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成立业IPO过会苦撑500天最终注册铩羽 教培行业A股资本化困境犹存

雪上加霜

教育行业的IPO尴尬似乎又一次得到验证。

2022年5月12日,证监会官网正式公布了创业板股票发行注册程序终止通知书,宣告了北京弘成立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弘成立业)此轮IPO正式告吹。

弘成立业的IPO早在2020年年底便顺利过会,但是近500天过去了,弘成立业始终没有等来证监会的注册批文,并最终选择在4月29日撤回了首发申请。

在过会后一年有余还未能拿到注册批文却坚持苦候企业并不多,弘成立业上市“难产”是否与其所属行业有关也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

招股书显示,作为一家在线教育企业,弘成立业的主营业务是为国内高等院校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提供技术平台开发及运营维护、校外学习中心服务等综合服务。

报告期内弘成立业的业绩也是一路走低,其营收从2018年的6.17亿元下滑至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期也从1.02亿元下降至0.71亿元,二者降幅分别为21.88%、30.39%。

业绩下滑本不会对创业板IPO构成直接障碍,但是教培行业的争议或仍然是弘成立业注册环节败北的重要“隐痛”之一。

或许出于规避行业争议的目的,弘成立业的此次申报将自身归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而非教育行业。在行业全面双减的宏观政策大潮下,有关教育行业的政策风险问题,弘成立业也曾对网络学历教育的政策适当性多番解释。

然而弘成立业的IPO最终以流产画上句号,或许成为教培行业A股IPO之路仍然较为艰难的横切面。这对尚在等待上市的教培类拟IPO企业并非一个好消息,目前仍有与教育行业相关的企业处于IPO排队审核,其最终能否走向境内资本市场,市场各方都在保持关切。

 近500天的等待

作为一家在线教育企业,弘成立业主要提供网络高等学历、校外学习中心等教育服务业务。

其中,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服务的业务是弘成立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该业务主要为合作高等院校提供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及运营维护。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服务为弘成立业带来的收入分别为4.17亿元、3.83亿元、2.61亿元和1.27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7.79%、64.10%、54.35%和55.04%。

然而不少高校宣告“停止招生”后,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服务也在面临危机。

在教育部批准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试点的68所高校中,共有8所高校发布停止招生的公告,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弘成立业的主要高校合作方,也在停止招生的名单中。

2018年至2019年,前五大客户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为弘成立业带来的营收分别为0.72亿元、0.70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1.71%、11.69%。

202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消失在弘成立业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

弘成立业并不愿意承认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或许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而是将其归结为“高校自主选择行为”。

“报告期内部分高校停止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主要是由于学校基于自身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创建研究型一流大学以及转型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等原因,是高校自主选择行为,不存在因为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或相关法规禁止或限制而停止网络教育招生的情形。”弘成立业解释称。

一边是网络学历教育业务的大幅缩水,另一边校外学习中心服务业务也呈下降趋势。

弘成立业通过与全国各大高校合作开展校外学习中心服务,在该业务开展中,弘成立业还需要在各地成立分公司负责招生办学,把关校外学习中心的服务质量等。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校外学习中心业务为弘成立业所创造的营收分别为1.48亿元、1.27亿元、1.13亿元和0.55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24.11%、21.27%、23.57%和23.91%。

这意味着,虽然弘成立业在行业分类中将自身归结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是其业务与民办教育机构颇为接近。

根据2021年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要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

该条例还要求,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

上述规定的出现,对深度捆绑高校、甚至以高校名义招生的弘成立业来说,后续政策风险可见一斑。

事实上,成人教育刚好介于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在政策风向不断对教育资本化现象进行遏制的趋势下,教培机构的发展乃至上市的不确定性显然正在大幅提升。

教培上市何去何从

在“双减”等政策主要加压“K12”等辅导教培机构的同时,其他与教育行业相关的企业上市窗口也在持续收窄。

早在弘成立业的结局揭晓前,已有相关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例如,2021年6月申报上市的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路教育),其主营业务是提供成人的职业考试培训服务,优路教育在经历将近一年的排队审核等待后,终于还是在2022年3月30日撤回了IPO申请。

目前在A股的IPO审核排队企业中,已几乎见不到教培类公司的身影。

为了摆脱“教培”的标签,不少拟IPO企业曾在行业类型上进行规避,即认为自身从属于包括“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在内的互联网相关行业而非教育行业。

例如尚处于IPO审核队列的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宝巴士)在行业分类上就体现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但该公司的实质业务却是提供儿童启蒙服务。

招股书显示,宝宝巴士是把儿童启蒙音视频、APP 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APP 接入广告联盟获取合作推广收入,儿童启蒙音视频授权给第三方网络音视频媒体播放获取分成收益。

虽然宝宝巴士并非传统教培机构,但是其业务实质仍是通过学龄前以及学龄儿童的早教来获取流量并进行变现。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还有不少的宝宝巴士相关应用评论中出现了“游戏很好玩”等相关字眼。为了吸引儿童使用其所开发的APP,宝宝巴士的产品中或许已经涉及电子游戏等。

宝宝巴士的IPO进度似乎也有所“卡壳”——自2021年6月递交IPO申请书至今,宝宝巴士仍未迎来上会审核,也并未公布问询内容。

无独有偶,以知名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运营商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造物)为例,思维造物的行业选择则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是思维造物的业务则是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

在招股书中,思维造物强调其属于顺应政策导向的企业:“公司线上、线下的课程、活动、直播、社区互动等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发行人业务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

但是自2020年9月25日递交IPO申请书开始思维造物已经经历了三轮问询,排队审核时间已经超过1年却仍然没有盼来交易所的上会安排。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新三板仍有不少于56家教育相关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此后是否能够顺利实现A股上市也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在业内看来,虽然不少教育相关拟IPO企业觊觎A股的更高估值水平和流动性溢价,但在行业监管持续高压的形势下,不排除会有更多该类企业试图寻求境外上市来实现资本化。

“K12目前明显遇到难题了,很多都在自救;关键很多不是K12,但只要沾边‘教育’的企业,很多中介机构就不敢接了。”一位教育类行业拟IPO企业董秘表示。“但是这些企业实际上也做了很多轮融资,创投、战投的股东都要退出,估计往后这些公司去港股等境外市场上市的可能性大一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