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第一,5月出口同比16.9%,高于市场预期。我们理解4月出口受物流、人员等约束较大,出口同比的3.9%属于异常;随着物流打通(5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环比增长7%)和人员到岗,部分出口积压订单会自然转移至5月,导致5月12.6%的环比显著超季节性。4-5月出口合并增速为10.4%,这一数字低于2021年的29.9%、2022年一季度的15.8%,但依然是一个不低的增速。
第二,对各个区域的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对东盟出口,5月单月同比达25.9%。其次是对欧盟出口;再次是对美出口。可能和转口贸易陆路运输条件有待于进一步修复有关,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依然在负增长区间。
第三,虽然出口整体反弹,但并非所有的部类产品都表现上好。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海外疫情影响弱化仍是一个关键线索。箱包、服装、玩具等代表出行社交娱乐需求的产品延续高增长,箱包出口单月同比增速甚至超过50%;通用机械设备增速反弹;电子产品分化,其中手机出口显著好于上月,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维持低位;家具、灯具等地产系产品维持低位;医疗器械维持负增长。
第四,汽车是中国前期出口持续高增长的典型领域之一。2021年汽车及底盘出口同比为103.6%,2022年1-3月出口同比为87.1%。4月骤降至8.6%,应主要与汽车产业链在上海及长三角分布较集中,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有关。5月这一领域出口增速恢复至46.7%。类似情况的还有作为上海优势产业之一的集成电路,4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只有1.1%,5月快速恢复至17.6%。
第五,钢材出口数量5月环比大增,单月同比增长47.2%,出口金额同比增长达77.8%,呈现一定异常增长特征。我们猜测可能和俄乌冲突后部分订单转移至亚洲有关;同时5月下旬,印度为对抗通胀,将更多原材料供给留在国内,大幅提高钢铁产品出口关税,从而导致中国钢铁产品相对竞争力进一步上升。
第六,关于未来出口趋势,前期我们曾多次介绍过我们判断的经验框架是“美国制造业库存-海外进口-中国出口”,即海外库存周期会决定其进口周期,这对应我们出口周期。2020年底我们就是用这样一个方法预判出口扩张和“全球贸易共振”。从2022年以来的数据看,1-4月库存同比分别为12.4%、7.8%、8.5%、8.5%,其库存顶部似乎已经比较确定,但下行斜率并不显著。这对应我们对应于出口的理解是总体增速逐步回落,但速率相对平缓,即“减速+韧性”。
第七,进口同比从零增长小幅反弹至4%。众所周知,进口是内需的映射,这一数据也是符合逻辑的:一是经济依然明显偏弱;二是和4月相比,景气最弱的阶段已经过去。原油、铁矿砂、铜等关键大宗品的进口量增速均出现了回升。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集成电路单月进口增速只有负增长,仍显著低于前期。
正文
5月出口同比16.9%,高于市场预期。我们理解4月出口受物流、人员等约束较大,出口同比的3.9%属于异常;随着物流打通(5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环比增长7%)和人员到岗,部分出口积压订单会自然转移至5月,导致5月12.6%的环比显著超季节性。4-5月出口合并增速为10.4%,这一数字低于2021年的29.9%、2022年一季度的15.8%,但依然是一个不低的增速。
2022年1-5月出口同比分别为24.1%、6.3%、14.6%、3.9%、16.9%。5月出口表现显著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7.3%(WIND口径)。
从环比来看,5月为12.6%,而2014-2021年5月环比均值为5.4%。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5月我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6万标箱,同比增长5.2%,日均环比增长3.9%。其中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0.96万标箱,日均环比增长7%,呈加快恢复性增长态势。
对各个区域的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对东盟出口,5月单月同比达25.9%。其次是对欧盟出口;再次是对美出口。可能和转口贸易陆路运输条件有待于进一步修复有关,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依然在负增长区间。
5月对东盟出口当月同比25.9%(4月7.6%);对美国出口当月同比15.7%(4月9.4%);对欧盟出口当月同比20.3%(7.9%);对日本出口当月同比3.7%(4月-9.4%);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同比-10%(4月-15.7%)。
