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出口再现高增长说明了什么?产业链优势是关键。
未来的出口会维持强劲吗?产业链本身的优势、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战略以及国内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会推动我国3季度的出口维持高增长。
进口需求正式迈入增长轨道了吗?国内稳定供应链、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效果显现。8月进口增速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确定性下降的背景下,出口贸易需要特别关注什么?国际局势重现复杂局面会可能更多地会对大陆的进口以及台湾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对我国大陆整体的出口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2年8月7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7月,我国进出口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33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2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贸易顺差1012.7亿美元。
核心观点
1、出口再现高增长说明了什么?
从总体上看,去年高基数叠加上半年疫情形势严峻的因素,我国2022年1-4月的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增速都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5-7月份以后,出口额增速率先反弹,这导致5-7月份的贸易余额进一步增加。剔除基数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贸易余额增长速度主要受到出口额增长的正向带动,进口增速缓慢并非决定性因素。从过去6月份的数据看,我国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同比分别为14.7%和-11.5%,进口价格和进口数量同比分别为-3.1%和-12.9%,出口价格和数量增速均高于进口。在全球能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背景下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得益于我国能源保供稳价措施的落地,国内能源产能加快释放,冲抵了国外大宗商品对我国进口价格上涨的负面压力,另一方面主要是我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提高,具有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的谈判筹码。
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7月农产品、箱包、玩具等出口维持高度景气,同比增速分别为28.98%、41.25%和27.92%。而与此同时,家具及其零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等出口表现乏力。这再次验证了我们在先前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出口表现会呈现结构性亮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出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电出口增速开始出现反弹,今年5-7月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0.1%、9.5%和12.7%,具体来看,7月份汽车(包括底盘)、汽车零配件、通用机械设备出口明显增加,同比分别为63.98%、27.32%和21.32%,这也符合我们在《变局下的产业链——多个制造业大国贸易逆差的警示》中强调的我国产业链日趋完整的优势会助推汽车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集成电路、灯具照明装置、手机以及家用电器出口表现较弱,同比增速为-5.31%、-0.93%、-10.34%和-7.7%,这既表明全球地产链下游需求疲软,也意味着全球消费需求持续低迷。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来看,7月份我国对欧盟、美国以及日本出口同比分别为23.17%、10.97%和19.02%。在欧美日PMI均回落的背景下,我国对其出口增速依然维持两位数增长,这说明我们已经不能简单从全球外需是否减弱这个单一视角去思考我国出口增长能否持续的问题了。我们在《变局下的产业链——多个制造业大国贸易逆差的警示》中强调,相比于其他制造业大国,我国具有产业链具有完整性、快速应变能力、持续升级能力等优势。换句话来说,当全球需求减弱时,我国依然能够凭借产业链优势在出口市场中分得较大的一块蛋糕,相比之下,其他制造业大国才是受到负面冲击最大的国家。
2、未来的出口会维持强劲吗?
产业链本身的优势、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战略以及国内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会推动我国3季度的出口维持高增长。与德、日、韩等制造业大国出口严重依赖全球经济复苏以及需求回升不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能快速适应全球需求的风格转变,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只要国内不出现类似于上半年那样大规模的疫情反弹,产业链本身的优势也会助推出口增长。
从地区结构看,发达经济体层面,我国对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口增速上行,分别录得19.02%、23.17%、38.39%和26.04%,对美国出口增速下行,收录10.97%;新兴经济体层面,我国对东盟、巴西和南非出口均明显上行,分别收录33.49%、51.10%和30.68%,对印度出口增速依然维持高位,收录52.6%,前值63.76%,这意味着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同样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此外,上半年国内多点疫情的散发使得多个港口码头出现接卸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国商务部网站中的多篇文章提到:不少外贸企业反映,因疫情导致的物流不畅、订单交付受阻依然是眼下阻碍进出口的主要困难之一。不过,随着疫情缓解以及助力提高海关物流效率措施的逐渐落地,港口运输效率明显上升。7月份长江三港集装箱吞吐量当旬同比分别为3.3%、2.8%和12.5%。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当旬同比分别为5.0%、6.1%和26.8%。7月份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和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走低。这均说明港口物流压力有所降低。
3、进口需求正式迈入增长轨道了吗?
相比于6月份,7月份我国进口额增速上升,收录2.3%,前值为1%。这主要说明,国内稳定供应链、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效果显现。8月进口增速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7月末以来国内商品部分高频指标回暖,7月建筑业PMI继续改善,国内投资需求由弱转强可能性上升,这有助于拉动进口需求。但进口需求是否能够持续性增长还需密切跟踪国内生产和消费等高频指标,这主要是因为:1)从整个下半年来看,目前国内经济复苏进入政策空窗期与预期分歧期,7月份的数据显示,相比于服务业,制造业PMI表现较弱;2)7月大中小型企业的进口PMI明显弱于6月的表现,分别收录47.1、46、48.21,前值为49.5、47.8、52;3)2022年以来,我国进口价格指数均呈现明显下行趋势,随着海外货币政策收缩,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下行,“价格效应”对进口的贡献持续减弱。
4、确定性下降的背景下,出口贸易需要特别关注什么?
疫情反复、国际局势重现复杂局面等现象均意味着确定性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中国与美国、中国大陆与香港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往来。
尽管从美国现在公布的二季度GDP数据以及非农就业数据来看,美国尚未进入真正衰退期,但未来数月美国经济或将加速下滑。与6月相比,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速下降,收录10.97%,前值为19.32%,若美国经济加速下滑,美国对机械制品、电气设备、运输设备、家具等产品的补库存需求会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而影响我国相关产业的出口。
疫情的连续爆发显著降低了中国大陆对香港的出口。2021年,上海与香港贸易额占内地整体贸易额比重高达7.2%,今年2月底至3月,香港疫情爆发,4月-5月,上海疫情爆发,受限于通关效率低下叠加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从今年2月份至今,中国大陆对香港的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这一趋势在8月份持续的可能性较大。
7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为5.35%,前值为18.57%。整体上看,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约为2%-3%,中国大陆从台湾的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为8%左右。国际局势重现复杂局面可能更多地对大陆的进口以及台湾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对我国大陆整体的出口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
本文来源:静观金融 (ID:JGjinrong),作者:招商证券宏观张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