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Mall王”卖身建发

曹安浔、周智宇
努力活下去。

作者 | 曹安浔、周智宇

六年前举办五十大寿的时候,车建新红光满面,穿着一身西装马甲与歌手吴莫愁热舞互动,并许下未来要打造 1000 座实体家居 MALL的愿景。

也是从此,车建新超越了王健林,成了“全球Mall王”。

然而过去几年里的车建新风光不再。在苦苦挣扎两年后,这位出身木匠的“全球Mall王”把手里最宝贵的资产也让了出去。

1月8日晚间,建发股份和红星美凯龙先后公告,建发股份准备用现金收购红星美凯龙不超过30%的股份。目前尚未确定具体收购比例,也未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数据显示,车建新、车建芳兄妹合计持有红星控股100%的股份,而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红星美凯龙60.55%的股份。两周前,红星美凯龙曾公告称,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为了偿还债务,准备减持红星美凯龙不超过3.41%的股份。

如果建发股份收购红星美凯龙的股份达到30%,其将超过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股份比例(27.14%)。公告也提到,待交易完成后,建发股份可能取代红星控股,成为红星美凯龙的控股股东。

这意味着车建新为了自救,再度引入国资。投资者也对此次车建新的自救抱以乐观态度。在1月9日开盘后,在香港上市的红星美凯龙一度上涨38.58%,至午间收盘仍涨19.1%。

对于建发股份如何盘活红星美凯龙,市场却依旧存在疑问。开盘后不久,建发股份股价跌停,至下午三点仍跌逾9.5%。

红星美凯龙是红星控股旗下两大业务板块之一,另一块是红星地产。

数据显示,红星地产在2020年时全口径销售额高达614亿元,俨然已是一家中型房企,2020年地产板块营收105.15亿元,占红星控股总营收的38%。

也就在这年,“红星系”开始亮起红灯,车建新提出“轻资产、重运营、降杠杆”的发展战略。随后,在2021年7月,车建新也到了将红星地产70%股权割爱给远洋中国,以图自救的地步。

按照远洋方面此前的规划,其先是通过远洋资本收购红星地产股权,随后会帮助红星地产盘活存量资产,并结合双方优势提升资产运营水平。

没想到后期市场的激烈变化让远洋自顾不暇,车建新将地产业务委身远洋,以图走出困境的打算也未能如愿。

据红星控股债券发行人财报数据, 2022年上半年末,红星控股总资产为1874.88亿元、总负债1229.1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为662.25亿元,但货币资金只有87.5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仍大。惠誉在去年9月9日将红星美凯龙的主体信用评级调低至B,评级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

亿翰智库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母公司红星美凯龙控股债台高筑,面临明显的流动性危机。而作为控股公司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很难置身事外,亦将受到母公司危机的冲击。

此后的车建新也仍在自救。截至2022年12月底,红星控股持有的红星美凯龙约70.96%股权已被拿去质押融资,较中报时的60.53%进一步上升。

现如今,也到了不得不把红星美凯龙的控股权让出去的地步。

这也是块颇具吸引力的资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红星美凯龙经营了94家自营商场,284家委管商场,通过战略合作经营8家家居商场。

而建发股份旗下地产子公司建发房产逆流而上,俨然有了地产新巨头的态势,2022年其实现全口径金额 1703.2 亿元,首次进入房企销售十强,已取代世茂成为闽系房企的新老大。

拿下红星美凯龙,则可以进一步扩大建发股份手里持有性物业,同时在轻资产管理上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况且,建发股份在地产业务之外的供应链运营上也发展不错,这与红星美凯龙本身在家居、建材业务布局相匹配。

近些年忙于自救的车建新明显低调了许多,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在去年9月的一次购物节颁奖典礼上。他依旧着西装马甲亮相,只不过以往意气风发已然不再。也许从那时起,他便已在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对车建新来说,委身建发,已然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像此前绿城引入中交、建业引入河南国资,都是虽然代价不小,甚至要出让控股权,但至少可以活下来,而活下去就一切还有希望。

只不过他过往那套通过土地抵押融资,通过杠杆撬动的玩法在如今已然行不通了。即便红星美凯龙活了下去,那也全然不是过去的它了。能够让其真正走出困境的,是要想清楚如何在新周期里,把自己手里的存量资产、商场盘活。

建发股份手里,也许握着红星美凯龙活下去的“钥匙”。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