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和商品有没有“第二波”?沙特和高盛站在一边,市场在另一边

高盛认为,现在大宗商品市场似乎存在非理性预期;但在这两方奋力唱多之际,投资者却并不买账。

沙特阿拉伯和高盛一致认为,投资者对石油市场的看法过于悲观了。

在基金经理们纷纷撤出对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押注之际,油价在8月小幅回落,但沙特和高盛依然坚持“游说”市场,认为这种悲观情绪是十分不明智的,油价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本周,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极端”波动和缺乏流动性意味着原油期货市场与供需基本面越来越脱节,沙特正在考虑削减石油产量以平衡这一局面。其他OPEC成员国也表示,可能也会支持这一举措。

他表示:

最近的大宗商品抛售与实物基本面完全脱节,并受到金融机构的推动。

这一立场与高盛不谋而合。

高盛在8月12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是非理性的”,良好的需求、下降的库存和供应紧张的共同作用应该会推高油价。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Jeff Currie 在提到近期的油价下跌时表示:

几乎所有衡量投资者在这一领域参与度的指标都在下降,这让我们有信心说,这是投资者推动的。

Currie 还表示:

如今,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向投资者发出的信号是,需求更加持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利率和通胀曲线则暗示经济即将放缓和走软。在我们看到真正的大宗商品基本面软化之前,我们仍然相信前者,而不是后者。

Currie 还表示,随着市场趋紧,油价可能会在秋季反弹。高盛最近将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每桶130美元下调至125美元。

接受 FactSet 调查的22位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布伦特原油9月份将达到每桶115美元,远高于周三的每桶100美元。布油在8月份下跌了近4%,本月早些时候一度跌至每桶92美元,直到最近几日才有所回升。

投资者并不买账

尽管沙特和高盛立场坚定,但他们并没有得到业内人士和其他投行的认同,市场仍执意撤出石油市场。

据媒体报道,Pictet 资产管理公司的多资产基金经理 Shaniel Ramjee 表示:

我们已经减少了大宗商品的配置,这是对全球增长放缓的预期。

贝莱德的数据显示,与大宗商品相关的ETF产品在7月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出,投资者共计撤出了112亿美元;8月份,投资者又撤出了34亿美元。

芝商所的数据显示,上周,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石油期货未平仓合约数量降至2014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样反映出投资者对石油市场的兴趣在减弱。

此外,投资者利用对冲基金等工具对油价上涨进行的押注也减少了。北欧银行SEB的研究显示,杠杆基金在布油和WTI原油上持有的净多头头寸已经降至2016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供应趋紧 其他国内外分析师依然看好油价

包括雪佛龙和壳牌在内的众多机构和业内高管最近都表示,预计石油市场的供应将继续吃紧。

油价看涨人士认为,由于疫情和宏观经济压力,对新油田的投资有限,这已经导致了供应方面的短缺,意味着油价应该继续上涨。

瑞银表示,大宗商品处于超卖状态,虽然仍有长期风险,但中短期有望获得收益。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 Mark Haefele 及其团队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恶化、美元走强是当下主导大宗商品价格走向的影响因素。大宗商品市场的过度悲观预测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供应方面的动态。总体而言,大宗商品供应会受到限制,由于多年的投资不足、多个行业的官方库存都很低,以及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我们看到了积极的需求趋势”。

该团队预计,未来6-12个月,广泛大宗商品指数有望取得15%-20%的回报率。

国金证券认为,“衰退预期”或者衰退带来的价格走弱是持续配置能源资产的良机,在化石能源供应问题不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石油的长期高价是确定性事件,潜在需求下滑带来的价格走弱不改长期走强趋势。仅靠打压需求即使短期对价格有所压制,但是中长期终将面临巨大反弹。

民生证券也表示,市场将重新定价通胀粘性,因此十分看好大宗商品的反弹。对于大宗商品而言,中外能源的短缺导致了工业金属、化工品大量产能的退出,部分品种库存却又维持在历史低位,在需求担忧被充分定价并有所修复后,供给因素将再次成为逻辑主线,周期重定价之路已然开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