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 基建投资马力十足

上海证券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重大项目当年计划投资超12.5万亿元;20余省份当年计划投资约10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截至6月10日,全国新增专项债发行达到21385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的58.6%。

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仅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集中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都在数千亿元级别。从各地开工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涵盖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领域。

专家表示,今年以托底中国经济稳定、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为重点的政府投资将持续加力。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高峰的到来,地方基建投资将获得有力支撑。作为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今年全年的基建投资增速预计会达到两位数。

项目建设热潮再起

近期,各地纷纷加快重大项目开工进度,地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5月23日,河北石家庄举行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57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34.3亿元;6月6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南汇新城)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涉及11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18.7亿元;6月9日,总投资201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在山东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集中开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重大项目当年计划投资超12.5万亿元;20余省份当年计划投资约10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随着政策支持加码及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基建项目开工率出现回升。在财政发力、项目充足和政策扶持等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将再度加快。

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看来,在消费疲弱、外需回落的背景下,目前稳增长稳投资的着力点无疑是基建,而适度超前开展基建,尤其是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至关重要。

央地政策持续发力

提振基建投资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对稳经济意义重大。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都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月底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再次将基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是一个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的战略性、综合性的部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称,未来整个基建投资的力度会显著增强,这个趋势已经明朗。

部委和地方已经在持续跟进。比如,水利部日前表示,今年国家部署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12项,6月底前将再开工6项。贵州日前印发《贵州省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推出27条措施,确保完成能源、水利、交通、新基建等领域全年投资目标。

环评等影响基建推进的因素也有了相应的调整。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光伏发电、陆上风力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保供煤矿项目,在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环评审批可不与污染物总量指标挂钩。

多路资金驰援基建

作为基建重要资金来源,专项债的发行速度也在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0日,全国新增专项债发行达到21385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的58.6%。

根据政府安排,要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这意味着,剩余约1.3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将基本在6月份发行完毕,创近年来单月发债规模新高。

此外,在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等9大领域基础上,专项债还明确将新型基础设施和新能源项目纳入。

“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在三季度会进一步加快并迎来新的发行使用高峰,全力推动以新基建为主要特征的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建设,不断提高新基建智能化水平,更好满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支撑需要。”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

除了专项债,其他支持资金也在快速到位。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此外,今年财政预算内的投资资金安排是6400亿元,比去年的6100亿元有所增加。

在张立群看来,今年安排的专项债规模不小,另外包括商业银行资金以及各种社会资金的跟进,预计今年全年的基建投资增速应该会达到两位数。

本文作者:李苑 梁敏,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地方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 基建投资马力十足》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