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因素扰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和需求进一步放缓,新订单量加速下降,但令人鼓舞的是,企业对于未来一年的前景升至10个月来新高水平。
1月3日周二,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1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略低于11月份的49.4,为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收缩速度有所放缓。
导致12月制造业PMI下行的因素是新订单加速下降,降幅虽小,但已是3个月来最显著。受疫情因素影响,国内需求相对疲软,另外,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需求降速较11月加剧。
与新订单一样,制造商的采购活动在12月也加速放缓,并创下4月份以来的最快速度。与此同时,采购库存和成品库存均进一步下降。
物流表现持续回落,供应商供货速度连续6个月下降,交货延误率较11月有所好转,但整体仍然显著。
生产需求萎缩导致用工数量进一步下降,但降幅略低于11月份。不过,企业仍表示产能压力轻松,积压工作量4个月来出现第三次轻微下降。
价格方面,企业平均投入成本较12月仅轻微上涨,部分企业表示一些原料(尤其是金属)有所涨价,但为了提升竞争力和争取新订单,制造商继续小幅下调产品售价。
12月份,企业对未来一年生产前景的信心增强,乐观度升至10个月来最高。企业普遍预期产量会随疫情好转和市况改善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新制造业PMI继续回落的同时,中国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也已经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疫情对企业产需、人员到岗、物流配送均带来明显影响。
展望未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澎湃新闻表示,预计2023年1-2月,中国PMI大概率继续位于荣枯线之下,1-4季度总体呈稳步上行趋势。
“根据医学专家的观点,由于春节的缘故,预计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将出现在1-2月。受此影响,消费、房地产投资大概率面临一定程度冲击。此外,随着出口增速的下行,制造业投资增速大概率也将下行。因此,1-2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大概率不乐观。如果后期疫情出现好转,叠加3季度美联储降息,则1季度大概率是2023年宏观经济的低点。” 郑后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