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亿美元!小鹏拿下仿生机器人融资大单

噱头还是机遇?

作者 | 柴旭晨

去年特斯拉 AI Day ,仿生机器人“擎天柱”亮相,马斯克又带火了一个新行业。资本也很快闻风而动。

跟随特斯拉的步伐,小米、小鹏分别推出了代号“铁蛋”和“小白龙”的机器人,百度也在今年6月初发布了一款“汽车机器人”的概念新车,各家的融资动作也频频传来。

7月12日,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鹏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签约,融资规模超1亿美元。此轮融资领投方之一为IDG资本,小鹏汽车等股东跟投。

天眼查显示,小鹏鹏行成立于2016年,是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布局最广的公司之一。
其首款产品是一款四足机器人。

纵观全球,足式机器人多运用于学术研究或工业场景,大规模市场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小鹏想要打造适用于家庭消费场景中的、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智能仿生机器人。

小鹏汽车表示,这是近两年中国最大的单笔仿生机器人融资。

从融资数据来看,机器人赛道的确已成为AI行业中的又一个吸金兽。

据GGII(高工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机器人行业融资共计60起,同比增长15.38%;融资总额超107.02亿元,同比增长63.53%;其中,过亿元融资21起,同比增长5%。

车企加码机器人业务,与其生态息息相关。

开源证券指出,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量产后将发挥使用场景和视野高度等优势,为特斯拉神经网络算法提供海量场景数据支持,帮助特斯拉实现 L5 级别的 FSD 算法迭代,而场景识别是 L4-L5 自动驾驶突破的必经之路。

小鹏汽车也提到生态协同的概念,小鹏鹏行和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动力系统、智能交互等领域可以相互赋能。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称:“将来智能汽车的厂商都会同时是智能机器人的厂商,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产生1+1>2的效应。”

在今年 1 月特斯拉财报会上,马斯克甚至表态,“开发‘擎天柱’是特斯拉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未来它将比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更重要、更值钱。”

民生证券也认为,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手机、汽车以后的又一应用入口,商业价值不菲,到 2030 年,有望达到万亿的全球市场规模。因此科技企业争相入局,产业加速迭代升级。预计我国仿生机器人年市场规模到 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达到 754 亿元、3762 亿元。

特斯拉之外,2021 年 6 月,现代汽车集团从日本软银集团手中收购了波士顿动力公司 80%的股份,耗资 8.8 亿美元;2021 年 11 月,美的集团收购库卡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并对其私有化,提升在机器人领域布局的决策效率。

的确,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的边界变得模糊且暧昧,并且在两方相互碰撞融合后,给资本市场讲述了一个性感的投资前景。

而拥有仿生机器人也能从侧面展示车企的AI技术,秀一波肌肉。这对小鹏的融资和市值提升或许有拉动作用,也正是小鹏汽车所需要的。

在新势力三小只中,小鹏的存在感较弱。截至7月12日,小鹏港股市值不足2000亿港元,而蔚来为2600多亿港元、理想则即将突破3000亿元港元;截至今年一季度,小鹏的现金储备为417亿元,比去年年末下降了18.3亿元,是蔚小理三家中最少的。

对仿生机器人的投入,可以提升小鹏的存在感,以及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但如何协同,如何产生效益,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以及可能面临未知的风险。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