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碳圈”从业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他们之中,有人经历过十几年前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开发日进斗金的绚烂星爆,又在国际碳市场政策转向的冲击下,彻底跌入发展停滞的事业黑洞。
也有人一度顶着“生化环材”这些弱势专业战战兢兢地等待劳动市场的拣选。
然而,国内“双碳”的拔地而起,给了这些人才绝佳的机会。
猎聘网在《2022Q1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中表示,2022年一季度的热门细分领域中,新发职位增长最多的就是碳中和领域,同比增长了408.26%。
相关人力资源的转移也在悄然进行。“双碳”相关从业者已从此前的约1万人,增长到目前的10万左右,2025年预计相关从业人员数量会增长到50-100万人。
不过,气候行动青年联盟(CAYA)近日发布的《“双碳”人才洞察报告》(下称《报告》)也显示,碳管理、碳排放核算、碳市场交易、碳中和技术、“碳中和+”五大细分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出现了人才供需的错配。
碳咨询最受捧
《报告》发现,在上述五个业务中,碳管理咨询的招聘需求最大,近2/3岗位在碳管理咨询业务领域招聘人才,折射出企业低碳转型的强烈需求。
据悉,碳管理的概念涵盖范围广阔,相关主体机构业务包括行业研究类、政策咨询类等;主要面对两类客户:一是有控排需求的企业,二是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省级或区域政府机构。
前者包括为客户提供从规划到执行的相关服务,包括目标设定、碳足迹测算与分析、政策咨询、企业碳中和路径规划、项目落地及绿色金融等;
后者则是为国家级和地方政府机构承担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区域碳核查、企业碳排放监管、碳定价机制与碳中和专项立法研究等角色。
CAYA职业中心高级研究员智涵祯对华尔街见闻补充道:“我们注意到有近50% 从业者从事碳管理咨询领域,其次是碳排放核算,在机构类型分布方面,大多数调查者来自于咨询机构/事务所以及甲方企业。”
相比之下,囊括了传播、软硬件开发、培训等多种业务的“碳中和 +”领域则相对小众。在企业进行碳中和相关项目统筹管理的岗位,约占 7.9%,以产品、市场、销售为主的其他类工作岗位约占3.9%。
“行业发展初期,双碳对环境、能源类专业人才的强需求,反映了双碳工作首先从煤炭、油气等上游产业介入,经济、金融类人才反映经济杠杆的作用显著,而对政法、公共管理类人才需求,表现出双碳行业具有政府监管力强、政策影响力大的特征。”CAYA职业中心总监陈敏(化名)告诉华尔街见闻。
通过对主流招聘网站碳相关岗位6个多月的持续追踪,《报告》采集近1400条岗位数据后发现,就受访者就业倾向而言,排在首位的是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其次是咨询与金融机构,这也从业务关联性方面印证了碳管理咨询和碳市场两个领域的求职热度。
薪酬红利
“碳管理、碳咨询类工作相对比较综合,工作常会涉及碳排放核算、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交叉业务,这类人才既要熟悉控排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能够编制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设计文件,又要懂得碳资产管理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对碳市场运行规律和衍生方向有较深入的理解,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短期培训或理论学习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智涵祯对华尔街见闻分析。
但市场价格正在试图给这样高的要求以尽量合理的回报。
《报告》显示,碳管理咨询业务、中小型民营企业雇主是招聘市场最主流的雇主类型,而受热捧的碳管理行业面向新人开出的起薪平均已达万元,且各业务领域在薪酬福利方面也呈现不同的增长空间。
具体而言,“双碳”相关招聘岗位的平均薪酬为13.1-22.6千元/月,新人招聘的平均起薪已经达到了10-16.5千元/月。
而对于2-5年工作经历的中级从业者来说,碳市场交易、碳中和技术、碳中和+的从业者平均收入最高可达到22千元/月以上。其中,根据雇主开出的薪酬区间,碳中和技术是薪资最高的领域,平均月薪可以达到近40千元。
“碳圈”人才的平均薪酬随招聘经验年限还有明显提升,华尔街见闻了解到,有10年以上经验的从业者的平均薪酬上限可达30千元,碳中和技术人员的薪酬最高,超过44千元。
行业新人的起薪也随学历总体呈正比: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平均起薪可达18.6-30.8千元/月。
哑铃结构
然而,根据CAYA基于对“从业者问卷”以及主流招聘网站千余份碳相关岗位信息的分析发现,“碳圈”从业情况总体也呈现出“哑铃结构”:具有资深从业经验的低碳行业专家,和受碳中和风潮影响而加入“碳圈”的新人之间,缺少中等经验者的过渡,导致业务当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招聘市场需求显示的平均经验为3-6年,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哑铃结构”的断层状态。
在过往工作经验方面,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大多集中在3年以内, 占比达52%。而拥有5-10年和10年以上的资深工作经验的人比例较少,占比分别是13%和17%。
