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认为,近期电动车电池上涨主要影响低价电动车市场需求,长期而言车辆电动化趋势保持不变。
从成本平价角度,如果电动汽车价格确实上涨(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整车厂商并未涨价),成本回收期将延长6—12个月,近期汽油价格的上涨也抵消了电池成本的上涨。
摩根大通预计,全球汽车电池厂未来6个月的产能利用率将从2020年的<40%升至2025年的68%,预计未来2-3年内欧美市场的电动汽车电池供需会依旧偏紧。随着出口量的增长,中国供应过剩的情况也在改善。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两年头部电池厂商的销售集中度应会提高,之后保持稳定。
电动汽车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
摩根大通认为,与原材料上涨推动的电动汽车涨价相比,过去几个季度电动车终端需求似乎具有韧性。
从成本平价角度来看,如果电动汽车价格确实上涨(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整车厂商并未涨价),成本回收期将延长6-12个月。实际上汽油价格的上涨抵消了电池成本的上涨。虽然全球范围内成本平价所需年数约为5-8年,但5%的电池涨价可能会推迟5-6个月实现平价,但这不会改变电动车渗透率持续上涨的基本形势。摩根大通中国的调查则显示,国内消费者对电动车价格容忍度高于预期,尤其是定价超过10万元(约1.5万美元)的汽车。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鉴于到目前为止电动车价格的涨幅,新能源汽车总需求不会发生变化,有超过30%的受访者会紧急购买电动车,还有30%的受访者对价格变化无所谓。
品牌忠诚度则有助于降低价格敏感性
在对特斯拉感兴趣的中国受访者中,65%表示有意购买Model 3,尽管近期价格大幅上涨;5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价格再上涨10%,他们将继续购置该车。比亚迪和特斯拉是最受欢迎的两大品牌,均受到50%以上的受访者青睐。
但摩根大通表示,如果电池价格持续上涨,低价电动车将受到显著的挤压,售价低于10万元(约合1.5万美元)的电动车的需求可能会萎缩。
大多数价格涨幅超过10%的电动车车型是定价低于10万元/辆的汽车。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价格上涨10-20%导致需求的潜在损失约为54%。而对于定价超过30万元(约4.5万美元)的电动车,不论价格涨多少,30%-60%的受访者表示都将继续购买。
汽油价格上涨鼓励人们购买新能源车,但如果汽油价格回落至历史较低区间,也不会阻止大多数人购买新能源车。
换电需求清晰且明显
换电已经成为消费者期望存在的功能。考虑到大多数车型的期望行驶里程都高于当前市场实际水平(超过70%的受访者期望行驶里程超过600公里,而市场上只有5%的车型能达到这一里程),换电的市场需求清晰且明显。
摩根大通同时强调,汽车牌照已经不是购买新能源车型的首要原因。
“环保”和“更好的车载技术”是受访者选择电动车而非燃油车的首要原因。只有约 30%的受访者选择“更容易获得汽车牌照”或“免费/更便宜的汽车牌照”作为购买新能源车的理由。这与市场普遍认为的大多数人购买新能源车是因为车牌的观点相反。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贡献更多来自低线城市,这些城市根本没有汽车车牌限制。
本文主要节选自摩根大通研报:《中国汽车行业:全球电池行业研究》,原文作者:赖以哲、 沈佳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