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海外消费者所带来的购物方式改变,正在为国内的跨境电商创造更多机会。
6月17日,跨境电商赛维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维时代)的创业板IPO申请将接受上市委审议。
在此次IPO中,赛维时代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万股募集6.22亿元,投向“时尚产业供应链及运营中心系统建设项目”、“物流仓储升级建设项目”、“品牌建设与渠道推广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报告期内赛维时代的业绩可谓“一飞冲天”。招股书显示,赛维时代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8.78亿元暴增至2021年的55.6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54亿元上涨至3.48亿元。
火箭般的业绩增速受益于海外消费者购物方式的改变——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电商渗透率由2019年末的16%上升至2020年的21.30%。
尽管如此,但从2020年12月IPO申请获受理以来,赛维时代仍然经过了罕见的四轮问询和一次落实审核中心意见才迎来上会,上会稿页数更是高达908页,这几乎已是申报时的2倍。
在四轮问询中,赛维时代的存货计提政策成为最受关注的疑点。作为一家主营快时尚服饰的跨境电商,赛维时代报告期内对库龄为2至3年的存货计提30%的跌价准备,这一操作明显低于同业可比公司,有可能给其财务真实性带来一定挑战。
与此同时,亚马逊去年以来关停数百个中国品牌商家账号事件,无疑也对依赖该平台的赛维时代业绩构成潜在威胁。
对单一平台的过度依赖,以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的合理性,或许都是当下赛维时代闯关IPO所需面对的问题。
亚马逊依赖症危机
作为一家孵化了数十个快时尚品牌的跨境电商,赛维时代旗下产品涵盖服饰配饰、百货家居、运动娱乐等。
受到疫情对电商渗透率提升的影响,赛维时代的业绩增长或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据华创证券研究所援引Google&德勤联合统计显示,2021年12%的海外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完成首次线上购物,同时55%的用户拓宽了原本的线上购买品类,线上消费人群及规模持续扩大。”
华创证券分析师秦一超指出:“疫情影响下各国实施限制出行与强制封城等政策导致线下零售萧条,迫使人们改变购物习惯,大量线下购物行为转为线上消费,全球平均在线购物时间增长47%。”
招股书显示,2020年全球零售电商销售额为4.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54%。
正是在全球电商渗透率提高的大背景下,赛维时代的2020年业绩一路高涨——当期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3亿元、4.5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82.46%、735.19%。
然而短暂的高增长并未得到延续,赛维时代2021年的收入尽管较2020年出现微增,但归母净利润萎缩至3.48亿元,同比下滑22.83%。
这种业绩倒退可能将延续至今年上半年——据赛维时代预计,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区间在22.42亿元至23.86亿元,下滑17.88%至22.84%;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16亿元至1.44亿元,下滑区间更是达到了44.02%至55.21%。
在业绩持续下滑的背后,赛维时代对单一平台亚马逊的过高依赖问题也在浮出水面。
2019年至2021年,赛维时代在亚马逊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67亿元、36.82亿元和47.59亿元,占比分别为68.33%、70.12%和85.55%。截至2021年年底,赛维时代在亚马逊的卖家数量高达605个。
然而对于中国品牌,亚马逊从去年开始正在不断加强监管措施。
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亚马逊以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刷评为由关停了1000多家企业的账号,其中中国品牌占比超过6成。
赛维时代虽然未在此次“封号潮”中受到影响,但由于其旗下拥有数十个品牌,后续仍然存在受到冲击的可能性。
据亚马逊《多账户政策及指南》,亚马逊卖家所拥有的所有销售账户都要遵守相关准则,若其中任何一个账户被停用,则很可能所有账户都会受到波及。这意味着,对于坐拥超过600个亚马逊账号的赛维时代而言,一旦个别账号出现违规,则其余账号都会面临风险。
存货计提或存失真
在赛维时代旗下的多个品类中,服饰配饰无疑是“拳头业务”,其中品牌包括睡衣Ekouaer、男装Coofandy、女装Zeagoo、运动服Hotouch等。
2019年至2021年,赛维时代的服饰配饰销售收入分别为15.07亿元、24.74亿元和31.93亿元,占比分别为52.35%、47.11%和57.40%。
对于服饰企业来说,处理库存一直是难题,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例也会直接对利润造成冲击。
此次IPO过程中,赛维时代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标准,遭到了监管层的四轮联环拷问。
申报材料显示,赛维时代对库龄在2-3年的服饰配饰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比例为30%。然而相比之下,同业公司的计提标准大多维持在50%。
例如锦泓集团(6003518.SH)、美邦服饰(002269.SZ)对2-3年库龄存货的计提标准分别为50%、41.61%。只有主营贴身服饰的爱慕股份(603511.SH)的计提比例为20%。
相对较高的计提比例,和服饰品牌的行业特点有关——作为快消品,一旦相关服饰过时,后续销售将难以实现。
2021年,赛维时代的服饰类产品存货周转率为2.37。据此换算该类产品当期的平均周转天数为154天,折合约5个月。
相比之下,库龄为2至3年的服饰存货已具有明显的滞销风险。
但是赛维时代认为,此前该库龄的产品成功实现了销售,风险已得到化解。申报材料显示,2017年至2018年,库龄段在2至3年的服饰产品确实基本实现了销售,转销率分别为98.21%和79.79%。
但是2019年开始,这一库龄段的存货基本处于滞销——2019年至2020年,库龄段在2至3年的服饰产品转销率分别仅为14.21%、17.35%,同期报废服饰的金额分别为0.94亿元、0.05亿元。
此外,赛维时代2020年集中报废存货价值高达1.24亿元,其中近9成均为服饰产品,涵盖各个库龄段。不到2成的转销率以及接近亿元规模的“报废金额”下,赛维时代仅有3成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理性显然正在引发更多质疑。
赛维时代对此又解释称:“2020年度公司出现较大金额存货报废的情况具备一定偶然性,系公司对部分库存商品进行提前报废的结果,并不代表该等存货无法实现最终销售。公司计提比例能够完全覆盖跌价风险。”
北京的一位审计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快消品牌的衣服可能就刚出来的几个月有价值,2至3年的存货减值计提比例只有30%还是有点低。而且这家公司如果不是卖往欠发达地区的话,这个计提政策的理由并不充分,再加上事实情况并不能支持减值计提比率的话,就更不具有合理性。”
之所以坚持30%的计提比例,不排除与赛维时代试图通过该安排减少对利润影响的诉求有关。
深交所曾要求赛维时代以50%、100%的存货计减值提准备比例测算对利润的影响。
若是以50%的计提准备测算,则赛维时代2019年至2021年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为0.03亿元、3.96亿元、2.76亿元,较同期数据下降幅度分别为94.44%、12.20%、20.69%。
若是以100%的计提比例测算,则同期税后净利润分别为-0.43亿元、3.93亿元和2.30亿元,较同期数据减少了179.63%、12.86%和19.54%。
由此可见,不同的计提比例决定了赛维时代的业绩表现,而区区30%货计减值比例能否真实反映赛维时代的真实财务,显然存在争议。
在注册制“重信披”的改革方向下,以上争议是否会在赛维时代的IPO之路上构成新的障碍,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