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中金公司、出售支付牌照接连套现 海尔金控或正驶入“瘦身时刻”

林克
失速的产业投行?

作为头部券商的中金公司(601995.SH),即将迎来重要股东之一——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曾用名“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尔金控”)的大体量减持。

据中金公司6月13日晚公告,海尔金控将在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结束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中金公司不超过1.35亿股,占比不超过总股本的2.8%;目前海尔金控共持有中金公司3.99亿股,持股比例达8.26%,系中金公司除中央汇金以外持股比最大的单一股东。

这意味着海尔金控将至少减持目前所持有中金公司股份的三分之一,若以中金公司截至6月14日收盘价43.70元/股,此次减持涉及资金规模或接近60亿元。

事实上,在完成对中投证券收购以及A股IPO后,中金公司收入、利润已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海尔金控此刻减持或更多在为“自我瘦身”考虑;更早前,被海尔集团视为旗下物联网金融板块的海尔金控,还曾对外转让了旗下的支付牌照公司。

在业内看来,海尔金控近年来的资产出售活动,或与其旗下不少类金融业务受到经济压力上行以及疫情因素等冲击有关,而未来其进一步“瘦身”并继续收缩多元化扩张,会成为其可能性更大的选择。

或将套现近60亿

此次投资中金公司并启动减持退出,无疑是海尔金控近年来“短平快”的一次超额获利。

在中金公司筹划A股IPO前夕的2018年6月,海尔金控以54.12亿元总价从中央汇金受让中金公司3.99亿股,一跃成为中金公司除中央汇金外的最大单一股东。

两年后的2020年11月,中金公司正式以28.78元/股的发行价亮相上交所并实现了130.3亿元的净募资额,而在上市后的短短两月内,还一度创下77.44元/股的历史高位。

虽然此后中金公司股价一路震荡下行,但海尔金控仍然在此次Pre-IPO投资中获利颇丰。

若以中金公司6月14日收盘价43.70元/股估算,海尔金控所持有的3.99亿股中金公司市值已超过160亿元,持股4年期间的浮盈比例高达2.22倍。

而按照海尔金控此次减持不超过1.35亿股及上述收盘价估算,此次减持涉及参考市值或达59亿元。

这也意味着,海尔金控即将抛售手中所持中金公司股份的三分之一,不过减持完成后海尔金控仍然持有中金公司总股本5.46%,该比例仍在举牌线之上。

“尽管减持规模比较大,但已经明确减持方式是大宗交易了,所以对市场的冲击应该相对比较可控。”北京一家券商非银分析师指出。

二级市场的确并未受到这一讯息的干扰,减持公告后的6月14日,中金公司股价在证券板块集体上攻的趋势带动下上涨达5%。

其实在海尔金控重金下注的数年内,中金公司基本面得到了快速成长。

2019年至2021年,中金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57.55亿元、236.60亿元、301.3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22%、50.17%、27.35%;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1.56亿元、69.15亿元、106.5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21.03%、66.37%和54.06%。

“就这个增势以及在国内证券行业的地位而言,中金仍然在一个快速上升通道中。”上述非银分析师指出,“这个时候减持可能更多还是因为股东有退出诉求,或其他的资金需要。”

海尔金控的此轮动作,也是中金公司A股上市以来遭遇的首次重要股东减持,而海尔金控所给出的拟减持原因则是“自身发展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海尔金控近年来首次做减法——2021年6月,海尔金控还与小商品城(600415.SH)前述协议,以4.49亿元的价格出售旗下支付牌照“快捷通支付”(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不过该交易目前尚未完成交割。

据了解,被海尔系内部定义为物联网金融平台的海尔金控,旗下业务涵盖融资租赁、金融保理、消费金融、股权投资等多元化的类金融服务,但以中金公司、快捷通为代表的牌照机构对其而言仍属稀缺资源。

工商信息显示,快捷通支付是海尔金控旗下为数不多全资控股的金融牌照,而除参股中金公司、方正人寿外(青岛银行、海尔财务公司由海尔系其他主体持股),海尔金控旗下控股子公司大多为小贷、融资租赁、保理、私募股权等无需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核发牌照的类金融业务。值得一提的是,海尔金控参与投资的中邮资本旗下股权基金还持有1%的蚂蚁集团股份。

“(海尔)金控可能出现了新的资金需求,才会选择出售含金量更高的持牌机构。”一位接近海尔金控人士分析称,“这也可能和监管对集团企业持有多张牌照的监管越来越严有关。”

事实上,海尔金控似乎也在尽量规避金控认定——2021年底,海尔金控将其工商名称中的“金控”抹去,转而改为“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

产业投行战略受挫?

在业内看来,从出售支付牌照再到减持中金公司,海尔金控持续的主动“瘦身”动作,或许与其近年来业务层面的承压有关。

据合并报表显示,海尔金控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5.09亿元,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低,而归母净利润也在2021年出现了6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业绩压力似乎正在被延续,2022年第一季度,海尔金控归母净利润仅为0.65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大幅下滑92.76%。

此外,海尔金控2021年293.89亿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也创下了2017年以来的新低,该体量还不到2020年的一半和2019年的四分之一。

业绩下滑的另一面,海尔金控未来还将面对较大规模的债务到期压力。

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Wind数据发现,截至6月14日,海尔金控在银行间市场存续债券余额累计达112亿元,其中3年以内到期余额为97亿元,1年以内到期为38亿元。

与此同时,海尔金融保理、海尔融资租赁旗下各有9只、15只ABS/ABN产品,规模分别达25.30亿元、30.37亿元,在其中的不少产品结构上,海尔金控还提供了差额支付承诺。

有接近海尔金控人士告诉信风(ID:TradeWind01),海尔金控近年来一度实施“产业投行”战略,即围绕特定产业或经济场景,海尔金控旗下业务团队会通过保理、小贷、融资租赁等融资类工具开展一整套的综合化融资业务。

据了解,该模式初衷是伴随相关产业、场景的“价值提升”,从而获得更加稳健且具有成长性的收益,在部分场景中,海尔金控还会进行股权直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部分涉足产业受到经济周期、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海尔金控早前的“产业投行”模式可能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冲击。

“比方说某一个产业场景是跟餐饮、火锅高度相关的,但餐饮会受到疫情影响冲击,那么相应的业务线肯定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再比如说有一些金融产品可能过去更多服务燃油车且捆绑绑定4S店,那现在造车新势力都是靠直营模式来卖纯电车型,这会让之前的金融模式受到影响”一位接近海尔金控的投行人士举例称。

“如果是融资类业务深度绑定一个产业,必然也会承受这个产业退潮所面临的风险,比如相关产业、行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对金融企业来说无疑是信用风险的暴露。”该投行人士表示。

不过仅从海尔金控财报来看,其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损失规模仍然相对有限,2019年至2021年期间,海尔金控资产减值、信用减值两项合计分别为7.01亿元、4.92亿元和6.51亿元,占同期收入比例分别为9.30%、6.98%和10.00%。

“单从减值情况看,无法看出相关类金融业务是否出现了风险暴露。”沪上一位审计人士对此指出,“当然这也要看公司的会计政策,不排除一些情况可能停留在表外。”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