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云诡波橘的上半年,内地基金的2022赛程将进入下半程。
在过去的上半年里,
顶流基金经理“折戟”了。
投资总监们“摔倒”了。
年轻新锐们“踩雷”了。
那么真正的长期投资选择应该往何处去?
总不能时刻都和这个市场规律作对,去找业绩最差,职务最低,最冷门的基金经理投资吧。
经过了过去半年的总结,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的规律,供投资者参考。
基金规模猛增的产品不要买
过去半年是各位“顶流”基金经理业绩普遍“摔跤”的半年。
无论是坤坤、春春、兰兰、松松,还是后起的宸龙、昕炜、志鹏、阿创,都不太行。
是这批基金经理的能力都不行了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无论是业内研究人士还是机构投资者,对于他(她)们还是有充分认可的。
挑战大致出在两个方面:
其一、市场风格的切换上。
其二、管理规模的持续增加上。
尤其是后者,经常性的给基金经理的管理造成“本质上”的扰动。
以目前已经走完了完整周期的消费股投资而言,我们可以观察到:
部分擅长此道的基金经理,其配置周期,由于规模的变化,而基本成为了整个板块的“滞后”指标。
行情启动时,规模增长缓慢的他获得了良好收益。
行情深入发展时,获得良好业绩的他开始收获大批申购资金,而开始追加仓位。
行情接近巅峰时,该基金继续收获大批申购,基金经理被迫在高位持续增加仓位,并埋下业绩隐患。
行情见顶回落后,该基金继续收获“抄底”申购和“定投”申购,过早买入相关个股,业绩短期内进入波动。
行情持续下跌后,该基金规模“缩水”,基金经理被迫在低位持续卖出,导致基金经理业绩进一步恶化。
这个周期性的表现,由于资金申购的“羊群效应”,而几乎不可逆的进入“负向循环”。
对于规模猛增的基金,持有人应该千万小心。
“隐性”行业基金要更小心
2022年上半年,部分行业性基金遭遇明显的调整,这类品种包括新能源、新能源车、医药、互联网等。
比这些行业基金“害人更甚”的,是一些明明是“全市场基金”,但是却集中仓位到部分行业的产品,这类基金我们叫“隐性”行业基金。
回头来看,这类产品的调整,几乎把2021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一网打尽”。
而这个情况,也直接导致2022年投资者业绩感受特别差。
有兴趣的基金投资者可以去回顾下,2021年业界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以及它们的今年前四月业绩排名,
一定是可以让你们“惊掉下巴”的!
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
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是,但凡一个基金经理,是通过把仓位集中到一、两个行业而排名靠前的,无论其是否有充足的投资理由、完整的投资细节,甚至无论其是否男帅女靓,都要格外小心。
因为,这个产品就是一个行业基金。
而行业基金,在行业“退潮”时,是几乎没有“逃生上岸”(及时收手)的机会的。
不要放弃低风险产品
如果说,前两个规律主要指导偏股基金选择、并且给出“提醒外,那么第三条就是一个正面经验。
2022年,这个市场最火热的产品都在低风险端,包括存单指数基金与REITs,都是较低风险产品。
前者几乎是卖一个火一个,成为2022年几乎所有公司发行都能顺利售完预计募集目标的产品。
而后者已经火了两年,虽然产品本身是有一定风险的,但由于确实审核严格、且收益率可观,上半年也被机构抢的“不要不要”的。
回头看,对于很多高位买入“热门”股基的持有人而言,确实跟风热门不如踏踏实实布局低风险产品。
这里很关键的一个潜在规律是:
低风险产品尽管收益不高,但是对“选时”的要求特别低,投资者不容易做错。
而那些高收益产品,普遍需要很好的“选时”能力,一旦选错,后果也很惨痛。
根据上述三条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基本上能做到,在弱市时不放弃优质股基,在牛市时坚决回避规模快速增长的热门产品,同时搭配部分低风险产品。这可能对我们投资有一定好处。
未来一周发行爆发
未来一周内地基金市场也将进入一个比较旺盛的发行市道,有33只基金进入发行期。
叠加前期已发行未结募产品,全市场的在发新基金将超过100只。
其中,下周最有看点的是八只碳中和ETF,这个新型指数产品和以往的新能源指数产品的区别是,能够覆盖碳中和大主题下的各个细分路线,成分股囊括新能源企业和身处高碳减排核心领域的传统行业,也因此,可能会具备较好的分散性和均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