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杨东上演“神抄底”,股票仓位猛增3倍,另类投资大幅减仓,有何深意?

“金手指”出动了

在二级市场颇受推崇的杨东,过去一个月大幅加仓了A股。

来自渠道的信息,刚过去的11月内,杨东创立的宁泉资产旗下产品大幅加仓股票。

其实际配置的股票仓位相比10月末的底部位置大幅增长近3倍,这也是该公司旗下权益产品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最明显的一次加仓动作。

杨东是中国第一代股票投资人,上世纪90年代负责兴业证券的自营投资业务,几无败绩。此后他牵头筹建了兴全基金(曾用名兴业基金),并带领该公司成为业内权益投资的一线团队。

业内人士评价,杨东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格外突出”。他曾几度在A股市场顶部提示风险,也曾几度成功过抄底。

他最近的一次抄底动作发生在2018年下半年,该举措一举奠定了当时初创的宁泉资产此后数年的业绩,也为这家杨东实控的私募机构如今迈上400亿+规模,打下基础。

而在2022年的11月,久未出手的宁泉再度加仓,而且积极布局复苏板块,且有迹象显示它们的主要加仓时点应为下半月

前度“杨郎”今又来。杨东这次的决策背后有何深意?

前期相当谨慎

今年7月份,宁泉资产在渠道募集新资金并成立产品,当时正值A股一轮反弹接近结束。

事后看,宁泉资产当时判断的非常清晰。在场内机构普遍遭遇“损失”的三季度,宁泉始终保持低仓位,基本未收到太多影响。 

择时交易能力见长的杨东可谓使出“看家本领”。

据相关月报,上述产品自今年8月成立之后,直到10月末,股票仓位都非常轻,保持在10%左右。

具体投向看,相关仓位分散布局在医药生物、电子化学品、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电力、基础化工、交通运输、计算机、农林牧渔等领域,体现了典型的防御特征。

近一个月猛加仓

但时间拨转到11月份,杨东率领的宁泉团队从谨慎快速切换为“抄底”。

截至11月末,宁泉某代表性产品的股票配置比例已经上升到38.46%,大幅增长近三倍。

行业配置方面,宁泉也初步显露出集中倾向。

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的配置比例都超过5%,属于该公司最看好的资产。

此外,通信、交通运输、食品饮料、传媒、有色金属、电力和银行布局也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宁泉曾经买的较多的电子化学品板块,退出了其重点布局范围。综合来看,医药生物的配置显然是着眼于未来一阶段社会对于医药行业的需求增加。

非银金融、传媒、消费、交运等则明显是曾经的疫情受影响行业,配置它们或许代表了宁泉对于防控政策调整后经济的恢复的力度有一定的信心。

有色、银行则是经济增速的高相关度板块,增配这个也是对经济积极看待的信号。

而它曾经买入的电子化学品,以及不少机构看好的地产板块都没有被重点配置,这个也肯定代表了宁泉一些观点。

加仓时点相对较晚

另外,从杨东主力产品的净值波动可以推测,它们加仓时点可能较为靠近11月末。

和宽基指数相比,杨东主力产品11月的净值涨幅约为同期上证指数的三分之一,沪深300指数的四分之一。考虑到杨东的仓位,以及同期指数表现,一个比较大胆的预测是,宁泉的平均加仓时点或许是11月中或11月中下旬。以此判断看,宁泉加仓时点和当下的指数点位没有太多差异。

承认股票吸引力变大

宁泉产品相关月报指出:

“随着股票的不断走低,吸引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目前更多一些的下跌,都是为未来的获利创造更好的机会。”

它们更进一步表态“我们的态度在逐渐积极”。

相关月报还认为:

预计明年的市场会显著改善,当然市场在趋于成熟,恐怕也很难指望市场探底之后就马上转入快速上升行情,磨底的过程也可能会比较艰苦一些,市场会呈现得更加复杂。我们将根据三季报精选个股、优化组合,力求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揭秘“神秘科目”

仔细分析还可以发现,此次宁泉资产的加仓资金来自于一项“神秘科目”——另类投资。

这个科目是宁泉资产披露信息的“独门武器”,它既不同于股票、基金,也不是货币基金和银行存款,更不是可交债。但就是这个语焉不详的部分,在10月末“容纳”了宁泉70%以上的受托资产。

而在11月末,这个科目的占比从70%以上下降到38.76%。

此次调整也显露出这个科目的特点。

一方面,该科目下资产有较高流动性;其次,其配置的应该不是什么高波动资产;其三,这个资产可能有较高的固收或货币工具的属性。

业内有些推断认为:宁泉产品的“其他另类资产”可能是主要投向金融衍生品或其他定制类固收产品。甚至不能排除国债期货的可能。当然,这些只是推测,并无实据验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