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齐跌超1%,纳指近两年半最低,特斯拉止步七连跌

长端美债收益率盘中转涨至六周高位,继续施压成长股,道指收跌超360点,纳指和纳指100创2020年7月来最低,标普与芯片股指数七周新低,特斯拉盘中涨超6%创月内最大涨幅,收涨超3%。油价盘中跌近3%,荷兰天然气一度跌超7%抹去俄乌冲突以来全部涨幅,尾盘转涨超4%,美国天然气跌超10%至九个月新低。需求前景提振铁矿石和基本金属,铁矿石近五个月最高,伦铜一度升破8500美元至两周新高,伦铅升至七个半月最高后转跌,黄金跌离半年高位。美元指数盘中创一周新低后转涨。

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跌4%,弱于预期的跌幅1%,同比跌38.6%,弱于前值的跌幅36.7%,该指数连续第六个月下降至历史上第二低位,高利率和经济前景不确定令美国楼市持续降温。但12月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重返扩张至1,高于预期-10和前值-9。

有分析称,投资者正在寻找美国经济降温的迹象,希望这些数据可以推动美联储继续放慢加息。

美股收盘齐跌超1%,纳指和纳指100创2020年7月来最低,苹果跌3%,特斯拉涨超3%

12月28日周三是美股在2022年倒数第三个交易日,市场持续衡量美国经济数据、欧美央行2023年加息前景和全球衰退可能性,美股开盘涨跌各异,科技股居多的纳指低开。盘初美股指数一度齐涨,午盘前集体转跌并收于日低附近。

收盘时,美股齐跌超1%,道指止步两日连涨,其他指数连跌两日。纳指和纳指100创2020年7月来最低,标普大盘和费城半导体指数刷新11月9日以来的七周低位:

标普500指数收跌46.03点,跌幅1.20%,报3783.22点,失守3800点整数位。道指收跌近366点,跌幅1.10%,报32875.51点,失守3.3万点整数位。纳指收跌近140点,跌幅1.35%,报10213.39点。纳指100跌1.3%,罗素2000小盘股跌1.6%。

标普11个板块全线收跌,能源跌超2%表现最差,信息技术/科技、房地产、电信、原材料、工业、日用消费品板块至多跌1.64%,金融板块跌超0.4%跌幅最小。

美股在午盘前集体转跌并收于日低附近,小盘股跌幅最深,能源板块领跌

道指、标普大盘和纳指均将创2008年以来最差年度表现,纳指跌近34%领跌,连续两年表现不如标普500指数,央行鹰派加息和衰退担忧令投资者抛售成长股。道指全年跌超8%,标普跌近20%。

分析称,美债收益率转涨继续给科技股施压。每年最后一周和新年头两个交易日通常会出现“圣诞反弹”行情,但今年的Santa Rally开局不佳,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能源危机、欧美央行鹰派等今年的众多重大不确定因素,都将延续到2023年。

明星科技股午盘集体转跌。“元宇宙”Meta跌1%,亚马逊跌1.5%再创2019年3月来最低,苹果跌3%再创去年6月来最低,微软跌1%,奈飞跌2.6%,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1.6%,均至七周新低。全年亚马逊和奈飞股价腰斩,Meta跌66%,谷歌跌40%,苹果和微软跌约30%。

苹果市值盘中一度跌破2万亿美元,为2021年3月以来首次

昨日跌超11%的特斯拉止步七日连跌,盘初一度涨6.6%并创11月30日以来最大盘中涨幅,午盘时短暂转跌,收涨超3%。公司回应上海超级工厂春节期间停产称,只比法定假期前后各延长一天,意图平息市场对生产情况的担忧,在其股价刷新2020年8月来新低时,韩国散户“吐血”抄底。

特斯拉止步七日连跌,从2020年8月以来新低反弹

芯片股也午盘转跌。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1.5%,刷新11月9日以来的七周新低。英特尔跌1.5%至逾两个月最低,AMD跌1%,英伟达跌0.6%,均再创七周低位。美光科技跌近2%至三个月新低。投资者关注需求不佳导致的芯片供应过剩,与疫情期间全球芯片短缺形成鲜明对比。

西南航空跌超5%刷新两个多月低位,冬季恶劣天气令其周三再度取消六成航班,其他航司则基本恢复运营。美国交通部本周称将调查西南航空大规模航班取消和延误的问题。

散户抱团股AMC影院一度涨近2%,午盘转跌并跌超5%,至去年1月以来的13个月最低。CEO Adam Aron要求董事会冻结他的薪水,并敦促其他高管效仿,突显公司财务困境。

热门中概股追随美股大盘下跌。中概ETF KWEB跌近5%,CQQQ跌3%,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跌近4%。纳斯达克100四只成份股中,京东、拼多多和百度跌超4%,网易跌2%。其他个股中,阿里巴巴跌3%,腾讯ADR跌近2%,B站跌8%,“造车三傻”齐跌。消息面上,据券商中国,进口版号时隔548天再度发放,腾讯、网易在列,互联网大厂们或成最大赢家,