虽然出口整体反弹,但并非所有的部类产品都表现上好。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海外疫情影响弱化仍是一个关键线索。箱包、服装、玩具等代表出行社交娱乐需求的产品延续高增长,箱包出口单月同比增速甚至超过50%;通用机械设备增速反弹;电子产品分化,其中手机出口显著好于上月,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维持低位;家具、灯具等地产系产品维持低位;医疗器械维持负增长。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5月出口同比15.7%(4月0.9%);箱包及类似容器5月出口同比50.5%(4月30.8%)、服装及衣着附件5月出口同比24.6%(4月1.9%);玩具5月出口同比33%(4月17.6%)。
手机5月出口同比14%(4月-7.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5月出口同比-5.5%(4月-5.1%)。
家具及其零件5月出口同比0.3%(4月-3%);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5月出口同比3.1%(4月9.8%);医疗仪器及器械5月出口同比-9.6%(4月-10.2%)。汽车包括底盘5月出口同比46.7%(4月8.6%)。
汽车是中国前期出口持续高增长的典型领域之一。2021年汽车及底盘出口同比为103.6%,2022年1-3月出口同比为87.1%。4月骤降至8.6%,应主要与汽车产业链在上海及长三角分布较集中,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有关。5月这一领域出口增速恢复至46.7%。类似情况的还有作为上海优势产业之一的集成电路,4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只有1.1%,5月快速恢复至17.6%。
实际上,出口表现的结构在前期工业数据、企业盈利数据上有类似映射。在前期报告《度过谷底》中,我们指出上海及周边相关产业是工业下行核心地带。采矿业同比增长9.5%,较前三个月变化不大,因为它在长三角分布较少;但制造业就进入了典型的同比负增长。上海是汽车产业重镇,所以4月汽车产量同比降幅高达43.5%。类似的有集成电路,4月同比为-12.1%;机床4月同比为-19.0%;以及工业机器人,同比由1-2月的29.6%变为4月的-8.4%。
钢材出口数量5月环比大增,单月同比增长47.2%,出口金额同比增长达77.8%,呈现一定异常增长特征。我们猜测可能和俄乌冲突后部分订单转移至亚洲有关;同时5月下旬,印度为对抗通胀,将更多原材料供给留在国内,大幅提高钢铁产品出口关税,从而导致中国钢铁产品相对竞争力进一步上升。
5月钢材出口数量环比增长55.8%,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单月同比分别为47.2%、77.8%。
我们理解这一表现可能和俄乌冲突后海外部分需求转移至亚洲,以及印度提升钢铁出口关税有关。 当地时间5月21日印度财政部宣布,该国决定对关键大宗商品的税收结构进行一系列调整,并于5月22日生效。其中包括将焦煤、焦炭的进口税率由2.5%、5%降至0关税,对宽度在600毫米以上的热轧、冷轧及涂镀板卷加征15%出口关税(此前为0关税),铁矿、球团、生铁、棒线材及部分不锈钢品种的出口关税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关于未来出口趋势,前期我们曾多次介绍过我们判断的经验框架是“美国制造业库存-海外进口-中国出口”,即海外库存周期会决定其进口周期,这对应我们出口周期。2020年底我们就是用这样一个方法预判出口扩张和“全球贸易共振”。从2022年以来的数据看,1-4月库存同比分别为12.4%、7.8%、8.5%、8.5%,其库存顶部似乎已经比较确定,但下行斜率并不显著。这对应我们对应于出口的理解是总体增速逐步回落,但速率相对平缓,即“减速+韧性”。
在2021年底报告《固本,培元》中我们指出:从经验上看,中国出口周期大致同步于PPI周期,其背后的逻辑过程也很简单:中国出口同步于海外进口、海外进口同步于海外制造业库存、海外制造业库存同步于CRB指数、CRB指数同步于中国PPI。从这一框架来看,当前的一个隐忧是海外制造业库存已在高位,作为先导或同步指标的CRB指数同比已开始回落。对于明年来说,海外制造业库存的下行可能会是其进口的一个压制因素。我们猜测2022年中国出口可能会是一个没有强下行冲击的周期性放缓。
进口同比从零增长小幅反弹至4%。众所周知,进口是内需的映射,这一数据也是符合逻辑的:一是经济依然明显偏弱;二是和4月相比,景气最弱的阶段已经过去。原油、铁矿砂、铜等关键大宗品的进口量增速均出现了回升。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集成电路单月进口增速只有负增长,仍显著低于前期。
5月原油进口量同比为11.9%(4月为6.6%);铁矿砂进口量同比为3.0%(4月为-12.7%);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同比为4.4%(4月为-4.0%)。
5月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4%,低于前4个月累计同比的12.2%和4月单月同比的5.1%。
本文作者:广发证券郭磊,来源:郭磊宏观茶座,原文标题:《【广发宏观郭磊】港口秩序恢复带来出口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