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指数下探至3160点,6月底至今迎来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中期策略判断一致,三季度宏观面逆风再起,市场整体节奏是“大势已成但不急一时”。
在指数回调的同时,大小盘走势出现了显著分化,相比于成长/价值,行业均衡式的市值下沉才是7月以来的核心特征。向后展望,我们须思考的问题是,2021年的小票故事是否会再度上演?主线扩散后,中期更应该关注什么方向?
相比于成长/价值,行业均衡式的市值下沉才是核心特征
8月报《破局的条件尚不具备》中,我们的核心结论是:
1、经济弱恢复+流动性宽裕的预期,是造就当前大势弱、个股强的宏观逻辑;
2、展望8月,打破现有格局的条件似乎尚不具备,但近乎一致的宏观预期和极致化的机构持仓,也增加了波动放大的可能;
3、短期依旧是轻指数、重个股的“垃圾时间”,且须留意波动放大;
4、而对于长线而言,如果信用拐点终将到来,内需相关的消费医药仍是逢低布局的最优选。
进入8月后,市场的走势与我们的判断也基本一致,指数大幅下探至两个月新低,轻指数、重个股的特征也愈发明显。
相比于成长/价值,行业均衡式的市值下沉才是核心特征。年中以来,大盘落入震荡区间的同时,主线快速轮动扩散,大小盘走势显著分化,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沪深300持续回落至6月初的底部上沿,而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于8月初却一度创下阶段新高。
观察风格指数的走势不难发现,5-6月是大小风格的共振上行期,超跌优质成长股更为占优;而从7月开始,成长/价值之间的走势基本持平,创业板50和上证50同步回调,但小盘股却一枝独秀,2021年市值下沉的风格特征似乎正在重演,风格均衡式的市值下沉,是7月以来市场的核心特征。
小盘走强的背后——弱复苏+宽货币+增量钱
过去的3个月,小盘相对大盘走出“N”字上行趋势:
阶段一:华东疫情改善后,大盘股确定性溢价下降、小盘股高弹性溢价回升,导致小盘股在5月阶段性占优。
阶段二:6月地产前端销售数据大幅回升,经济预期走强,大盘权重股重新领涨。
阶段三:7月以来随着地产数据回落、国内疫情反复,传统资产基本面预期再度转弱,大小盘走势逆转。
因此,支撑当前市场结构(上有顶、下有底;大盘落、小票起)的底层逻辑在于——经济弱恢复+流动性宽裕的宏观预期。
1、地产风波发酵、增长目标淡化,导致大盘权重股增长预期趋弱,并抬升了传统资产信用风险溢价,从而压制了大盘指数的表现。
年中以来楼市断贷事件发酵下,地产前端销售再度大幅回落,导致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基本面预期转弱的同时,也使得相关行业的信用风险溢价抬升,造成市场对大盘价值的避险情绪升温;同时728政治局会议淡化增长目标,使得地产、疫情等政策放松阶段性“落空”,景气预期的相对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资金从大盘价值撤离,沿着所谓“独立景气”方向做市值下沉。
2、货币环境的宽裕,也有利于提高小盘股的估值溢价。历史经验显示,超额流动性宽裕(M2-名义GDP大于0)时期,小盘相对大盘大概率占优,逻辑在于:
1)货币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更利好小票;
2)中小市值公司未来价值占比高于大市值公司,利率下降时小盘股的整体估值上升得更多;
3)货币宽松时期,信用利差有缩小的动力,小盘股相对大盘股,是信用等级更低的资产,流动性带来的超额体现的是在货币宽松环境下信用利差的缩小。
对于现阶段,虽然7月以来人民银行每日逆回购量大幅收窄,但地产数据回落、经济预期转弱之际,长短端利率均未出现向上扭转趋势,宏观流动性的被动充裕,也进一步抬升了小盘股的估值溢价。
3、中证1000ETF集中发行,进一步抬升中小市值的价格中枢。
如果说7月下旬之前小票的超额主要源自增长预期的变化以及货币充裕,那么最近两周1000ETF集中发行,从增量资金角度也助推了中小市值的价格中枢:7月下旬中证1000期货、期权交易正式推出,中小盘曝光度提升的同时,挂钩中小盘基金产品的发行也紧随其后,仅从ETF产品来看,7月下旬新老中证1000ETF产品发行与申购就为中小市值板块合计贡献了超过400亿的增量建仓资金。建仓资金结构性冲量,叠加大盘持续缩量运行,形成小盘股对市场流动性的虹吸效应。此外,6月下旬热门赛道龙头股交易拥挤度再度攀升至历史高位,也是导致行情向下扩散的因素之一。
2021年的小票故事会重演吗?
今年的第一篇周报《小票代表过去还是未来?》中,我们对于大小风格展开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景气强弱(盈利周期)是决定大小盘风格的根本变量。以美股经验来看,这一结论同样成立,EPS相对走势决定了美股大小盘风格的演绎。
(二)大盘的配置性价比,是影响小盘超额收益的重要变量。21年核心资产持续杀估值,也是小盘跑赢的重要原因。
(三)增量资金类型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小盘的强弱。21年资金博弈格局由“躺赢”转向“内卷”,小票挖掘诉求明显增强,这也直接驱动了市值下沉。
最后,综合多个维度的分析,我们提出:2022年上半年是大小风格的均衡期,更应该关注的是大盘的回归。
总的来看,2021年小票贯穿全年跑赢,是由盈利周期、大盘性价比、增量资金等共同推动的,向后看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
第一,不论弱恢复的预期被向上还是向下打破,小盘的优势都将丧失。
一方面,政治局会议虽然淡化增长目标,但企业信贷支持、实物工作量落地、地产保交付等催化下,中长贷有望在三季度后段超预期回升,这意味着一旦地产与疫情的政策应对出现转机,经济弱恢复将面临向上打破,届时货币层面继续宽松的必要性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 7月PMI新出口订单已出现下滑,而美国经济拖累因素也从“快变量”(进出口)转为“慢变量”(投资和库存),若海外提前确认实质性衰退,则意味着经济弱恢复的预期面临向下打破,则中小盘(海外营收及出口链分布更多)的业绩将面临更大压力。
第二,主赛道业绩趋势和增量资金强度均弱于2021,而在新发基金建仓完成后,增量资金对小盘股的支撑也会弱化。
2021年,是以“锂光芯军工”为代表的赛道股业绩与估值共振大年,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高涨,龙头公司订单外溢之下小市值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今年以来赛道景气的高位分化已经成为事实;另一方面,场外资金入场强度也远弱于2021年,近期集中发行的中证1000ETF,最晚发行的汇添富中证ETF产品也将于下周一上市交易,即7月下旬新发行的四支中证1000ETF产品,目前均已基本完成建仓,这也意味着短期内增量资金对中小市值板块的支撑也会有所弱化。
本文作者:张峻晓、李浩齐,来源:国盛证券,原文标题:《2021年的小票故事会重演吗?| 国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