过多芯协同、硬件级计算摄影、突破瓶颈的性能体验和旗舰器件规格,vivo重塑了4K+价位段旗舰机标准。 

“该有的都有”,其表现在于,X80标准版搭载了Pro版天玑9000芯片、自研V1+影像和性能芯片、三星E5 AMOLED屏幕和全镜头蔡司T*镀膜。 

其中,vivo与蔡司合作不限于做个滤镜或加个认证的浅层次,而是基于影像技术根本性的系统深度共创。 

vivo和蔡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如何将蔡司在光学领域的能力,平移到手机上。双方联合构建白平衡、色准、抗眩光、解析力等维度的vivo影像标准,终极目标是为了解决“为什么手机不能取代单反相机”问题。 

举个例子,手机在拍摄强光物象时,常常会出现“鬼影”现象。所谓“鬼影”,即用手机对准较强的光源拍摄时,屏幕上大概率会出现呈不同形状的绿色亮点或光斑。这些除了目标物象之外的其他亮点或光斑,统称“鬼影”。vivo和蔡司联合实验室通过镀膜方式,在成像时能很好地消除“鬼影”。 

在X80系列中,配备的全镜头蔡司T*镀膜,即消除“鬼影”的有效设计。胡柏山说,“这领先于行业,这不是靠算法能解决的,这是纯粹通过光学设计来解决。” 

当然,在软件层面,联合实验室也重视为保证摄影效果的专业软件优化能力。vivo X80系列配备vivo与蔡司合作推出的专业摄影功能:最接近单反效果的蔡司质感人像、拥有电影仪式感的蔡司电影风格、忠实还原人眼所见的蔡司自然色彩等。 

什么是“该强的更强”? 

vivo X80 Pro在X80标准版硬件的基础上,配备与三星联合定制的超大底传感器GNV(此与X80的索尼传感器不同,相对性能更强),并将vivo独家微云台首次搭载到人像镜头上,还推出了蔡司人像微云台镜头。 

在软件方面,vivo全球首发超级合影增强功能,通过自研场景感知模块,智能解析人物特性和位置关系。对不同构图及人物站位关系匹配相应的处理策略。即便是拍摄30人级别的大合影,也能保证每个人的优化到位。此外应用的vivo独家帧间万物追焦技术,人像对焦极为迅速,适用于运动人像抓拍。 

不经意间,vivo通过持续迭代的产品力,接连推出高端爆品,而这种动作,正在让苹果占据主导的高端市场,发生越来越显性的破冰脆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