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智宇 柴旭晨
编辑|张晓玲
万众瞩目的“宁王”,在其电池帝国出现裂缝、抛出近600亿增发方案时,便身陷巨大争议;而在沉默中积蓄已久之后,曾毓群猛然放出大招,给予唱空者猛烈的一击。
先是450亿天价定增落地,随后“麒麟电池”面市,宁德时代最近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不少投资者感叹,“宁王”被逼急了,终于有猛料了。
眼下,动力电池的各路诸侯已杀得分外眼红,规模之战进入疲态,技术之争逐渐升温。正如马斯克所言,电池的生产,是真正限制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年前, 宁德时代开启了动力电池的CTP时代;三年后,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进一步革新了锂电池技术,也将可能颠覆整个动力电池的格局。
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动力电池也左右着整个产业的走向和未来。宁德时代,绝对不甘跌落。它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的角逐,也远未终止。
大招
麒麟电池是宁德时代蓄谋已久的一记大招。
早在今年3月,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就向外透露,将会推出第三代CTP(高效成组)技术,内部代号“麒麟电池”。市场在质疑宁德时代业绩滑坡的同时,又对“麒麟电池”充满期待,希望“宁王”能借此打个翻身仗。
长期以来,动力电池由整包、模组、电芯三部分组成,这种多层结构成了提升能量密度的障碍,而在2019年,宁德时代推出CTP技术,首创无模组电池,直接由电芯构成电池包。
“麒麟电池”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给了市场不少惊喜。其采用的电池零部件数量减少40%,空间利用率提升了15%-20%,生产效率提高50%,降低了成本;同时应用无热扩散技术,防止了热失控;整车续航达到了1000公里。
而兼容磷酸铁锂、三元电池,麒麟电池明显想要超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特斯拉的4680电池,面对这两大主要市场竞争者,“宁王”试图用技术革新,抢回原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吴凯透露,麒麟电池将于明年量产上市。
犹如众星拱月,麒麟电池描绘的美好前景,让“宁王”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仿佛又回到了王座。
麒麟电池发布当天,宁德时代股价大涨5.91%,总市值也回到了1.3 万亿元,仍是新能源产业链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
直接受益的汽车热管理板块更是日内飙涨5.38%,像凯龙高科、东方电热等相关企业,在6月24日也收了个涨停。
这与前几个月“宁王”的经历截然不同。
此前,宁德时代一度被认为发展遇到瓶颈。今年前5个月,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占率为47.05%,较去年年底的52.1%,下滑逾5个百分点。包括中创新航、欣旺达在内的的二线锂电池厂商也逐渐崛起,蚕食着宁王的市场份额。
在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下滑后,中报业绩暴雷的传闻再次涌来;另一边,比亚迪电池将供货特斯拉的消息,更是对其构成了直接威胁。6月8日,宁德时代开盘跳水,一度跌7.19%。
宁德时代的股价,从去年12月初最高692元/股,跌至今年5月的353元/股,市值一度腰斩,跌破了万亿。
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宁德时代市场地位不保的担忧。
安信基金投资总监陈一峰等机构投资者指出,两年多前买入宁德时代的逻辑,是在电动化大趋势下,其作为龙头公司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在产业链上拥有极强的话语权。
但两年后,宁德时代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有私募基金合伙人直言,相比电池厂商,上游原料和加工设备厂商也直接受益于行业规模的增长,投资可选标的不少。
另一面,在一季报的业绩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表示,一季度利润下滑,是因为“宁德时代提价是很温和的”,这与此前宁王要求车企提供“押金”的强势态度,形成对比。市场认为,宁王的话语权在变弱。
而现在,随着麒麟电池的推出,宁王的热度显然又回来了。
颠覆
麒麟电池的推出,意味着宁德时代将以一己之力,颠覆动力电池的现有格局,也有望巩固自己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强势地位,维持较高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生产成本、续航能力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麒麟电池都有提升。
不过,宁德时代并未透露麒麟电池具体能降多少成本。业内预计,在目前原材料成本高企的况下,麒麟电池成本相比4680电池可能不具备优势,但性能比后者更好。
比如,麒麟电池高达72%的体积利用率,优于4680的63%,也就是说,同等电池包体积下前者有13%的电量优势。
车企的选择也许能说明问题。麒麟电池目前已有不少合作车企。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便表示称“明年见”。宁德时代则向华尔街见闻确认,理想、哪吒汽车和阿维塔等车企,都将推出搭载麒麟电池的产品。
根据申万宏源的预测,至2025年,CTP方案车型的渗透率会从2021年的15%上升至35%,销量则会同步地从98万辆上升至768万辆,增长逾7倍。
华泰证券也预计,到 2025 年 CTP 将会成为主流的电池系统设计方案。
这意味着,麒麟电池或将成为未来行业最重要的标准化产品,进而影响整个电池市场的格局。
不过,麒麟电池也不能忽略强劲的竞争对手。在它之前,当特斯拉将手伸向电池,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未来,已经注定会是腥风血雨。
以麒麟电池的竞争对手之一4680电池为例,马斯克表示,4680让生产成本降低了14%,使特斯拉生产2.5万美元的电动车成为可能。他口中低成本、高续航并且“将改变电池行业”的4680电池,已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表达对4680电池的高度认可。在他看来,4680电池可能是动力电池终极技术方向。此外,LG、松下等电池厂也在跟进包括 4680 在内的大圆柱电池。
比亚迪刀片电池也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对手。王传福在4月份就曾指出,“几乎你能想得到的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谈合作”。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除了CTP,将电池包和车身融为一体的“CTC”技术也正在量产的路上。一贯在产业链比较强势的车企,也在寻找二供、三供,甚至自研,通过技术创新拿回自己的话语权。
在CTC技术路线上,拥有更多底盘研发经验的车企,希望能借此打破目前电池厂商相对强势的地位。包括特斯拉、大众、沃尔沃和比亚迪在内的车企,均在加速该技术的布局。这将是对宁王更大的威胁。
对“宁王”而言,其登上王座的时间并不久,靠着近两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迸发才成就当下地位,远远未达最终的胜利。
眼下的动力电池技术正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结构创新、材料创新都在不断更替,电池厂商、车企都在完善各自的体系,争夺电池的话语权。未来三年,动力电池市场的规模之战、技术之战,将更加深入而剧烈。
无论是特斯拉的4680、比亚迪的刀片,还是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都不过是这场全新的市场竞争里,不断淘汰、不断洗牌、不断重生的注脚。
技术共存、竞争依旧,产业长存,新能源场内的玩家们,都要不断拿出更多真本事、核心技术,才能保证自己在这漫长的游戏中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