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免”)在香港刊登并派发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招股说明书,开始全球发售。
据悉,本次中国中免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面向海内外投资者计划发行约1.03亿股H股股份,发行价范围为143.5港元至165.5港元。
初步预计,中国中免此次募资总额可达146-168亿港元,将成为今年以来港股最大的一笔新股募资。
不过,有券商表示,打新首日,中国中免的打新热度平平。
国内唯一全牌照免税商
中国中免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唯一一家覆盖全免税销售管道的零售运营商,涵盖口岸店、离岛店、市内店、邮轮店、机上店和外轮供应店。
公司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中高端香化产品、时尚品及配饰(如手表、珠宝、服饰及配饰等)、烟酒、食品及其他等。
2017年到2021年,中国中免先后收购了日上中国51%股权、日上上海51%股权以及海南省免税品51%股权,使其在离岛免税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
近三年,中国中免的盈利能力不断上升。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中国中免的收入分别为480.12亿元、525.98亿元及676.76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54.71亿元、71.09亿元及124.41亿元。
由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收入按复合年增长率18.7%增长,净利润则按复合年增长率50.8%增长。
离岛免税业务是增长引擎
从招股书来看,尽管中国中免的口岸免税店发展较早,但近年离岛免税店的发展才是中国中免业绩高速增长的引擎。
招股书中表示,新冠疫情给中国中免的传统零售渠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口岸免税店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但是,由于2020年出境游受限,加之当年7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开放、多轮消费券的刺激,却让中国中免的离岛免税业务迎来了大爆发。
2019年-2021年,中国中免的离岛店收入却从132.50亿元跃升至470.58亿元,在总营收的贡献度从27.6%提升至69.5%,支撑起了公司利润。
在资本市场上,中国中免也因此成了公募基金偏爱的“底舱”产品。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 584只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均包括中国中免。在所有股票中,中国中免受欢迎度位列第十。
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30.4%
成也疫情,败也疫情。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中免的业务和运营面临中断,公司的总收入同比减少了22.2%,净利润同比减少了30.4%。同时,有券商预计,离岛免税销售8月承压。
不过,该券商认为,免税商积极引流线上直邮平台,在进一步的流量投放和促销引导下,海南的离岛免税店销售将在疫情影响下阶段性向线上转移,一定程度下分担销售压力。
未来寻求开设6间海外市内免税店
从募资投向来看,尽管未在招股书中明确透露项目投入比例,但中国中免表示,未来,中国中免将专注于国内(尤其是海南)免税店的扩张。
同时,中国中免也在积极拓展海外渠道。
招股书显示,此次募资将用于开设约6间海外市内免税店,寻找机会在大型交通枢纽及市中心地区,尤其是亚洲热门旅游目的地开设海外市内免税店,目前物色的地点包括日本、斯里兰卡及老挝,同时物色在新加坡樟宜机场、金边国际机场等地拓展海外口岸免税店。
鉴于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不确定性,尽管海外扩张仍是长期目标,但公司对待海外扩张变得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