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对临床急需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等疾病的新药应予以优选审评审批

人民网
加快药物储备,既包括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又包括与防疫整体工作相关的药物;特别要看到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群体的用药需求,确保特殊群体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不缺药、不断药。

“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中一条措施是“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这是科学调整和优化完善现行防控措施的重要之举。

不断优化疫情的防控举措,是基于对病毒变异和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近三年来各地防控经验的总结,是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首先要看到,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人口众多,脆弱人群数量也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这意味着,随着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变化,随着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的动态变化,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必须打主动仗、打有准备的仗,药物就是必需品,药物储备也是关键方面。

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前发布的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就规范了抗病毒治疗,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了诊疗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新冠治疗相关药物的储备,在更有效的疫苗和更有效、更可及、更简便使用的药物研发、生产、供应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是抗击疫情必备且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之一。

加快药物储备,既包括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又包括与防疫整体工作相关的药物。特别要看到,面对疫情时,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群体的用药需求进一步凸显。解决好他们的用药问题,必须全方位做好供应储备工作,确保特殊群体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不缺药、不断药。同时,结合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防控经验和诊疗疗效,要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针对公共应急管理可能出现的状况,要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总体看,加快药物储备要有系统思维、全面抓实,要加快创新攻关、增强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可及性,遴选适当数量的基本药物品种、提高基本药物的供给能力,以满足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药物储备,重点是“药物”,关键在“储备”。有备才能无患,常备方可无虞。任何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做好与其人口规模、发展规模、公共需求相匹配的医疗救治能力的储备,都是十分必要的。这其中不仅包括药物、针剂等,还包括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从更广泛意义上讲,药品供应与储备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对短缺药品要鼓励研制和生产,对临床急需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等疾病的新药应予以优选审评审批。11月1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疫苗、药物研发,提高疫苗、药物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快药物储备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课题,也是公共治理层面的新课题,本质上关乎能力建设。只有不断提高储备能力、供应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提高救治能力和服务能力。

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防疫的信心和耐心。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过程,必须加强包括人力、药物、疫苗等各方面的资源储备,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之间的关系。未雨绸缪、做足准备,强化责任、守土有责,必定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本文来源:人民网,原文标题:《人民网评:做好供应储备,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