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国际秩序在悄然生变和逐步重建,人口、资本、全球化等诸多红利开始下降甚至消失,原有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开始松动,加上地缘冲突影响,安全诉求上升,掌握稀缺资源变得更加重要。
本周五,中信建投发布了一篇题为《资源为王》的宏观研究报告认为,从上游的传统能源、食品、矿产等自然资源,到中游高端制造等生产资源,再到下游的消费市场资源,均成为各国重点掌握和发展的方向。
农业资源:供应链脆弱+极端气候干扰
中信建投指出,近年来全球谷物市场的供需两端变得逐渐集中,进口国对于谷物的依存度显著提升。这使得供应链稳定尤为重要。
基于全球化供应链带来的供需匹配有赖于供应链的稳定,严密的产业链也更为脆弱,一旦出现任何形式的扰动都会造成短期供需缺口的暴露以及相应成本的提升。
作为全球两大谷物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使得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加上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进一步扰动,各国出于供应担忧加强对农产品的出口限制,以保障本国物价稳定和粮食安全。这又进一步加剧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紧张。
能源资源:新能源革命下的新老能源共进
在俄乌冲突影响下,欧洲深陷天然气供应短缺危机,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随后传导至电价,电价一度日日刷新纪录,导致依赖天然气和电力的企业生产一度停滞。中信建投表示,欧洲目前的天然气危机或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2022年1-8月)全球天然气供应下降了2.54%。液化天然气的贸易也因为俄乌冲突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欧洲成为全球第一大LNG进口国,挤占了亚洲的市场份额,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持续高于亚洲,LNG物流发生改变。
尽管该地区的冬末库存水平前景健康,但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预计仍将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在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欧洲需要在夏季获得更多的LNG交付,以为明年冬季补充库存。
天然气危机对我国能源价格同样形成明显扰动。中信建投表示:
今年冬季三大化石能源中价格仍可能再度向上的就是天然气。天然气供需偏紧,就会从发电端继续提振煤炭的需求。
美国页岩油增量有限,OPEC+挺价的决心较大,若需求下降,产油国可以减少同等幅度的产量,油价就难以趋势下行。
中信建投进一步预测,今年以来的能源危机会加快全球能源转型。
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爆炸更是将全球能源安全提上日程。2024-2025年LNG的基础设施将集中投放,新能源车的需求也将以更快地速度替代油车,彼时就将有更加公平的能源价格。
矿产资源:从战术走向战略
中信建投表示,在全球通胀高企、欧洲能源危机及地缘冲突局势不稳定背景下,全球金属市场供给受到外部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大幅度增加。定价权的把控也成为政治角力的筹码,矿产资源已具备战略意义。
相较于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而言,我国在镍、钴、锂、稀土等资源利用和保供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
钴方面,随着全球能源体系逐渐向非化石燃料倾斜,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加快,而钴又是制造电动车电池关键资源,钴已然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但是,由于储产高度集中、政治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全球钴的供应并不稳定。中信建投指出:
钴资源储量方面,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三国合计储量约占世界钴总储量的71.05%,其中刚果(金)占比高达46.05%,澳大利亚占比18.42%,古巴占比6.58%。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美国、欧盟的钴矿资源均处劣势地位。
高端产业:产业升级是致胜关键
中信建投表示,随着各主要经济体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中国成熟产业向上攀登和未来产业向前突破,均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产业、金融等政策支持、深化开放、科技攻关等正在推动制造业升级。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点转型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端制造转型较为成功,但是仍然需要关注到中国在汽车产业链的关键零部件、雷达识别和自动驾驶系统等环节处于全球竞争当中。
内需资源: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内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信建投认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可持续,则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成为调整方向。
消费目前占GDP的比例相比其他国家明显偏低,潜力和空间大,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和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关键。
该机构表示,我国政策将围绕扩大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坚持房住不炒、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等多方面入手,国内消费市场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黄金资源:全球货币体系变革彰显黄金重要性
美联储持续基金加息下,黄金价格难以抬头,但这并不妨碍它本身的避险价值。中信建投认为,随着美国加息进入尾声,以及一些国家对黄金储备的增加,黄金应是明年最具确定性的价格上升的资产。
另外,中信建投指出,逆全球化的进程下,全球货币体系也遭遇冲击,去美元化的呼声再度高涨,黄金等替代价值可能彰显。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中信建投研报《资源为王》,原文作者:黄文涛、钱伟、王泽选、王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