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近期商品指数出现技术性反弹:
南华商品指数自6月9日达到历史高点后迅速下跌,35天跌幅23%;7月15日起反弹,至今反弹幅度约15%,已经达到了在熊市中的技术性反弹幅度。
2、本轮各品种反弹幅度的大小,与前期下跌幅度的大小无关:
1)天然气、锌在本轮反弹中涨幅位居前二,但是在此前的下跌中跌幅并不是非常显著;
2)焦煤、焦炭、小麦在本轮反弹中几乎没有表现,但下跌期的跌幅都约30%。
3、本轮商品反弹有宏观和情绪层面的推动:
1)本轮反弹是前期“全球货币紧缩,市场担心经济下行”的利空充分释放后的预期扭转:作为美国经济核心指标的就业和消费表现持续超预期,美国经济距离衰退还有距离,前期市场过度恐慌的情绪得以修正;
2)商品定价的核心矛盾出现变化:下跌期市场更多考虑的是全球经济衰退,宏观因素是价格决定的核心;而在反弹期,先前一些被市场无视的利多因素被重新定价,比如成本压力、供给收缩等;
3)市场的博弈点出现变化:由之前的博弈经济衰退,转为博弈美联储在成功遏制住通胀后的加息放缓,以及需求韧性仍存;美国7月CPI数据公布后商品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猜想。
4、本轮反弹中各品种间的涨幅差异,更多是由各品种自身的基本面决定:
1)供给收缩是推动近期多品种上涨的最核心因素,如天然气、锌、铜、螺纹钢、生猪;
2)需求萎靡是推动地产产业链相关品种价格下跌的最核心因素,如玻璃、焦煤、焦炭;
3)豆粕价格下跌主要是受供给端的影响:气象预报显示美国多个遭受旱灾的州可能迎来降雨,农作物的生长压力得以换缓解,价格向上的动力不足;
4)原油定价复杂,供需都对近期油价的巨幅波动有影响:伊核协议进展和沙特减产言论持续影响油价走势,消息面对预期情绪的干扰很大;同时鲍威尔的“鹰派”论调大超预期,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5、后市展望:
1)我们认为欧美等外围经济体的加息仍将持续,海外的宏观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结束;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仍未见显著改善,从地产销售企稳到信用扩张仍然需要时间;
2)虽然短期因能源价格高企、高温限电限产等因素而影响了部分商品的供给,但是后续随着高温天气的退去,供给端的冲击有望弱化;虽然不排除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供给扰动,但是估计都是偏短期和小幅度的,商品的核心定价逻辑还是要看需求,而需求要看宏观经济——这也是各品种长期走势大同小异的本质原因;
3)建议警惕铜、铝、小麦、黑色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同时建议关注生猪的做多机会。
正文
近期商品指数出现技术性反弹。我们以南华商品指数来代表整体商品市场的走势。可以看到,该指数自6月9日达到历史高点之后迅速下跌,在35天时间里跌幅达23%;自7月15日起,该指数开始反弹,至今反弹幅度约15%,已经达到了在熊市中的技术性反弹幅度。在近一个月多的时间里,海内外的宏观经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商品指数为何明显反弹?各品种间有何异同?本文拟对此一探究竟。
我们先确认本轮反弹幅度是否与前期下跌幅度有关。从下图可知,本轮反弹幅度大的品种,并不一定是前提涨幅高的品种,如天然气、锌在本轮反弹中涨幅位居前二,但是在此前的下跌中跌幅并不是非常显著;再比如焦煤、焦炭、小麦,在本轮商品的集体反弹中几乎没有表现(涨幅微正甚至下跌),但是在下跌期中却跌幅居前,幅度都在30%附近。由此可见,本轮各品种反弹幅度的大小,与前期下跌幅度的大小无关。
虽然各品种的反弹幅度有差异,但是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各品种几乎同涨同跌),这只能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解释——毕竟,各品种的供需不可能总是在同一时间发生同向变化:
1)本轮反弹我们认为是前期“全球货币紧缩、市场担心经济下行”的利空充分释放后的预期扭转:作为美国经济核心指标的就业和消费表现持续超预期,7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高达52.8万,比市场预期高出一倍多;7月时薪同比+5.2%;私人消费表现仍强。美国经济距离衰退还有距离,前期市场过度恐慌的情绪得以修正。
