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专栏 | 钟摆回旋:商业ESG的艺术叙事

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企业基金会越来越重视人、地球和利润的“三重底线”,但参考健康、教育、环境等传统项目可以带来的量化回报,ESG相关的决策者们通常不会倾向于将钱投向艺术和文化。

不过,“环境”作为ESG的核心议题,正在牵引着上述这只钟摆向着艺术的方向回旋。

当艺术家将化石、骨头、人类的排泄物与电线和绿植交缠在一起,预言一个脆弱而又了无生趣的工业未来,或者用24块脱离冰盖的冰块和巨大的人造太阳,形象地警示全球气候变暖的危险趋向,艺术的公共价值或许可以为ESG找到一种独特的传播路径。

这是在上周末举办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ESG与艺术赋能品牌论坛上分享的一个有趣观点。

“艺术能够打动人心,提高公众对这些优先问题的认识、了解和讨论,这会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创造宝贵的贡献。”论坛发起人天驰文化创始人陈学丽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该论坛是国内第一个深度探讨艺术何以赋能企业ESG行动的对话空间。

艺术碳中和

性别平等、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气候行动是世界领导人在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设定的17项全球目标中的一小部分,艺术家也在积极投身这个为地球和人类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变革计划。

“一个显在的全球现象是,艺术界被‘环境’这个公共议题强烈吸引,继而发起了艺术界碳中和的集体行动,越来越多创作聚焦在可持续事件上。”Aunn Museum馆长吕美仪告诉华尔街见闻。

如果为“可持续艺术”下一个定义,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方式:使用可持续材料和方法制作的艺术,或者鼓励就可持续性进行对话的艺术。

“两者的共同点就是用创造力来寻找新的方式制作有益于环境的艺术,无论是通过使用易于获取的天然或再生材料,还是通过激发社会对环境紧迫问题的认识。”陈学丽表示。

论坛现场名为“洄游:ECO Space”的小型展览就属于前者。咖啡渣制成黑色咖啡杯,玉米渣变身印有彩绘的包装盒,纸浆折叠成手风琴造型的展示桌……关于材质的循环想象在无声地言说艺术的可持续魅力。

(来自“洄游:ECO Space”)

而在全球范围内,当前严峻的生存状况所激发的深层情感也成为许多艺术家的缪斯。

去年的赫尔辛基双年展就命名为“同一片海”,成为关于正处在生态巨变转折点上的人类变化无常而又相互依存的境况的寓言。展览呈现在一座近海的小岛上,艺术家们将周围环境的干预作为了艺术品的主体材质,用大地的艺术来探索人与自然的深度关系,试图唤醒远道而来的观展者对环境危机的关切。

上海双年展的主题也是对这个议题的呼应。一件名为《呼吸?又或者是海浪》的作品,是两位艺术家通过超级扩大的麦克风回收人类的呼吸声,当观众走进这个房间,会听到海浪击打石面的声响。

艺术本身具有媒介的属性,当艺术品尝试研究与环境共存的新方法,或者在建造装置时考虑整个生命周期,从使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材料采购到尽可能减少制造和分销过程中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时,都能将这种内涵传递给公众,形成一种深刻、新颖的教育场域。

“有价”的美学 

这也是为什么ESG概念席卷全球的当下,艺术和商业品牌开始重新相互探索的原因。

商业对艺术的投资本身是古老的传统,在上世纪90年代时,企业通常支持在当地和全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博物馆演出。

但正如美国运通基金会主席Timothy McClimon曾公开指出的那样,随后整个企业策略出现了转向,在美国,企业开始专注于其他社会/社区优先事项,例如艾滋病和STEM教育(一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结合为一的学科)。

伴随这种关注转移,艺术被抛在了后面。对于一个艺术团体来说,要想进入一个以STEM教育为企业社会责任为重点的技术公司或以艾滋病为重点的保健公司的大门异常困难。

艺术的机会正是来自同样被列在优先事项中的“环境”议题。

当ESG从单纯的资产评估标准,日渐转化成对一种平衡商业、美学、消费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倡议,商业开始愿意从环境切入,重新转向与艺术携手。

