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该如何提升自己?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日前,在中欧基金2023年投资策略会上,窦玉明以制造业做类比,谈到了下一步基金公司应该精进和提升的地方
在他看来,公募基金行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他的运营模式和核心理念都是比较稳定的。这样的行业应该学习制造业,扎扎实实回归细节,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投资业绩。
窦玉明还认为,公募基金公司的行业定位也应该是为大众服务,做面向大众的企业。而不是只满足少数富人的需求。
把细节做好
在窦玉明看来,公募基金行业不是前沿的新兴行业,而是有着上百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
这样的行业的特点是,它的管理模式不会变化很快,优秀和平庸的企业,差异在细节上。
如今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做的工作,和50年前的基金经理研究员干的事,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投研人员的工作的方式是类似的,投资理论是类似的,估值方法是类似的,风控模式也是类似的。都是成熟的方法。当然,现在会应用一些科技的手段。
因此,在窦玉明看来,基金行业要做的,不是理论上的创新,而是应该扎扎实实的回归细节。
这方面,一些国产造车企业是很值得公募基金公司学习的。
它们身在传统的汽车制造行业,从做电池开始,直至做整车,优势是把成熟的技术、成熟的体系在中国本土成功的落地实践,然后高质量地运营管理起来,直至形成质量和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这其中,都是一点一滴的功夫,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为大众服务
窦玉明还认为,公募基金还需要去突破的,就是记住使命,为大众理好财。
一方面,从定位上,公募基金要学习汽车行业的大众品牌,面向普罗大众,提供普惠的理财产品。
而不能做豪车品牌,只为少数的顶尖的一些人去做定制产品。
公募基金行业现在服务着几个亿的客户,要把这几亿人服务好,不要去做高端定制,更应该做好国民的理财产品。
另一方面,这就要求公募基金行业要解决管理大规模资金的问题。过去几年,公募基金规模增长很快,但规模一扩大,质量好像就没那么稳定,这个问题要解决。
这个行业,要做到,管理1万亿的时候能管好,10万亿的时候管好,未来管理更大规模资金的时候,投资业绩依然是比较稳定的、可预期的。
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行业整体投资能力的提高。
强化团队协作
而对于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瓶颈,窦玉明认为,一定程度上和生产方式不够标准化,团队配合还不够有关。
现在的基金管理,还是比较像“手工做汽车”。基金经理从车轱辘、方向盘、外壳都更愿意自己做。从团队分工协作中获得支持的力度,还不足够。
落实到研究上,基础的研究做得还不够扎实,投研的配合还不够密切。所以很多事是基金经理自己做,基金经理从头做到尾。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20年过去了,基金经理人均管理的规模并没有很大提升。
而基金行业应对规模增长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增加基金经理的人数,简单的叠加人这显然不是一个现代的生产方式。现代的生产方式不应是简单的人的叠加。
窦玉明表示,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可以通过更专业化、更细致的分工、更良好的写作,提升资管能力。
只有把每个投研的环节都做好,做扎实,每个研究员都把自己的行业研究得非常的专业,并且最终形成了合力,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才能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