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印发,这意味着什么?

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鉴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政策推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

全球粮食供需偏紧背景下,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的商业化应用迎来政策“东风”。

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通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已经印发,要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从印发之日起遵照执行。

业内认为这预示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

当前,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前国信证券表示,转基因在落地的过程有两个核心点,一个是转基因转化体的安全证书,一个是品种的审定。

其中,转化体安全证书前的准备工作有性状研发、中间实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2019-2021年已有国产玉米、大豆品种连续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即目前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已经完成“安全正式获批”阶段。

而品种的审定核心在于《品种审定规则》,之前国内品种审定规则没有相关内容,去年12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相关细则,这次修订主要是填补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内容,这在政策上表明,转基因从实验阶段落实到商业化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今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印发,意味着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鉴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政策推进。

根据浙商证券最新研报,实现商业化种植,在经过“安全正式获批”阶段和关键的“品种审定”流程后,企业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才可以上市销售。国信证券则预计在正常情况下,转基因品种有望在2023年前后上市销售。

具有较强技术实力、拥有转基因先发优势的公司或将受益

浙商证券分析师孟维肖在最新研报中表示,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是解决国内油脂油料短缺的关键。

转基因种子的抗虫、抗除草剂效果明显,可以明显降低除草和防虫成本,提高产量和种植收益。

对标美国,自1996年开始推广种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后,每英亩玉米产量从127蒲式耳增长至177蒲式耳,增幅达到40%;每单位大豆产量从37蒲式耳增长至52蒲式耳,增幅达到37%。其中2012年玉米和大豆产量均大幅减少主要系美国大旱天气所致。

浙商证券认为,转基因品种上市后对种业市场的影响如下:

1)种子价格提高、种业扩容。转基因品种由于研发时间长、经费投入大,一般会增加专利基因的知识产权费,参考国外为10-20元/亩,因此转基因种子定价一定高于非转基因品种。转基因品种渗透将逐步带动行业扩容。

2)行业分化加剧,集中度提升。转基因种业竞争壁垒极高,若转基因品种成功上市,转基因性状储备丰富、转育技术成熟的技术公司以及市场布局领先的种子企业将会充分受益。性状公司或将实现盈利从0到1的突破,头部种企业或将实现业绩和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此前招商证券称,国内转基因玉米商业化仍在稳步推进,或在粮价周期外,为种子行业增加技术革新的又一增长动力,布局较早的性状公司及种子企业或再添盈利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