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公告,今年年初“奔私”的董承非将斥资4000万元,认购睿郡旗下自己管理的产品。
睿郡资产公众号5月6日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同持有人共进退的初心,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将运用不少于40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资金,认购即将开始募集的睿郡承非系列产品。
这是目前,已经公开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中,自购产品金额最大的一次。
押上“身家”?
尽管董承非在公募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也曾担任较高的职务(分管投资业务的副总经理),但4000万于他而言,可能也是身家之所系。
众所周知,公募业界的薪酬体系相对透明,合法合规,但实际收益水平远不如接近规模的私募机构,尤其是市场号召力较大的顶流基金经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募基金经理的几乎所有薪酬福利都将全部缴税。
即便董承非历史上可以获得上千万的业内顶级收入,但顶格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都将是重要的“扣除项”。
而能够一掷4000万元,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此次董承非对于此次私募创业的重视程度。
45岁再创业
现年45岁的董承非,生于1977年,拥有数学专业的学历背景。
他大学毕业后即被兴全基金的创始人杨东招募,加入其时规模不大的兴全基金,并逐步成长为公司骨干。
董承非在兴全基金时,是“第三任”的公募投资核心,而考虑到兴全本身的资产大头是公募基金管理,所以,董承非事实上也就是兴全基金的“第三任”投资核心。
他从2007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至2021年10月全部“交棒”,历史任职期限长达15年。
以他早期管理的兴全全球视野和后期管理的兴全新视野产品的业绩叠加计算,董在任时的年化收益率接近15%。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