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考虑美联储结束加息的条件了

招商证券张静静
一、美联储已经“加不起息”了。二、失业率回升是美联储结束加息的充要条件,70-90年代但凡失业率回升,美联储就会结束加息甚至进入降息周期。

核心观点

75BP加息是否超预期?为何会后美股美债齐涨?美联储发布6月议息会议声明,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75BP至1.50%-1.75%区间,维持5月FOMC给出的6-7月减持300亿美元/月美债和175亿美元/月MBS的缩表节奏不变。有趣的是,议息会议前夕美联储并未向市场清晰传递75BP加息信号,按理说该操作有些超预期,但会后美股美债齐涨。两点原因:首先,上周五公布的5月美国CPI大超预期,此后市场开始快速对本次议息会议上加息75BP定价,这也是上周五到本周一海外市场巨震的主因。截止6月15日议息会议前夕,市场已经完全Price-in本次加息幅度,进而靴子落地当日市场表现为利空暂时出尽。此外,3月FOMC点阵图显示未来两年美联储将循序渐进式加息;而本次FOMC点阵图则显示年内大幅加息、明年小幅加息后,后年联储有望开始降息。换言之,与此前遥遥无尽的长痛预期相比,加息似乎仅是年内的短痛了。

那么,美联储结束加息的条件究竟是什么?首先,美联储已经“加不起息”了。美联储数据显示,2022Q1公开市场操作(SOMA)已令美联储巨亏3305.0亿美元,为历史之最。此外,美国国债的平均利息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相近,与疲软的经济前景相比,美国财政负担已然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是,美联储的政策目标终究是就业与通胀,“加不起息”并不等于可以不加息,所以鲍威尔在讲话中仍然强调了通胀压力、7月FOMC再度加息50-75BP的可能,并在答记者问中多次表达了年底引导联邦基金利率到3%-3.5%左右的想法。那么,什么才是美联储结束加息的充要条件?失业率回升。在以对抗通胀作为几乎唯一目标的70-80年代,美联储也会在失业率快速走高的时候选择临时降息;90年代以来就业因素在货币政策中的权重更高,但凡失业率回升,美联储就会结束加息甚至进入降息周期。回到当下,我们与其绞尽脑汁预判美国通胀拐点,不如换个思路,探讨一下失业率何时回升。

美国失业率于Q3回升的概率不低,年内有望结束加息。本次FOMC经济展望将今年全年经济增长下修至1.7%,而Q1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仍有3.5%(环比折年率为-1.5%),可见联储认为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会接近衰退。4月中旬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飙升至5%上方,引发4月新屋销售骤降,下半年新屋开工数据堪忧。此外,美国非农私人实际时薪增速转负并已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4月个人储蓄率也骤降至4.4%,且60%收入分位数及以下家庭储蓄率均已转负。下半年美国消费动能也将明显衰减。我们预计Q3末美国失业率就有望回升,7月再度加息50-75BP后,美联储或将逐步开始考虑不再加息。但结束加息前,我们首先要看到失业率回升,因此尚不能确定具体时点。

对于市场而言,利空真的出尽了吗?黎明前的黑暗最煎熬。在无风险溢价保护、加息缩表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背景下,美股或仍继续高波动,在加息周期正式结束前大概率仍有一跌。此外,在为疫情冲击消退、高通胀以及缩表等因素定价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逐渐反映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虽然不能排除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向上挑战3.5%的可能性,但随后将开始为经济下行风险定价,该过程不仅将再度引发美债曲线倒挂,甚至年底前我们有望看到10年期美债收益率重新回落至2.5%下方。但是,黎明前的黑暗或许最为煎熬。

一、75BP加息是否算超预期?

美联储宣布加息75BP,6-7月缩表475亿美元/月规模。美联储发布6月议息会议声明,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75BP至1.50%-1.75%区间,维持5月FOMC给出的6-7月减持300亿美元/月美债和175亿美元/月MBS的缩表节奏不变。

75BP加息是否超预期?市场似乎有了“盼头”。有趣的是,5月FOMC上,鲍威尔几乎排除了未来加息75BP的可能性,且议息会议前夕美联储也并未向市场清晰传递75BP加息信号,按理说该操作有些超预期,但为什么会后美股美债齐涨?原因之一是上周五公布的5月美国CPI同比为8.6%,刷新1982年以来新高,此后市场开始快速对本次议息会议上加息75BP定价,这也是上周五到本周一海外市场出现股债齐跌的主因。如表1所示,截止6月15日议息会议前夕,市场已经完全Price-in本次加息幅度,进而靴子落地当日市场表现为利空暂时出尽。此外,3月FOMC点阵图显示未来两年美联储将循序渐进式加息;而本次FOMC点阵图则显示年内大幅加息(至3.25%-3.5%)、明年小幅加息(3.75%-4.0%)后,后年联储有望开始降息,CME市场更是预期明年Q1美联储将基准利率推升至4%后,将于2023Q3进入降息周期(如表1)。换言之,与此前遥遥无尽的长痛预期相比,加息似乎仅是年内的短痛了。