另一方面,行业火爆带来的“追风口就业”也成为人才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陈敏分析称,求职者在进入行业之前,缺乏行业资源,无法全面了解行业现状,缺乏明晰的成长路径,“求职者在国家宏观政策利好情况下临时决定进入碳行业,将个人发展押宝在行业发展,在找工作时,单位或部门的发展前景也超越当前的薪酬福利水平成为求职者的首要考虑因素,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空间沦为次要。”
从当前从业者的反馈来看,进入碳行业并不能保证良好的职业发展与未来薪资待遇。56.52%初级从业者提及薪资与能力不匹配,34.78%提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太少。
供需错配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具体招聘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应聘者技能与知识水平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报告》显示,据受访的负责招聘的人员回复,“缺乏中高级技能人才”、“应聘者能力类型与岗位不匹配”和“缺乏对口专业的应聘者”是当前三个招聘方最主要的困难。
而求职者的入行困难具体表现在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理解困难、岗位类型与工作地点不符合预期、担忧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不足等方面。
宏观上,行业的发展阶段决定人才存量不足和人才培养的滞后,导致中高级人才和对口专业人才的缺乏。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前,碳相关从业者稳定保持在1万人左右。
“现有中高级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双碳目标提出后剧增的市场需求,而初级从业者成长为中高级从业者仍然需要时间,当前初级从业者缺乏系统化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延长了其成长时间。高校的相关专业目前还在建设初期,高校输送的人才的存在滞后。”智涵祯对华尔街见闻如是说。
事实上,求职者看重行业风口,但对行业与岗位了解不充分,求职时不清楚岗位要求,产生认知差。
问卷调查发现,55.1%求职者对碳相关行业的了解程度在“一般了解”及以下,近七成求职者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这一情况可能导致求职者对工作内容缺乏具体认识。
例如问卷调查发现,求职者可能低估碳市场与碳金融、及政策分析的重要性。受访求职者认为,新能源相关政策、市场及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岗位知识,碳交易机制及碳金融次之,政策分析位居第三。
而招聘管理者则认为,碳市场及碳金融知识最为重要,政策分析次之。
智涵祯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企业被纳入碳配额与碳交易的压力,且与当前中国碳行业受到政策的强烈影响有关。求职者在岗位要求专业知识上的认知偏差一定程度反映着其对行业认识的有限。
地域失衡
此外,地域的错配也是《报告》调研的成果之一。
碳相关职位在北京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在所有职位中占比高达 31.4%。广东省、上海的岗位数量紧随其后,相较其他省份遥遥领先。其中,广东省的职位绝大多数分布于广州和深圳。除北上广深外,四川、陕西、江苏、浙江等省份,大多数职位需求集中在省会城市。
四大一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有所区别。北京碳管理咨询业务对人才的需求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一线城市;广州的碳市场交易类岗位排名第一。碳中和技术类岗位在广州和深圳的分布比例高于其他城市。而上海的“碳中和+”类岗位是其他城市的两倍以上,总体呈现出更加新颖、综合性强的特征。
可是在对于求职者的问卷调查中,求职意向地点基本呈现全国均匀分布,北上广深占比仅略高于其余城市。岗位的分布地点在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高度集聚,在其余省份的分布大幅减少。
工作地点和城市因素高居影响求职者选择的第二位,进而形成了地域上的供需失衡。
“政策的影响具有高度自洽力,但同时意味着调整力度的偏倚和不可持续,双碳人才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市场因素的灵活调节,政策只能提供指引,却不能代替行事。人才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主要看人才供需,而薪资是人才供需的价格。”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洞察报告》主创成员方瑞新对华尔街见闻强调。
他的观点还指出,供给侧改革是双碳人才结构优化的方法,因为行业性的供需失衡是由行业发展的供需失衡决定的,这不仅是一种短期表征,很可能是一种长期状况。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开放平台网络的建设正进一步加剧着结构性问题,人才寻找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加剧了马太效应。因此,人才短板虽由需求引起,却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