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首创,钠锂混搭电池技术要来了?最大亮点是它

11月30日,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开盘冲高,丰山集团一度涨停,传艺科技同兴环保七彩化学等纷纷拉升。

催化上,宁德时代昨日提到,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实现钠锂混搭,优势互补,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这一亮点技术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

钠离子电池预期有变?

资料显示,钠离子电池主要电荷载体的钠离子地壳丰度约为2.36%,远高于锂离子的0.002%,因为储量丰富,来源广泛,所以其成本较低,据中科海钠披露,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比磷酸铁锂体系电池低30-40%,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性能上,钠电池化学性性能稳定,安全性较好;可采用稳定性更好的铝箔做负极集流体,在电池运输环节中,无需担心电压低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失效等问题,在低温环境性能也较好。

当然,钠离子电池也有不足,主要是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较低,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在140Wh/kg左右,循环寿命在2000次左右。

正因为如此,结合钠离子电池的优势与不足,之前市场纷纷预期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A00级电动

车(微型轿车)、电动两轮车、工商业储能与户储等领域等低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的应用领域持续渗透。

但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29日表示,通过钠锂混搭的钠离子电池车型,有望面向65%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行业产业化元年将至

宁德时代公告,其于2021年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目前钠电池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预计2023年正式量产。

9月30日,华阳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全球首条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投运仪式在山西阳泉市举行。申港证券认为,以此为标志,钠离子电池实现了从中试到量产的关键转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华福证券指出,当前国内外多企业已展开产业化布局,中长期规划产能超过100GWh,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即将开启。

国泰君安也认为,锂电材料供需错配导致价格高企,钠离子电池相比之下具有显著成本优势,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有望在2022年底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开启规模化应用。

市场空间方面,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的需求量为123GWh,以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计量,对应537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负极中硬碳关注度较高

在产业方面,钠电池中的负极关注较高,而硬碳是十分具有前景的材料。

资料显示,硬碳是一种即使在2800℃高温以上也难以石墨化的碳,众多负极材料中,硬碳材料具有结构多样、导电性良好、储钠容量高、嵌钠后体积形变小、环境友好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等优点。

 

据华福证券研报,钠离子电池之前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早期未发现储钠能力强的负极材料。

开源证券指出,无定形碳材料中,软碳在高温处理下会充分石墨化,储钠能力会大幅减小,但若不进行高温热处理就用作负极材料,会导致储钠可逆性、循环稳定性变差、电压延后;

而硬碳材料即便经高温热处理,也难以石墨化,表现出更强的储钠能力、更低的工作电位,因此可能是目前钠离子电池最适合的负极材料

中金也指出,相较锂电池材料体系,钠电池在负极端的性能瓶颈更为凸显,而硬碳具有丰富的储钠环境,理论储钠克容量达到530mAh/g,结合其价格低廉、嵌钠后体积形变小、低温和快充性能好等优点,有望率先在钠电负极上实现商业化应用,看好硬碳市场的高成长性

 

市场空间方面,中金预计2022~2025年硬碳材料需求量有望从0.2万吨/年提升到10.5万吨/年,考虑硬碳价格回落,预计至2025年硬碳材料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3亿元。

相关公司方面,华福证券梳理了以下相关表格,供大家参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