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势力榜”出炉:“冠军”身家3万亿,新人强势“搅局”,老牌机构份额被蚕食

市场份额正在激烈洗牌

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正在出现市场份额的激烈重组。

过往领先的老牌国有机构们,理财规模进展缓慢,而新锐的股份制银行则在热门品种的驱动下,迅速攫取市场规模。

2022年上半年就是这样的“洗牌”年。

新梯队浮现

梳理上市银行半年报,截至6月末,共有22家银行披露了理财子公司的经营信息。其中包括6大国有银行、8家股份行、7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

除去三家成立不足七个月的,年内的银行理财机构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梯队

资管规模达到1.5万亿以上的是第一梯队:包括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兴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

其中,招银理财的规模遥遥领先于同梯队的其他银行。

5000亿~1.5万亿构成第二梯队:包括光大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华夏理财。

信银理财的同比增速是全行业最快的。

5000亿以下的则构成了第三梯队:包括宁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浦银理财、徽银理财、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

这批机构虽然规模不靠前,但增长潜力很大,往往稍微发力就可能进入第二梯队。

招银理财“规模断层第一”

银行理财这个领域,承接了“零售之王”理财业务的招银理财是目前的No.1.

截至今年6月末,招银理财的理财产品余额为2.88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0.66亿元。

不管是理财产品余额还是净利润,上半年,招银理财均位列第一。

尤其是理财产品余额,领先第二名的建行超8000亿元,几乎是多出一个中型理财公司的规模。

招行旗下有个明星理财产品“朝朝宝”,这个产品能实现一定程度的T+0,其底层为招银理财其他产品。

截至上半年末,“朝朝宝”期末持仓金额1862.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52%。

信银理财“规模增量领跑”

近年在银行理财领域,跑出一批黑马,就是中信银行下属的信银理财。

虽然,母行只是规模中游的银行,但今年上半年,信银理财揽下了规模增长最迅速的机构桂冠。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信银理财的存续产品规模为1.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27.17亿元(与历史数据相比),增速领跑同业。

信银理财的崛起,来自于产品的优势,无论是收益率,还是产品创新程度,信银的理财产品是比较有优势的。

从明面上,这是公司做强大单品的策略使然,从背后看,则是理财机构内部资源统筹、流程再造、跨部门服务打通等一系列基础工程的能力体现,同时也和母行中信银行“轻资本转型”的战略有关。

比如在渠道开拓方面,中信银行就大力开拓外部渠道,帮助信银理财与十余家银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

同时,信银理财还率先推出直销 APP 对客服务,成为首家拥有直销APP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得益于新产品规模快速增长,信银理财上半年实现营业净收入 18.92 亿元,实现净利润12.09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6.56% 和 22.12%。

四大行规模负增长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上半年“传统五大行”中,除了未公布理财产品规模的中行,其余四大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出现负增长。

其中,工银理财缩水规模相对较大。截至2022年6月末,工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1438只,时点余额1.82万亿元,较上年末“缩水”约一成。

农银理财上半年的存续理财产品余额1.68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16.26亿元,降幅7.77%。

建信理财较上年末减少1413.28亿元;交银理财产品较上年末减少761.44亿元。

此外,股份行中,华夏理财的理财产品规模也减少3.79%。

不过,尽管这些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缩水”,但净利润却大多同比高增。

这显示,规模的收缩可能是公司主动所为。

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分化”

上半年,净利润排前三的理财公司是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兴银理财,分别实现净利润20.66亿元、19.58亿元、19.13亿元。

从增速来看,上半年,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大多“涨势”喜人,但也有少数例外。

比如,兴银理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平安理财,上半年也有相当幅度的回落,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五成。

不过,兴银理财的收入获得了增长,两者利润的调整,或许与受托产品结构的变化有关。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