投资者评估2023年经济不利因素,欧股由涨转跌。泛欧Stoxx 600指数收跌0.12%,盘中曾涨0.6%且基本资源板块涨1.6%领跑,科技和油气股跌近1%最差,今年该指数累跌超12%为2018年来最差,科技股累跌超28%,欧美央行鹰派收紧货币政策引发经济衰退担忧,令成长股承压。

长端美债收益率盘中转涨并升至六周高位,欧债收益率仅英债收益率涨

日本央行宣布计划外债券购买操作,对2、5、10年期债券进行固定利率购债操作,两年期日债收益率跌至0.04%,10年期基债收益率跌穿0.45%。

美债收益率走势波动,一度回吐美股盘前升幅并集体转跌,午盘时长债收益率重新转涨,短债收益率保持跌势。10年期收益率上逼3.89%,30年期长债收益率上逼3.99%,均再创六周新高。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收益率最深下行4个基点至4.33%,周二曾创近四周高位。

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逼4%创六周新高,短端美债收益率保持跌势

昨日集体升超10个基点的欧债收益率普跌。欧元区基准的10年期德债收益率尾盘跌2个基点至2.50%,周二曾涨12个基点至2.53%,仅略低于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两年期德债收益率跌3个基点至2.65%,昨日曾创2008年10月来最高至2.71%。10年期意债收益率跌3个基点至4.59%。

自上周五半日交易以来休市到周三才重新开放交易的10年期英债收益率则一度涨超7个基点至3.76%,创10月底以来最高,分析称主要是在追赶其他欧债收益率此前的升幅。

欧债收益率走势与欧央行持续大幅加息的前景有关,市场基本计价入明年2月会议再度加息50个基点,而美联储同期的加息预期被下调至25个基点。

油价盘中跌近3%脱离三周高位,荷兰天然气一度跌超7%,美气最深跌13%至九个月最低

需求前景引发关注, 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0.57美元,跌幅0.71%,报78.96美元/桶。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跌1.07美元,跌幅1.27%,报83.26美元/桶。 NYMEX 1月美国天然气期货盘中跌近13%,创九个月新低,收跌超10%且失守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美油WTI最深跌2.20美元或跌2.8%,一度失守78美元整数位,连跌两日并回吐上周四以来涨幅。国际布伦特2月期货最深跌2.41美元或跌2.9%,一度失守82美元,交投更活跃的3月期货最深跌2.15美元或跌2.5%,一度失守83美元,周二盘中油价齐创12月初以来的三周新高。

国际油价盘中齐跌近3%脱离三周高位

欧洲基准的TTF荷兰天然气期货尾盘转涨超4%,重回80欧元/兆瓦时整数位上方,止步七日连跌,但盘中曾跌超7%至76欧元,创10个月最低并抹去俄乌冲突以来全部涨幅,分析称,西北欧冬季气温偏暖减少需求。ICE英国天然气一度跌近9%并失守200便士/千卡整数位。

美元指数盘中转涨,英镑一度创两周最大升幅,日元跌破134至一周新低,大宗商品货币涨

衡量兑六种主要货币的一篮子美元指数DXY在美股盘中止跌转涨,站上104.50,两周前因美联储放慢加息步伐而触及103.44的六个月新低。

美元指数盘中转涨,站上104.50

欧元兑美元转跌下逼1.06,英镑兑美元一度涨超百点或涨0.9%,创两周最大涨幅并升破1.21,美股尾盘转跌下逼1.20。日元兑美元跌破134至一周新低,回吐上周二以来近半涨幅,今日公布的会议摘要显示,尽管上周翻倍放宽基债收益率交易区间,日本央行官员仍支持超宽松政策。

伴随铁矿石和工业基本金属等大宗商品普涨,澳元和新西兰纽元等商品货币兑美元一度涨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23:30收报6.9825元,较周二夜盘收盘跌224点,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穿7元关口,较昨日收盘最深跌近350点。

主流加密数字货币跌多涨少,市值最大的龙头比特币失守1.66万美元,基本回吐上周五以来涨幅。第二大的以太坊跌1%并失守1200美元,有分析称明年金融科技公司迎来破产和并购潮。

比特币失守1.66万美元,基本回吐上周五以来涨幅

现货黄金下逼1800美元跌离半年高位,伦铜一度升至两周新高,伦铅盘中创逾七个月最高

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跌0.4%,报1815.80美元/盎司。现货黄金最深跌0.9%并一度失守1800美元整数位,均从昨日所创的半年高位回落。

贵金属中,铂金四季度涨近20%,有望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佳表现,价格因供应受限推涨。与铂金相关的开放矿商股票四季度也两位数大幅累涨。

现货黄金下逼1800美元跌离半年高位

伦敦金属交易所恢复节后交易,工业基本金属因来自中国的需求前景改善而多数上涨。对宏观经济敏感的伦铜收涨94美元或涨超1%,升破8400美元,盘中一度触及8520美元至两周新高。

伦锌涨1.3%并升破3000美元,主要由于LME仓库库存偏低。伦镍和伦锡均涨800美元,均涨约3%,分别升破3万美元和2.4万美元整数位。伦铝小幅下跌,伦铅冲高回落收跌2.5%,盘中曾升破2300美元至5月5日以来的七个半月最高,LME仓库库存接近十五年最低。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