二、那么,我们是时候讨论美联储结束加息的条件了

美联储已经“加不起息”了,但距离结束加息还差一个理由。美联储数据显示,2022Q1公开市场操作(SOMA)已令美联储巨亏3305.0亿美元,为历史之最。而2018年美联储全年亏损926.1亿美元之后就曾结束加息。此外,如图4所示,美国国债的平均利息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相近,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明显高于3%,而本次FOMC美联储大幅下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速至1.7%。尽管今年美国通胀中枢极高,但与疲软的经济增速相比,美国财政(利息支出)负担已然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是,美联储的政策目标终究是就业与通胀,“加不起息”并不等于可以不加息,所以鲍威尔在讲话中仍然强调了通胀压力、7月FOMC再度加息50-75BP的可能,并在答记者问中多次表达了年底引导联邦基金利率到3%-3.5%左右的想法。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由通胀转向就业了。我们在5月美国CPI点评《油价的最后一冲:假如美国CPI不回落?》中指出,5月美国CPI创新高的“元凶”是能源,假若油价继续超预期上涨,不排除年内美国CPI与核心CPI同比均维持当前高位水平的可能性。但复盘沃尔克时期的联储政策可知,即便在高通胀背景下,加息也不是必然的,打败高通胀的是“高企的失业率”。1979年7月沃尔克上任后开始快速、大幅加息,直至1980年底美国基准利率曾被推升至20%上方,但此间(1980年4-7月)美联储也曾短暂降息。结合图6-7可知,该阶段的降息并非通胀回落的结果,而是为了应对失业率持续攀升。

用就业目标打败通胀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本次FOMC点阵图中美联储给出了2024年或将进入降息周期的暗示,正是因为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失业率接近触底。在经济展望中,美联储除大幅上调今年PCE同比至5.2%(3月预期为4.3%)外,还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由3月的2.8%进一步大幅下修至1.7%。不仅如此,本次经济展望还将年内失业率预期上调至3.7%,由于3-5月美国失业率连续3个月维持在3.6%,因此美联储似乎暗示了年内美国失业率回升的可能性。如果说在以对抗通胀作为几乎唯一目标的70-80年代,美联储仅是兼顾就业、在失业率快速走高的时候选择临时降息;那么,90年代以来就业因素在货币政策中的权重显然更高,如图8所示,1990年以来但凡美国失业率回升,美联储就会结束加息甚至进入降息周期。回到当下,我们与其绞尽脑汁预判美国通胀拐点,不如换个思路,探讨一下失业率何时回升。

三、美国失业率于Q3回升的概率不低,年内有望结束加息

本次FOMC经济展望将今年全年经济增长下修至1.7%,而Q1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仍有3.5%(环比折年率为-1.5%),可见联储认为下半年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大概率降至1%下方,甚至接近衰退。4月中旬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飙升至5%上方,引发4月新屋销售折年数降至591千套,仅略高于疫情暴发当月(2020年3月)水平。随着贷款利率维持高位甚至进一步攀升,美国地产销量还将下滑,下半年新屋开工数据堪忧。此外,剔除通胀后的美国非农私人实际时薪增速降至-2.1%,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4月个人储蓄率也骤降至4.4%,且60%收入分位数及以下家庭储蓄率均已转负。总体而言,下半年美国消费动能也将明显衰减。我们预计Q3末美国失业率就有望回升,7月再度加息50-75BP后,美联储或将逐步开始考虑不再加息。但结束加息前,我们首先要看到失业率回升,因此尚不能确定具体时点。

四、对于市场而言,利空真的出尽了吗?

今年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波动,目前美联储与美股仍处于“猫捉老鼠”阶段。年初以来的实践证明:若美股对加息预期反应过于激烈,FED就有望缓和预期;若美股表现相对坚挺,美联储就会再度转鹰。目前美联储与美股之间的关系像极了“猫鼠游戏”,一旦猫捉住老鼠,二者角色就会互换并反向作用。但目前美股下挫仅能缓和美联储紧货币节奏、尚未扭转政策方向,在通胀走高、失业率仍处低位的背景下美联储对美股有较高的下跌容忍度。

美股或仍有最后一跌。截至6月15日收盘,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下挫20.5%,但10年期席勒周期调整市盈率倒数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值反映的风险溢价仍仅为0.08%。在无风险溢价保护、加息缩表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背景下,美股仍将持续高波动,在加息周期正式结束前大概率仍有一跌。

美债曲线或将倒挂,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上冲3.5%后,或拐头向下,不排除年内重新回落至2.5%下方的可能性。在为疫情冲击消退、高通胀以及缩表等因素定价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逐渐反映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虽然不能排除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向上挑战3.5%的可能性,但随后将开始为经济下行风险定价,该过程不仅将再度引发美债曲线倒挂,甚至年底前我们有望看到10年期美债收益率重新回落至2.5%下方。但是,黎明前的黑暗或许最为煎熬。

本文作者:招商证券张静静,来源:招商宏观静思录,原文标题:《招商宏观张静静 | 是时候考虑FED结束加息的条件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