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模范生的无奈违约

活下去。

作者|周智宇

印象中,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一直是个乐观派,在地产界已少有大佬露面发言时,他还是会积极发声。

他也一直说,虽然行业面临挑战,但穿越周期的企业未来仍大有可为。民营房企仍有未来。

但是房地产的弱复苏,让这位乐观派也扛不住了。在上周停牌后,旭辉11月1日早间发了个公告,称已暂停支付境外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计划对境外债务重组。这意味着,作为几家优质的、示范型民营房企之一,旭辉也正式违约了。

根据公告,目前旭辉境外债务合计68.5亿美元,有4.14亿美元没有按照约定条款支付。也就是说,旭辉大约有30亿人民币的境外债违约了。

这让很多投资者感到奇怪。按照之前旭辉的公告,年内已无公开债务到期。境内外债券中,最近的一笔是明年1月23日到期的美元债,还剩2.95亿美元。加上一笔人民币境外债以及三笔需要行权的境内债,旭辉明年需要偿付的公开债整体规模也不过80亿人民币。相比旭辉销售规模来说,明年的债务压力也不算大。

然而公告里却说有30亿人民币的境外债到期,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原来,就像很多出险房企身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样,此前林中的内部信,旭辉天津项目的非标债务纠纷,让投资人感到担忧。随后,包括标普、惠誉在内的评级机构接连下调旭辉的信用评级,导致触发境外银团贷款的约束条件,要提前还款。

旭辉内部人士表示告诉华尔街见闻,在国庆期间,林中曾带队到香港与相关银行、债券投资者进行沟通,但未能达成一致。在上周四股票停牌后,旭辉方面也曾尝试进行最后的努力,但依旧未能成功。最终只能以一纸公告,宣布违约。

旭辉股价在11月1日应声下跌,至收盘跌25%,收于0.39港元/股,市值仅剩36.85亿港元。其境外美元债也跌至只剩了个位数,票面价6美分、7美分比比皆是。

在很多地产同行和金融机构看来,旭辉违约,令人唏嘘。

旭辉是五家示范房企之一,可以说一直是这一轮房地产周期里的模范生;它也是今年以来,为数不多发债渠道还算通畅的民营房企。

就在9月下旬,旭辉才刚完成一笔由中债增担保发行的12亿元中票,这可以说是监管层给旭辉发出的“小红花”,是对这家去年已经进入绿档的民营房企的认可。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旭辉的状况突然恶化,一是因为在7、8月停贷风波之后,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预售资金的监管,房企提取难度加大。林中此前也在一封内部信中说,虽账面仍有逾300亿现金,但绝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的合理按需使用。

二是由于,金融机构出于风控的考虑,仍对房企停贷、抽贷。今年以来,包括平安信托在内的机构一直在持续收缩房地产业务的规模。

从旭辉的经历也可以看到,如今房企的财务状况依旧不乐观,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弱复苏当中,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非常脆弱。

不过旭辉并未就此躺倒。旭辉方面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处置一些海外资产,也在与潜在买家进行初步沟通,这可以缓解公司的流动性压力。

也就在11月1日,旭辉迅速地进行了一场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将部分集团的职能单位合并、裁撤,还将皖赣区域合并进入了上海区域。

从调整的结构看,裁撤的部门主要是投资、设计部门。这意味着接下来旭辉的主要思路,是尽可能多地减少支出,将资金用在保经营、保交付上。

这和旭辉眼下进行债务重组的思路一致,以时间换空间,让公司及管理层把精力聚焦于项目的保交付以及正常经营上去。也只有继续努力经营下去,才能保障自己挺过去。

在债务重组公告发出后,林中发了条朋友圈,称旭辉拒绝躺平,只是蹲下,蹲下意味着重心更稳,意味着为了来日更好地站起来。

这位地产乐观派,依旧还是希望给外界信心。希望能够以时间换空间,让公司能持续经营下去。在11月1日,林氏三兄弟还增持了旭辉股票100万股,持股比例达51.56%,表明要与公司走下去的决心。

只不过深蹲起跳,需要有力气。如今的旭辉,需要得到债权人的支持,消费者的信任以及更多来自政策的暖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