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Q3业绩好于预期 手机出货量环比维持正增长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减少59.1% | 财报见闻

对于本季亏损,小米表示主要受公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变化影响。

受宏观经济及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低迷影响,小米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季度同比转亏,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8.4%,环比维持正增长。

11月23日财报数据显示,小米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同比下滑9.7%,略好于市场预估的701.6亿元。

盈利端,小米三季度净亏损14.8亿元,上年同期收益7.923亿元,不及市场预期的盈利18.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59.1%,略超市场预估的19.9亿元。对于本季亏损,小米表示主要受公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变化影响。

在核心的智能手机销量方面,小米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跌幅有所收窄,环比维持正增长,手机出货量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4390万台减少8.4%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4020万台。

手机出货量环比维持正增长

细分数据方面,小米三季度智能手机分部收入425.1亿元,不及市场预估的427.9亿元,同比下跌11%;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190.6亿元,不及市场预估192.6亿元,同比下跌9%;互联网服务收入70.7亿元人民币,好于市场预估59.4亿元,同比下跌3.7%。

对于本季手机业务营收下滑,小米表示主要受手机出货量及ASP有所下降影响。手机出货量方面,小米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020万台,同比下降8.4%,环比维持正增长。

据Canalys数据, 2022年Q3,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在全球52个市场排名前三,在全球64个市场排名前五,并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区域均实现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提升。其中小米在欧洲市占率达23.3%,排名第二;西班牙智能手机市占率排名第一。

ASP方面,小米三季度智能机ASP为1058.2元,同比下降3%。公司表示三季度ASP减少主要是因为境外市场增强了促销力度,部分被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推出高端智能手机所抵销。

季度毛利继续下滑

小米三季度毛利进一步下滑,季度整体毛利117亿元,同比下跌18%,毛利率为16.6%,去年同期为18.3%。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12.8%下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8.9%,主要是由于本季度境外市场增强了促销力度,以及存货减值拨备增加的影响所致。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11.6%升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13.5%,主要是由于智能大家电的毛利率上升,以及由于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带来智能电视的毛利率提升所致。

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73.6%下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72.1%,主要是由于广告及金融科技业务毛利率下降所致。

库存清理取得进展

小米本季库存清理取得一定进展,本季公司制成品库存达到272.94亿元,同比上涨14%,环比下跌16%,整体库存529.97亿元,环比下跌近9%。

小米方面表示,三季度的库存问题环比二季度有所改善,中国大陆库存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未来会利用四季度的节日来处理海外库存问题。目前,小米没有停滞性的库存,部分库存是为四季度的备货提供的,对于库存问题都有解决方案。

MIUI月活再创历史新高

互联网业务方面,小米第三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71亿元,同比减少3%,预估59.4亿元。其中广告业务收入47亿元,环比增2.9%;游戏业务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8%。境外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7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收入同比增长17.2%,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中占比提升至历史新高的24.2%。

小米表示,在中国大陆地区,公司预装广告收入继续受到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的影响,但广告客群多元化及变现效率提升驱动我们效果及品牌广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游戏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游戏活跃用户增长及用户黏性增强,同时付费用户渗透率也不断提升。

活跃用户数据方面,截止2022年9月,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64亿,净新增1700万;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414亿,净新增120万。截至2022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5.583亿,同比增长39.5%。 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机笔记本电脑)用户数同比增35.4%,达1090万。

汽车业务投资稳步推进

研发投入方面,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人民币41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长主要是由于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

小米方面表示,对于小米汽车实现2024年正式量产的目标,公司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小米在造车上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集团不会构成重大影响。目前,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800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