陈学丽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许多企业意识到可以透过艺术家的联名、跨界,让自己的商品具有更多有影响力的可持续话题性。

“每一年的海洋环保日,我们都会和某个国际运动品牌探讨怎样回归更好的海洋生态,品牌自己就有一条可持续产品线,通过与跨界艺术家的共创,从自己的口号变成理念、变成产品,无论是用展览形式还是通过对谈和文化输出,都在唤醒更多人对可持续发展的感同身受,因为有共鸣才会有行动。”UCCA首席商业官朱玮琪也告诉华尔街见闻。

不过,是否选择通过艺术的形式赋能ESG,也与各个企业自身的传播策略、产品调性有关。

吕美仪的观点就认为,如果寻求艺术与商业的成功合作,必须重视学术性、专业性和艺术性,“专业性就是尊重性,如果只是为了商业合作引导,就失去了艺术的纯粹性,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因为坚持了这三件事。”

“根据我们的交流和观察,企业社会责任至少有三种驱动因素,一是加强企业在社区和经济发展、教育、健康和其他优先问题领域的投资,二是促进和加强公司使命、核心价值和品牌,三是实现企业内部的ESG目标,对许多企业来说,通过艺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目标还是一条实验之路,当下倾向于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最大潜在社会影响的企业,更多是来自国际奢侈品、化妆品和具有时尚元素的潮牌等。”陈学丽解释道。

中国的故事

 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概念上的先行者已经在研究如何说好ESG的中国故事。

“不光要看全球的战略是什么,也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性来做一些可以执行的体系,我们开展的方法论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目前的国内宏观政策,包括资本市场的预期和消费趋势、消费模式进行分析,识别到了几个美妆行业比较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丝芙兰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王琴告诉华尔街见闻,“比如说大家经常耳熟能详的减塑行动、气候变化,如何增加可持续消费,如何提升绿色供应链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探索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据悉,该公司ESG的中国故事目前包含了三个层次,除了绿色供应链方面的闭环合作,以及针对消费者的公益引导,也包括了以“向美而行”为核心的跨界共创。

持续新生创始人李叶萌对华尔街见闻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政策,也不是企业单独的行动,一定是每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触达C端呢?我觉得艺术、文化是最好的方式,用软性的实力去串联人心,过去两年线下都没有能够聚集特别大体量规模的展览,但我们在邮箱里持续不断地接收到这样一些内容,启发更多人成为了生态艺术的策展人。”

有些机构也在尝试用技术、金融等商业语言为艺术赋能ESG注入更多生命力,比如Web3.0时代的元宇宙叙事就是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让艺术符号沉淀出一个更可持续的现实商业模式。

“它的第一个层面依然是聚集了艺术家、创作者、建筑师等等,第二个层面是通过不断与品牌、企业、美术馆、机构合作,让所有的活动痕迹定格在区块链技术上,不管是用户参与度,还是发布NFT的数字藏品,或者基于这样一个链上存证进行数字艺术绿色身份的认证,都可以落到每一个可追溯的痕迹。”根据李叶萌的设想,最终期望可以打通可再生金融,让品牌、企业都成为这个有韧性的生态网络结构的节点。

或许在这个网络中,“美”是最底层的连接器,因为具有“无界”和“情感”的双重属性,基于美的艺术形式其实就是连接宏观的大自然、中观的人类命运和微观的企业与个体行动的共识,这给了用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逻辑上的支撑。

对于中国故事的设计底色,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则补充,可以从价值范式、评价模式、制度安排去构建ESG的中国模式。

“从制度上,部门的一些制度立法正在制定中,从评价模式来看,可以从进步指数、水平指数和差距指数来构建评价的方法,而从价值范式上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和地方,企业和行业,行业和供应链的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发展的共同体。”他如是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