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发文,这个万亿市场的“终极能源”商业化再度提速

8月1日,氢能源&燃料电池板块异动,全柴动力纳尔股份等涨停,京城股份等一度大幅冲高。

消息面上,早盘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要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

一方面,氢能由于不产生CO2排放,被誉为终极能源;另一方面,氢冶金是用氢气取代碳作为还原剂和能量源炼铁,可以大幅降低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直接符合此次工业碳达峰的方向。

万亿蓝海市场

天风证券研报,目前氢能产业已经开始形成“制、储、运、用”四大环节,氢能的利用方式逐渐多元化。

上游制取环节,目前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等方式;中游储运环节存在气态、液态、固态等方式,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要部分;下游应用环节,当前氢能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未来有望扩展为交通、工业、建筑、储能等多领域。

市场空间方面,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产业已开启商业化进程

天风证券指出,氢能产业已初步迈入商业化阶段:

1)上游制氢环节,除了成熟的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也已开始成熟。资料显示,相比而言,电解水制氢的工艺过程简单,制氢过程无碳排放,且易于可再生能源结合,发展潜力较大。

2)中游储运和加注环节,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布局Ⅳ型储氢瓶,同时我国在已建成加氢站数量约达到200,氢能运输网络有望逐渐完善。

3)下游应用环节则开始展现氢气的能源属性,燃料电池在交通和非交通领域都已开始有所应用,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是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已开始有企业进军氢冶金、氢化工等方向,利用氢能的清洁属性为减碳做贡献。

展望未来,天风证券预计氢气需求将不断提升,同时上游制氢环节电解水制氢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

中游储运环节,储氢瓶的需求将快速提升,据GGII预测,到2030年将达到约224万支,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1%。加注环节,国内加氢站建设热度不减,据香橙会预测,2030年全国将建成926座加氢站,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1%。

下游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方面,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计203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8%。氢冶金方面,预计未来钢铁行业氢气需求将不断增加,2030年有望达到约259万吨,长期内增速约为5%。

另外这里重点说一说氢冶金这个点。

资料显示,氢冶金是用氢气取代碳作为还原剂和能量源炼铁,可以大幅降低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张真和杜宪军的研究,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18亿吨,按照2030年减碳30%目标,需减排5.4亿吨。

将2030年的减排任务分解为产量减少、能效提升、废钢使用等环节。

综合我国钢铁行业政策规划及数据分析,预计到2030年产量减少贡献减碳量的16.7%,废钢使用贡献减碳量的20%,能效提升贡献减碳量的10%。减排缺口为53.3%,即存在2.88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缺口。假设其中13%-18%的碳排放缺口,即0.37亿-0.52亿吨二氧化碳减排务由氢冶金完成

相关公司

天风证券指出,总体而言,总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有其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当前氢能产业链还存在1)制取过程碳排放较高;2)氢气纯度较低;3)储运密度较低;4)氢气成本较高;5)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天风证券表示未来可关注:1)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2)电解槽、储氢瓶、燃料电池系统、压缩机等核心设备制造能力;3)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研发进展;5)CCUS、电极涂布、纤维带压缠绕等工艺技术成熟度以及其他氢能产业发展动向,相关公司见下图。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