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很难挑剔的金融数据

太平洋证券尤春野
融资总量及结构均向好, 货币供给增速达到近年来高位, 信用扩张在加速,货币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减弱。

报告摘要

1. 融资总量及结构均向好。

6月社融新增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其中政府债券高增是市场预期到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高增是主要超预期的方向,这意味着信用扩张已经从政府加杠杆演变为社会信用全面性的回暖。信贷结构出现明显改善。票据融资大大减少,而中长期贷款补位。6月票据融资增加796亿元,同比少增了1951亿元,结合总体融资情况的好转,可以看出由于信用扩张加速,商业银行不再过于依赖票据冲量来完成考核指标。居民短期贷款增加4282亿元,同比多增782亿元,这是去年3月份以来最大的同比增幅,预示着当前居民消费复苏势头较强。中长期贷款增加4167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同比最低降幅,指向居民购房需求正在回暖。与6月高频数据显示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升相互印证。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130亿元,这是去年2月份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反映出疫情好转之后企业信用扩张明显加速,长期投资意愿增强。政府债券是信用扩张的另一重要力量。6月政府债券融资1.62万亿元,这是2017年有数据统计以来最大的单月增幅。因为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专项债要在6月底之前完成发行,所以6月政府债高增在意料之中。这将为未来财政发力尤其是基建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2. 货币供给增速达到近年来高位。

6月M2同比增长11.4%,这是2016年11月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央行货币投放确实较多,M0同比增速近两个月分别为13.5%和13.8%,这是十年来春节期间之外的最高增速,央行宽货币的态度十分明显。第二,信用派生也在加强,融资规模的快速上升拉动了银行资产负债表,带动货币供给量增加。第三,财政正在发力。6月份虽然政府债发行量高增,但财政存款下降了4367亿元,反映出财政支出力度加强,也有助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此外,M1与M2增速之差止跌回升,反映出经济活力正在提升。

3. 信用扩张在加速,货币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减弱。

6月社融大增、信贷结构好转,都反映出当前经济复苏的势头较为强劲。此前几个月金融领域流动性十分充足,但是实体经济信用扩张力度很弱。如今信用扩张加速,冗余的流动性开始流向实体经济,显示出央行的宽松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在M2创多年来新高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继续加码的必要性已经减弱。市场利率面临着一定的上行压力。不过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转向还言之过早,目前国内散点疫情仍然频繁爆发,经济不确定仍大,且我们认为下半年整体经济复苏动力将先强后弱。货币政策将进入一段时间的观察期。

数据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市场预期(Wind)4.6万亿元,前值2.79万亿元。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市场预期(Wind)2.44万亿元,前值1.89万亿元。
6月M2同比增长11.4%,市场预期(Wind)10.8%,前值11.1%。

融资总量及结构均向好

6月社融新增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其中政府债券高增是市场预期到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高增是主要超预期的方向,这意味着信用扩张已经从政府加杠杆演变为社会信用全面性的回暖。

信贷结构出现明显改善。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3.06万亿元,金融机构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81万亿元。其中亮点在于票据融资大大减少,而中长期贷款补位。6月票据融资增加796亿元,同比少增了1951亿元,结合总体融资情况的好转,可以看出由于信用扩张加速,商业银行不再过于依赖票据冲量来完成考核指标。居民短期贷款增加4282亿元,同比多增782亿元,这是去年3月份以来最大的同比增幅,预示着当前居民消费复苏势头较强。中长期贷款增加4167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同比最低降幅,指向居民购房需求正在回暖。与6月高频数据显示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升相互印证。企业短期贷款新增6906亿元,同比多增381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130亿元,这是去年2月份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反映出疫情好转之后企业信用扩张明显加速,长期投资意愿增强。

政府债券是信用扩张的另一重要力量。6月政府债券融资1.62万亿元,这是2017年有数据统计以来最大的单月增幅。因为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专项债要在6月底之前完成发行,所以6月政府债高增在意料之中。这将为未来财政发力尤其是基建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国务院部署发行3000亿元金融债作为项目补充资本金,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表外融资方面,6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幅扩张,新增1065亿元,同比多增1286亿元。对应表内票据的大幅减少,表外票据的扩张可能是因为表外票据带有杠杆效应,指向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较强。

货币供给增速达到近年来高位

6月M2同比增长11.4%,这是2016年11月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央行货币投放确实较多,M0同比增速近两个月分别为13.5%和13.8%,这是十年来春节期间之外的最高增速,央行宽货币的态度十分明显。第二,信用派生也在加强,融资规模的快速上升拉动了银行资产负债表,带动货币供给量增加。第三,财政正在发力。6月份虽然政府债发行量高增,但财政存款下降了4367亿元,反映出财政支出力度加强,也有助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此外,M1与M2增速之差止跌回升,反映出经济活力正在提升。

信用扩张在加速,货币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减弱

6月社融大增、信贷结构好转,都反映出当前经济复苏的势头较为强劲。此前几个月金融领域流动性十分充足,但是实体经济信用扩张力度很弱。如今信用扩张加速,冗余的流动性开始流向实体经济,显示出央行的宽松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在M2创多年来新高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继续加码的必要性已经减弱。市场利率面临着一定的上行压力。不过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转向还言之过早,目前国内散点疫情仍然频繁爆发,经济不确定仍大,且我们认为下半年整体经济复苏动力将先强后弱。货币政策将进入一段时间的观察期。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

本文作者:太平洋证券尤春野,来源:宏观野望,原文标题:《【太平洋宏观尤春野】一份很难挑剔的金融数据——6月金融数据点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