2)商品定价的核心矛盾出现变化,下跌期市场更多考虑的是全球经济衰退,宏观因素是价格决定的核心,对各品种的基本面差异考虑较少;而在反弹期,宏观已不再是核心矛盾,反而先前一些被市场无视的利多因素被重新定价,比如补库需求、成本压力、供给收缩等等。
3)商品价格的短期超跌使得市场对下半年的通胀预期缓和,博弈点出现变化:由之前的博弈经济衰退,转为博弈美联储在成功遏制住通胀后的加息放缓,以及需求韧性仍存;美国7月CPI数据公布之后(同比8.5%,预期8.7%),商品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猜想。
以上回答了近期商品市场整体波动的原因,但就各品种之间价格表现的差异,我们很难从宏观层面或者风险偏好层面进行解释,估计更多是由各品种自身的基本面决定。下面我们拟从供给、需求、库存等方面具体展开分析。
天然气价格的持续冲高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俄罗斯本月底暂停北溪管道供气3日,受此影响,天然气价格暴力拉升;可以说,从去年冬季的欧洲电荒到今年的俄乌冲突,北溪事件升级以及当下的俄罗斯“合理断气”威胁,天然气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驱动仍主要由供应端主导。
供给收缩是推动近期多品种上涨的最核心的因素:
1)锌冶炼耗电量高,受能源价格高企和国内电力紧张的影响,锌的海外、国内供给双收缩:欧洲锌冶炼厂减产停产增多,四川工厂限电也使得锌冶炼厂开工率下降。
2)因电力紧张,国内多地下发限电通知,包括川渝、华东等地,部分铜冶炼厂受限电影响减产;供给端干扰与低库存状态加持,共同支撑了近期的铜价。
3)螺纹的终端需求仍然较差,但是短期依靠低产量支撑住了价格,7月粗钢产量环比下降10.3%,同比下降6.4%。
4)近期生猪价格涨幅较大也是基于供给收缩的产业周期的逻辑,产能进一步去化叠加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开启,猪价有望延续上涨行情。
而需求端的疲弱是推动地产产业链相关品种价格下跌的最核心因素。地产行业的好转仍需等待,7月地产销售、竣工、投资的同比降速均较上月进一步扩大,这直接导致产业链上游的玻璃、焦煤、焦炭的需求延续疲弱态势,价格承压。
豆粕则主要是受供给端的影响。主导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在于宏观和天气,本轮市场反弹期间豆粕表现较差,主要系气象预报显示美国多个遭受旱灾的州可能迎来降雨,农作物的生长压力得以换缓解,价格向上的动力不足。
原油是定价非常复杂的品种,价格波动也最为剧烈,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对近期油价的波动有影响。供给端,伊核协议进展和沙特减产言论持续影响油价走势,二者在短期内可能都没有实质性结论,因此消息面对预期情绪的干扰很大;需求端,鲍威尔的最新表态“鹰派”论调大超预期,他认为“经济放缓是降通胀的不幸代价,暂停加息为时尚早”,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欧美等外围经济体的加息仍将持续,海外的宏观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结束;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仍未见显著改善,从地产销售企稳到信用扩张仍然需要时间。
虽然短期部分品种受到能源价格高企、高温限电限产等因素的影响而价格上涨,但是后续随着高温天气的退去,供给扰动有望弱化,虽然不排除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供给波澜,但是估计都是偏短期和小幅度的,商品的核心定价逻辑还是要看需求,而需求要看宏观经济——这也是各品种长期走势大同小异的本质原因。建议警惕铜、铝、小麦、黑色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同时建议关注生猪的做多机会。
本文来源:国元证券总量团队,原文标题:《如何看待本轮商品市场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