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协会6月10日发布的基金绩效薪酬新政策,很可能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和运营逻辑。
按照目前基金行业的费用支出数字,以及薪资新政的最新要求,未来公募基金的高管、基金经理及其他核心人员,每年可能购买基金上百亿。
这笔巨额的投资,很可能会把从业人员的心态和基民“绑的更紧”,同时,也会相当程度的改变基金行业的运营生态。
“变化”的大幕已经开启。
每年或有百亿级资金买入
日前,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
其中规定了,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
根据Wind数据统计的近60家基金公司及券商资管的2021年年报数据估算(不考虑净利润为非正的以及不披露营业收入的),若假设人力成本占经营成本的一半,绩效薪酬占人员薪酬包的三分之二,高管、主要业务负责人、基金经理、核心骨干人员等占绩效薪酬包的八成,估算每年从业人员新增购买的基金金额会达到60亿元。
而wind数据显示,已发行公募基金的机构有150家左右。若考虑未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发行公募基金的基金公司进一步增多,中期内,行业年购买100亿元基金,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这意味着,行业性来说,百亿级的资金将“强制”购买基金或许并不会是夸张的数字。
权益类或将占不小比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指引的一些细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权益类的比重不会很低。
一是,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购买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但是公司无权益类基金等情形除外。
通俗的说,相关规定要求基金公司高管和核心人员,要尽量多的购买本公司的偏股基金——除非你办不到。
二是,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应当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但是由于其管理的基金处于封闭期等原因无法购买的除外。
换言之,就是要让基金经理优先、大额投资自己的基金。
你自己都不投资自己的基金,让持有人坚守长期、定期定投确实也有点说不过去。
相关规定颇有针对性
如果仔细回味,本次基金薪资新政的很多条款,还是设计的比较完善和有针对性的。
更确切的说是“用心良苦”。
比如,在基金从业人员的四块收入(基本工资、绩效、福利津贴、股权收入)中,单单把绩效挑出来做“递延”和“投资捆绑”。
这显然是考虑到了从业人员的现实需要,如果把基本工资都拿出来“递延”了,可能有些人员的日常开销、房贷车贷会有点麻烦(尤其年轻人)。
但从另一方面看,规范了绩效,事实上,也就是把基金经理和进公司核心高管“肉头”最厚、波动最大的那块抓在了手里,抓薪酬抓到了“七寸”。
而且是让人员绩效通过“递延”,强化了责任和收益的对等,通过“投资”基金,事实上让从业人员利益强化和基民捆绑。
这几招应该说是,既呼应了市场呼声、又兼顾了行业显示,也符合了产业逻辑,后续效果就看执行和落实了。
后续影响或许深远
据年报相关数据及2021年年末基金净值估算,基金公司从业人员持有基金金额近120亿。其中,主动偏股基金持有规模超过77亿元。
而从前述信息来看,这一数据未来将有明显的增长。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种增长会是长期、可持续的。
当基金公司的高管、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都将“身家”与公司旗下基金“绑定”后,这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首先,肯定会督促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更加注重合法合规经营,并一定程度上降低非理性的运营行为。
其次,预计会对核心和高管人员的薪资结构造成影响。从长远来说,可能会促使核心业务人员的收入长期化、来源分散化。当然,这可能也是行业和持有人愿意看到的。
其三、大公司、业绩优秀的公司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在吸引骨干人才方面。
很典型的是,未来不少人的奖金有约三分之一要放在公司旗下的基金上,如果公司没有好基金的话,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下降。
当然,公募基金行业的许多“痼疾”源远流长、机制和源头也在公司内外,仅靠一个新政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比如,作为公募基金公司的重要力量,公司股东和董事会这一层面的行为还是欠缺更多约束和引导,这个可能会迟滞新政的影响力。
另外,和所有新政一样,未来的细则,监察、执行尤为关键。只有真正落实了,而且执行好了,政策的良性效果才能发挥的更加到位和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